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50
第  八 章
心理計量學與
職能甄選
       蘇承孺
    00335013
   工商組碩一
目錄
 簡介
 什麼是心理計量學
 運用心理計量學所衍伸的操作性(operational)
 將心理計量學整合至職能的架構,包含工作實
  務測驗的處理
 測驗結果回饋
簡介
   本章目的
        討論測驗及問卷等心理計量工具:
    1.    如何提高甄選過程的附加價值。
    2.    如何整合納入職能為基礎的過程。
   正?仿?心理測驗問卷
        市面上的心理測驗都是垃圾?心理測驗地位動搖?
             Q:測你的性格,你喜歡蘋果還是葡萄?
        未必!越來越多組織使用心理測驗:
         1.   具備信效度
         2.   符合使用目的
         3.   已發行受認可的測驗
什麼是心理計量學?
 心理計量學主要是衡量心理特性。
 主要分為兩個類別:
 1.   測量最佳表現(能力測驗:數字、語文或空間理解)
 2.   測量典型表現(性格測驗)
一.測量最佳表現
   用來表示應徵者可以做的項目
   Why需要?
       當工作需要高層次思考,一般認知能力測驗能夠準確預測工
        作的表現。
   能力測驗可為甄選過程帶來附加價值嗎?
       Of course.物美價廉,雖有25%的變異,但仍是最好的方法
二.測量典型表現
   代表應徵者可能或是喜歡做的項目,可顯示出受試者偏好。(例如
    性格問卷)
   有用性格問卷的必要性?
       當然,性格影響我們如何完成工作。
       如果工作時與平常生活表現有所不同,那麼職業性格的測量就
        很重要
   性格問卷可為甄選過程帶來附加價值嗎?
       Absolutely. 有足夠證據顯示性格問卷能夠彌補能力測驗的不足

補充:透明與不透明問卷
差別,是否一看就知道目的,加州有訴訟案,告雇主,我應徵
超市警衛,你問我性生活幹嘛?
運用心理計量學所衍生的議題
   心理計量學的效度究竟如何?能有效預測未來工作的表
    現嗎?考慮是否應使用測驗及問卷時,有那些因素應該
    納入考量?
    1.   接收度
    2.   熟悉度
    3.   公平性
一.接受度
   性格問卷接收度最差
       一般人不了解心理測驗
       你因為這類型的題目被REJECT,你服氣嗎?
           你喜歡淋浴還是盆浴?

   建議:
       平衡使用各種方法,讓應徵者願意接受結果(履歷、面談、測
        驗、問卷、再加上評估中心)
二.熟悉度
   徵才者所能使用的測驗有限:40%的畢業生不只一次做
    過同樣測驗。
   測驗前,應提供測驗相關資料、練習手冊,可增加對測
    驗的熟悉度,避免因焦慮等因素導致無法評量出真正成
    績。
   重複施測也有不好的:
       疲勞效應:我不想再做這玩意了,測驗動機降低
       偽裝
       自我實現預言:受試者因為偽裝,而得到主管賞識,而錄
        取,結果內化為這就是我的性格,影響到下次性格測驗的結
        果
三.公平性
   所有測驗對各性別、種族、殘障、信仰,應該是平等的。
   測驗看似公平,但並不完全如此:
       能力測驗要求英文書寫能力,寫得快又好的佔便宜。
       OPQ性格測驗,女性在支配、說服、創新通常較低分,原因是
        因男性通常較會在這些項目吹捧自己。
   不公平現象,隨意執行的例子
       未能提出適當的通知,給予受試者練習、準備的機會
       未能依照事前承諾對測驗結果給予回饋
       未能解釋測驗或問卷與該工作之間的關聯性
       事前已承諾測驗或問卷結果是保密的,卻又提供他人
       未能對測驗或問卷結果的運用提出解釋
       未能符合法令提供機會予殘障人士等特定團體
       明知某些測驗與問卷對團體不利,但仍持續使用,例如對女性
        進行機械理解測驗
將心理計量學整合至職能架構
   心理測驗已經確定其功效,那該如何利用它,整合至職能
    架構?
   最重要的問題是該如何解釋:
       數學能力測驗PR90、拉文斯抽象理解測驗PR80,可以直接將
        其對應職能的某個能力,如分析能力?
   解決方式:
       不將測驗成績整合至職能架構,而是全面性的來看:
           例如某人推理能力分數很低,只能說其在複雜環境中,規劃能力也許
            表現不佳
       使用連結技巧(banding technique):
           規劃職能,需要參考推理能力的分數,那我們就該確認推理能力和規
            劃職能的連結關係,才可以用推理能力推論,該應徵者的規劃職能。
將心理計量學整合至職能架構
   工作實務測驗,會比能力測驗更適合用來預估應徵者能
    力:
       高可信度模擬:使用類似軍方的飛行模擬器,用來精確模擬工
        作情形
       低可信度模擬:設計一系列類似工作內容的活動、問題。
       理論上,工作實務經驗會較具公平性,只是通常需要訂製,所
        費不貲。
   性格測驗和職能的關聯
       除非工作分析已經注意到性格特性,否則建議給專家決定。
       必須仔細考量,全面性的分析
       職能測驗若是自陳的,會有偏誤的問題,可以請主管、同事、
        客戶完成職能問卷
測驗結果回饋與性格資料的關係
   在施測後,無論結果,應該要回饋應徵者此次甄選所使
    用測驗的相關資料,如與工作的關係,測驗的結果分數
    等等。
第九章:評估中心
什麼是評估中心?
   通常評估中心是人員甄選的最後階段
   評估中心包含以下元素:
       應徵者
       評估者
       練習、模擬或測驗
       標準或職能
   評估中心,最重要就是找出有該工作職能的應徵者。透
    過被不同評估者,不同測驗,根據不同特質進行評估,
    這也是為什麼職能概念會和評估中心那麼契合的關係,
    他以科學的方式全面性、公平的測出一個人的職能。
評估中心有何好處
 優點
 1.   有效證據
 2.   提供實際的工作說明
 3.   適當的應徵者反應
 4.   提供部門主管參與的機會
 5.   具策略性價值
一.有效證據
 良好設計的評估中心能夠衡量應徵者的潛力
 評估中心預測未來工作效果表現佳,一般來說
 如果下列情況,效度較高:
    男性應徵者比例低
    使用多項練習或測驗
    評估者為心理學家,非企業主管
    將同儕的評估一併加以考慮

備註:男性在評估中心的環境下傾向積極表現,但日後在
工作上表現平平。
二.提供實際工作說明
 評估中心預測未來工作效果表現佳,一般來說
如果下列情況,效度較高:
    男性應徵者比例低
    使用多項練習或測驗
    評估者為心理學家,非企業主管
    將同儕的評估一併加以考慮
三.應徵者的反應
 徵募及甄選,是雙向的,應徵者同樣有權選
擇。在評估中心中,甄選程序也會影響應徵者
對招募者及該組織的印象。
四.部門經理人的參與
   讓部門主管參與所有的甄選過程,可以讓其自行決定未
    來的部屬,由於後果自行負責,可以產生誘因,激勵部
    門主管認真進行甄選工作。
五.策略性價值
   運用評估中心可蒐集到各項個人相關資訊,應用於其他
    人力資源過程。例:任何經評估中心聘僱的員工,可以
    就職能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優點以及發展需求,同時運用
    這些訊息擬定發展計畫,對於個人生涯規劃及內部升遷
    都具有參考的價值。
可能出錯之處
 評估中心應注意事項
 1.   費用
 2.   過度設計
 3.   忽略評估者訓練
 4.   公平性
 5.   練習效應
一.費用
   不是花的多就好,重點是具備優秀的評估者,以及真正
    能夠反映應徵者職能的測驗。
二.過度設計
   設計太完美,評估者做不完
   要兼顧現實,不要設計了卻完成不了
三.忽略評估者訓練
   評估者的訓練很重要,未經訓練的評估者往往憑藉直
    覺、喜好,甚至一己偏好。
   不良的評估者訓練讓評估討論成為沒系統的面談,評估
    者會尋求證據來加強其偏見,最後總是選擇和他們類似
    的人選。
四.公平問題
   要公平!!
   13%組織會詳加檢視帶有偏見的工作分析
   27%組織會詳加檢視帶有刻板印象的職能定義
   28%組織會詳加檢視練習內容對少數族群是否適當
   36%組織會詳加檢視評估者訓練中注意公平就業議題
五.練習效應
   評估者應就每種練習的整體表現作評估,而非就個別職
    能單獨評分。
       降低練習效應可增加效度:
           確認練習真正反映目標工作
           確認練習和職能相符合
           經由下列方式降低評估者所需處理的訊息量
               事前完備訓練
               使用清單,評估者可根據各單項分數算出評分
               不要一次運用太多職能,而且每個職能定義要清楚明確
               每種測驗包含樹種不同職能
設計評估中心的關鍵階段
    涵蓋九個步驟
1.   確認要測量的職能
2.   確認並解決執行上的限制
3.   確認或設計各種測驗練習
4.   擬定決策規則
5.   確認工作時間表及各項執行細節
6.   與所有參與人員充分溝通
7.   對應徵者提出簡報說明
8.   訓練評估者
9.   監督並評估
一.確認要測量的職能
   可從工作分析或職能研究中得知要測量那些職能
   建議8種到9種數量最為適當
二.確認並解決各種限制
   現實限制
   例:要聘請外匯操作員,不可能請一個操作員請一天假
    來擔任評估者
三.確認或設計各種測驗練習
   如何知道哪種練習適合測量哪一項職能?可參考研究結
    果(Byham & Thornton)。
   一旦了解需要哪一種型態的練習,便可以選擇以下三種
    1.   購買市面上現有的測驗練習
    2.   將市面上現有的測驗練習根據自己的需要做調整
    3.   自行製作測驗練習
   缺點:
    1.   市面上測驗太常見,較一般,無法反映出實際工作、組織
         文化,且有不公平性
    2.   訂製測驗太昂貴,也是一門藝術
四.擬定決策規則
   何種測驗結果可以顯示應徵人選任該項工作,第十章詳
    細解釋。
   事前就擬定好決策規則,可避免後來爭議
五.確認工作時間表及各項執行細節
   評估中心往往被視為惡夢一場,建議最好指派一人專門
    負責所有執行細節
六.讓所有參與人員充分溝通
七.對應徵者提出簡報說明
   必須瞭解評估中心的目的、特性、工作項目:
        三種主要參與者如下
    1.   外部應徵者:事前先針對外部應徵者做簡報說明,內容應
         包括對於該活動的簡短說明、住宿及旅行安排。
    2.   內部應徵者:同上。
    3.   其他內部參與工作人員:要確保預算人員、部門主管、以
         及資深人事部門成員,評估中心要成功,必須要有這些成
         員投入及參與
八.訓練評估者
   完整訓練,必須達到設定標準
   評估者訓練通常要花3~5天,筆者認為及時的訓練比較
    有效,因為評估者不會忘。
   統計,75個組織中:
    1.   12%根據標準及條件檢視評估者
    2.   44%並未採取正式的評估
    3.   11%認為評估者須透過訓練
    4.   7%認為評估者接受訓練後仍須受到監督
    5.   8%認為評估者必須再次接受檢驗及評估
九.監測並評估
   評估中心也需要監督,並不斷進行評估
   根據調查,僅有少數組織檢視評估中心,因為它們覺得
    組織內需要的職能,不會在短時間改變。
   但這會衍伸問題是評估中心是否具備效度
第十章:決策與評估
目錄
   簡介
   第一個決定:根據單一或多元證據來源?
   第二個決定:由人或程式來決定?
   第三個決定:運用合併或個別的證據?
   評估與監督
簡介
 決策必須注意四大原則
 1.   有一套明確的決策標準
 2.   對於所有應徵者一視同仁
 3.   確定決策者均經過訓練
 4.   在可能範圍內獲得越多證據越好
第一個決定:根據單一或多元證據來源?
 當然是根據多元證據來源比較好
 英國,曾有足球隊根據錄影帶就決定球員的錄
  用,後來證明也行不通
 在職能為基礎的徵募及甄選過程,鮮少有從單
  一來源所獲得的證據,每位應徵者在每項職能
  上均有證據,提供不同資訊
第二個決定:由人或程式來決定
 答案:程式比較好
   程式不會受偏誤影響
   假如有人願意花心思模擬人們如何做決策,做成程式,
    會比我們自行做決策,更成功。因為這種模式運用的是
    恆常性的行為,效果較佳。但我們往往對此感到無聊,
    因而尋求改變
       例如:積極進取,是好的。但人都會不滿於這種大家都確定
        的面向,而去加深不確定面向的影響力,例:離開時90度
        鞠躬把椅子靠攏。
   資訊超載,人無法同時處理那麼多資訊
第二個決定:由人或程式來決定
   程式也有缺點:
       招募者希望和應徵者面對面
       必須建立程式:建立對職能的權重模式。
       需透過效度研究,確認職能與未來工作表現評量的統計關係
        (需成立評估中心、耗時、耗力)
第三個決定:採用合併或個別證據
    蒐集與整合不同評估者的證據,有三大步驟
1.    討論每一項證據,共同決定計分
2.    結合每項職能的評分,做出總體的職能評分
3.    決定採取合併或個別評分
一.討論每一項證據,共同決定計分
    三種可能的情形
1.    評估者報告證據與評分:負責觀察的評估者依據證據給予
      評分,其他評估者則討論各項證據,決定同意或修改評分
       缺乏討論過程,缺乏較真正客觀的同意
1.    評估者報告證據,團體同意評分:負責觀察的評估者報告
      證據,但不附上評分,其他評估者共同決定評分
2.    評估者報告證據,其他評估者個別評分,而後同意一分
      數:每個評估者分別根據報告給予各項證據評分,隨後經
      團體討論獲得共識或平均後的分數。
    根據統計,最普遍是第一種
    筆者主張依照與職能相關的方式較為適當:先討論每個與
     職能依相關的資料,在討論職能二。
二.結合每項職能證據,給予總體的職能評分
   對評分達成共識,就可以加總在同一職能下
   接下來評估者必須決定決定總體的職能評分:
       討論(人為判斷)
       平均(均衡分配)
   通常會綜合使用:先討論結果獲得大家同意的分數,再
    透過某個公式產生總體的職能評分
   並非所有證據都相同重要:應使用加權模式
三.做決定:合併或個別評分
   做最後決定可以採取下列兩種方式:
    1. 合併整體職能評分:54%會製作某型式的整體評估計分
         (over assessment rating OAR),用程式來做決定會比人
         更快速省錢,且沒證據說程式較不準。
    2.   個別計分:使用個別計分,可讓評估者做決策時考
         慮較周延,因為在評估應徵者時,關於發展需求的
         回饋意見都能被考慮到,如果認同那些回饋意見,
         我們就能定義一連串標準,如九分量表,成就、影
         響力都要七分以上,其他量表不能低於三分,大部
         分人都通過,可以修改標準更嚴苛。(須注意即使大
         部分人都沒通過,也別想說要拿裡面最強那個,因
         為他也只是屎王而已)
結論摘要
   試著相信評估者與測驗分數,不再做額外的討論
   如果你不能親自做結論,在要求評分前,先聽聽評估者
    提出的證據,在同意其評分。
   進行一般職能評等,允許採用整合不同方式的加權評分
    標準,最好清楚明瞭。
   如果有些職能的確比其他得更為重要,就針對這些職能
    加設門檻,評估應徵者如何突破門檻
   如果你所看好的應徵者最後拒絕你,在跳到下一個你要
    找的人之前,先確認他們是否符合你的最低標準
回饋
 做了決定就該告訴應徵者結果
評估
   完成招募甄選,應該即刻評估整個過程
       職能是否相關
       各項過程、廣告定位是否適當
       實際工作說明策略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   申請表的設計是否引導應徵者提供簡潔、相關的回答
       篩選流程是否得當
       指導原則是否過於含糊籠統
       測驗是否成功淘汰掉資料不符合者
       性格問卷是否透露出足夠訊息
       面談提示是否發揮作用
       評估者表現如何,是否有人需要更多訓練
       團體討論的主題是否可以反映我們要尋找的行為指標
       意見整合得如何
監督
 指的是監督招募甄選的結果,瞭解對於其他人
  是否有負面影響。
 不同環境培養出來的人的成功狀況(比較公立學
  校或劍橋與其他畢業生的表現)
 監督整個招募過程中的要素,以及整體過程和
  決定,都是適當的方式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Resume powerpointmholt
Resume powerpointmholtResume powerpointmholt
Resume powerpointmholt
Mattholt27
 
Amazing prediction _know_youself_
Amazing prediction _know_youself_Amazing prediction _know_youself_
Amazing prediction _know_youself_
pmfir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arket incubators 3 Moroccan cases Riyadh incubati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arket incubators 3 Moroccan cases   Riyadh incubatio...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arket incubators 3 Moroccan cases   Riyadh incubati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arket incubators 3 Moroccan cases Riyadh incubatio...
Ilyas Azzioui
 
Farming cooperatives
Farming cooperativesFarming cooperatives
Farming cooperatives
probean
 

Viewers also liked (6)

Teacher
TeacherTeacher
Teacher
 
Resume powerpointmholt
Resume powerpointmholtResume powerpointmholt
Resume powerpointmholt
 
Ghs
GhsGhs
Ghs
 
Amazing prediction _know_youself_
Amazing prediction _know_youself_Amazing prediction _know_youself_
Amazing prediction _know_youself_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arket incubators 3 Moroccan cases Riyadh incubati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arket incubators 3 Moroccan cases   Riyadh incubatio...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arket incubators 3 Moroccan cases   Riyadh incubati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arket incubators 3 Moroccan cases Riyadh incubatio...
 
Farming cooperatives
Farming cooperativesFarming cooperatives
Farming cooperatives
 

Similar to 人員甄選

Benchmarking3
Benchmarking3Benchmarking3
Benchmarking3
5045033
 
04人力資源招募與甄選
04人力資源招募與甄選04人力資源招募與甄選
04人力資源招募與甄選
ChiChi
 
QM-006-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QM-006-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QM-006-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QM-006-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handbook
 
问题解决流程
问题解决流程问题解决流程
问题解决流程
5045033
 
如何做好一名中层管理者
如何做好一名中层管理者如何做好一名中层管理者
如何做好一名中层管理者
jiugedmu
 
120518人資wab報告
120518人資wab報告120518人資wab報告
120518人資wab報告
Isaac Su
 
9501_mon_mid report 17
9501_mon_mid report 179501_mon_mid report 17
9501_mon_mid report 17
5045033
 
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Hr必读)
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Hr必读)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Hr必读)
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Hr必读)
totaleather2009
 
「餐旅業職能系統之建構」專案計畫
「餐旅業職能系統之建構」專案計畫「餐旅業職能系統之建構」專案計畫
「餐旅業職能系統之建構」專案計畫
cpc2631
 
QM-060-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提升
QM-060-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提升QM-060-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提升
QM-060-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提升
handbook
 
二级 李英 读书笔记
二级 李英 读书笔记二级 李英 读书笔记
二级 李英 读书笔记
shen wannian
 
企业培训系统解决方案
企业培训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培训系统解决方案
企业培训系统解决方案
20004
 
創業準備 -詹翔霖教授9710
創業準備 -詹翔霖教授9710創業準備 -詹翔霖教授9710
創業準備 -詹翔霖教授9710
文化大學
 

Similar to 人員甄選 (20)

單元二:員工招募與甄選講義
單元二:員工招募與甄選講義單元二:員工招募與甄選講義
單元二:員工招募與甄選講義
 
Benchmarking3
Benchmarking3Benchmarking3
Benchmarking3
 
單元四:員工招募與甄選
單元四:員工招募與甄選單元四:員工招募與甄選
單元四:員工招募與甄選
 
04人力資源招募與甄選
04人力資源招募與甄選04人力資源招募與甄選
04人力資源招募與甄選
 
QM-006-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QM-006-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QM-006-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QM-006-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问题解决流程
问题解决流程问题解决流程
问题解决流程
 
103.11.10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國際教育訓練處-詹翔霖
103.11.10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國際教育訓練處-詹翔霖103.11.10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國際教育訓練處-詹翔霖
103.11.10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國際教育訓練處-詹翔霖
 
103.12.04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國際教育訓練處-詹翔霖
103.12.04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國際教育訓練處-詹翔霖103.12.04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國際教育訓練處-詹翔霖
103.12.04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國際教育訓練處-詹翔霖
 
如何做好一名中层管理者
如何做好一名中层管理者如何做好一名中层管理者
如何做好一名中层管理者
 
120518人資wab報告
120518人資wab報告120518人資wab報告
120518人資wab報告
 
Ch11
Ch11Ch11
Ch11
 
9501_mon_mid report 17
9501_mon_mid report 179501_mon_mid report 17
9501_mon_mid report 17
 
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Hr必读)
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Hr必读)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Hr必读)
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Hr必读)
 
「餐旅業職能系統之建構」專案計畫
「餐旅業職能系統之建構」專案計畫「餐旅業職能系統之建構」專案計畫
「餐旅業職能系統之建構」專案計畫
 
QM-060-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提升
QM-060-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提升QM-060-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提升
QM-060-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提升
 
大葉大學企管系97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 詹翔霖副教授
大葉大學企管系97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 詹翔霖副教授大葉大學企管系97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 詹翔霖副教授
大葉大學企管系97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 詹翔霖副教授
 
二级 李英 读书笔记
二级 李英 读书笔记二级 李英 读书笔记
二级 李英 读书笔记
 
企业培训系统解决方案
企业培训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培训系统解决方案
企业培训系统解决方案
 
104.03.00 問題反映與診斷能力-k3-2-詹翔霖教授-正修科技大學-時尚生活創意設計系
104.03.00 問題反映與診斷能力-k3-2-詹翔霖教授-正修科技大學-時尚生活創意設計系104.03.00 問題反映與診斷能力-k3-2-詹翔霖教授-正修科技大學-時尚生活創意設計系
104.03.00 問題反映與診斷能力-k3-2-詹翔霖教授-正修科技大學-時尚生活創意設計系
 
創業準備 -詹翔霖教授9710
創業準備 -詹翔霖教授9710創業準備 -詹翔霖教授9710
創業準備 -詹翔霖教授9710
 

人員甄選

  • 1. 第 八 章 心理計量學與 職能甄選 蘇承孺 00335013 工商組碩一
  • 2. 目錄  簡介  什麼是心理計量學  運用心理計量學所衍伸的操作性(operational)  將心理計量學整合至職能的架構,包含工作實 務測驗的處理  測驗結果回饋
  • 3. 簡介  本章目的  討論測驗及問卷等心理計量工具: 1. 如何提高甄選過程的附加價值。 2. 如何整合納入職能為基礎的過程。  正?仿?心理測驗問卷  市面上的心理測驗都是垃圾?心理測驗地位動搖?  Q:測你的性格,你喜歡蘋果還是葡萄?  未必!越來越多組織使用心理測驗: 1. 具備信效度 2. 符合使用目的 3. 已發行受認可的測驗
  • 4. 什麼是心理計量學?  心理計量學主要是衡量心理特性。  主要分為兩個類別: 1. 測量最佳表現(能力測驗:數字、語文或空間理解) 2. 測量典型表現(性格測驗)
  • 5. 一.測量最佳表現  用來表示應徵者可以做的項目  Why需要?  當工作需要高層次思考,一般認知能力測驗能夠準確預測工 作的表現。  能力測驗可為甄選過程帶來附加價值嗎?  Of course.物美價廉,雖有25%的變異,但仍是最好的方法
  • 6. 二.測量典型表現  代表應徵者可能或是喜歡做的項目,可顯示出受試者偏好。(例如 性格問卷)  有用性格問卷的必要性?  當然,性格影響我們如何完成工作。  如果工作時與平常生活表現有所不同,那麼職業性格的測量就 很重要  性格問卷可為甄選過程帶來附加價值嗎?  Absolutely. 有足夠證據顯示性格問卷能夠彌補能力測驗的不足 補充:透明與不透明問卷 差別,是否一看就知道目的,加州有訴訟案,告雇主,我應徵 超市警衛,你問我性生活幹嘛?
  • 7. 運用心理計量學所衍生的議題  心理計量學的效度究竟如何?能有效預測未來工作的表 現嗎?考慮是否應使用測驗及問卷時,有那些因素應該 納入考量? 1. 接收度 2. 熟悉度 3. 公平性
  • 8. 一.接受度  性格問卷接收度最差  一般人不了解心理測驗  你因為這類型的題目被REJECT,你服氣嗎?  你喜歡淋浴還是盆浴?  建議:  平衡使用各種方法,讓應徵者願意接受結果(履歷、面談、測 驗、問卷、再加上評估中心)
  • 9. 二.熟悉度  徵才者所能使用的測驗有限:40%的畢業生不只一次做 過同樣測驗。  測驗前,應提供測驗相關資料、練習手冊,可增加對測 驗的熟悉度,避免因焦慮等因素導致無法評量出真正成 績。  重複施測也有不好的:  疲勞效應:我不想再做這玩意了,測驗動機降低  偽裝  自我實現預言:受試者因為偽裝,而得到主管賞識,而錄 取,結果內化為這就是我的性格,影響到下次性格測驗的結 果
  • 10. 三.公平性  所有測驗對各性別、種族、殘障、信仰,應該是平等的。  測驗看似公平,但並不完全如此:  能力測驗要求英文書寫能力,寫得快又好的佔便宜。  OPQ性格測驗,女性在支配、說服、創新通常較低分,原因是 因男性通常較會在這些項目吹捧自己。  不公平現象,隨意執行的例子  未能提出適當的通知,給予受試者練習、準備的機會  未能依照事前承諾對測驗結果給予回饋  未能解釋測驗或問卷與該工作之間的關聯性  事前已承諾測驗或問卷結果是保密的,卻又提供他人  未能對測驗或問卷結果的運用提出解釋  未能符合法令提供機會予殘障人士等特定團體  明知某些測驗與問卷對團體不利,但仍持續使用,例如對女性 進行機械理解測驗
  • 11. 將心理計量學整合至職能架構  心理測驗已經確定其功效,那該如何利用它,整合至職能 架構?  最重要的問題是該如何解釋:  數學能力測驗PR90、拉文斯抽象理解測驗PR80,可以直接將 其對應職能的某個能力,如分析能力?  解決方式:  不將測驗成績整合至職能架構,而是全面性的來看:  例如某人推理能力分數很低,只能說其在複雜環境中,規劃能力也許 表現不佳  使用連結技巧(banding technique):  規劃職能,需要參考推理能力的分數,那我們就該確認推理能力和規 劃職能的連結關係,才可以用推理能力推論,該應徵者的規劃職能。
  • 12. 將心理計量學整合至職能架構  工作實務測驗,會比能力測驗更適合用來預估應徵者能 力:  高可信度模擬:使用類似軍方的飛行模擬器,用來精確模擬工 作情形  低可信度模擬:設計一系列類似工作內容的活動、問題。  理論上,工作實務經驗會較具公平性,只是通常需要訂製,所 費不貲。  性格測驗和職能的關聯  除非工作分析已經注意到性格特性,否則建議給專家決定。  必須仔細考量,全面性的分析  職能測驗若是自陳的,會有偏誤的問題,可以請主管、同事、 客戶完成職能問卷
  • 13. 測驗結果回饋與性格資料的關係  在施測後,無論結果,應該要回饋應徵者此次甄選所使 用測驗的相關資料,如與工作的關係,測驗的結果分數 等等。
  • 15. 什麼是評估中心?  通常評估中心是人員甄選的最後階段  評估中心包含以下元素:  應徵者  評估者  練習、模擬或測驗  標準或職能  評估中心,最重要就是找出有該工作職能的應徵者。透 過被不同評估者,不同測驗,根據不同特質進行評估, 這也是為什麼職能概念會和評估中心那麼契合的關係, 他以科學的方式全面性、公平的測出一個人的職能。
  • 16. 評估中心有何好處  優點 1. 有效證據 2. 提供實際的工作說明 3. 適當的應徵者反應 4. 提供部門主管參與的機會 5. 具策略性價值
  • 17. 一.有效證據  良好設計的評估中心能夠衡量應徵者的潛力  評估中心預測未來工作效果表現佳,一般來說 如果下列情況,效度較高:  男性應徵者比例低  使用多項練習或測驗  評估者為心理學家,非企業主管  將同儕的評估一併加以考慮 備註:男性在評估中心的環境下傾向積極表現,但日後在 工作上表現平平。
  • 18. 二.提供實際工作說明  評估中心預測未來工作效果表現佳,一般來說 如果下列情況,效度較高:  男性應徵者比例低  使用多項練習或測驗  評估者為心理學家,非企業主管  將同儕的評估一併加以考慮
  • 20. 四.部門經理人的參與  讓部門主管參與所有的甄選過程,可以讓其自行決定未 來的部屬,由於後果自行負責,可以產生誘因,激勵部 門主管認真進行甄選工作。
  • 21. 五.策略性價值  運用評估中心可蒐集到各項個人相關資訊,應用於其他 人力資源過程。例:任何經評估中心聘僱的員工,可以 就職能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優點以及發展需求,同時運用 這些訊息擬定發展計畫,對於個人生涯規劃及內部升遷 都具有參考的價值。
  • 22. 可能出錯之處  評估中心應注意事項 1. 費用 2. 過度設計 3. 忽略評估者訓練 4. 公平性 5. 練習效應
  • 23. 一.費用  不是花的多就好,重點是具備優秀的評估者,以及真正 能夠反映應徵者職能的測驗。
  • 24. 二.過度設計  設計太完美,評估者做不完  要兼顧現實,不要設計了卻完成不了
  • 25. 三.忽略評估者訓練  評估者的訓練很重要,未經訓練的評估者往往憑藉直 覺、喜好,甚至一己偏好。  不良的評估者訓練讓評估討論成為沒系統的面談,評估 者會尋求證據來加強其偏見,最後總是選擇和他們類似 的人選。
  • 26. 四.公平問題  要公平!!  13%組織會詳加檢視帶有偏見的工作分析  27%組織會詳加檢視帶有刻板印象的職能定義  28%組織會詳加檢視練習內容對少數族群是否適當  36%組織會詳加檢視評估者訓練中注意公平就業議題
  • 27. 五.練習效應  評估者應就每種練習的整體表現作評估,而非就個別職 能單獨評分。  降低練習效應可增加效度:  確認練習真正反映目標工作  確認練習和職能相符合  經由下列方式降低評估者所需處理的訊息量  事前完備訓練  使用清單,評估者可根據各單項分數算出評分  不要一次運用太多職能,而且每個職能定義要清楚明確  每種測驗包含樹種不同職能
  • 28. 設計評估中心的關鍵階段  涵蓋九個步驟 1. 確認要測量的職能 2. 確認並解決執行上的限制 3. 確認或設計各種測驗練習 4. 擬定決策規則 5. 確認工作時間表及各項執行細節 6. 與所有參與人員充分溝通 7. 對應徵者提出簡報說明 8. 訓練評估者 9. 監督並評估
  • 29. 一.確認要測量的職能  可從工作分析或職能研究中得知要測量那些職能  建議8種到9種數量最為適當
  • 30. 二.確認並解決各種限制  現實限制  例:要聘請外匯操作員,不可能請一個操作員請一天假 來擔任評估者
  • 31. 三.確認或設計各種測驗練習  如何知道哪種練習適合測量哪一項職能?可參考研究結 果(Byham & Thornton)。  一旦了解需要哪一種型態的練習,便可以選擇以下三種 1. 購買市面上現有的測驗練習 2. 將市面上現有的測驗練習根據自己的需要做調整 3. 自行製作測驗練習  缺點: 1. 市面上測驗太常見,較一般,無法反映出實際工作、組織 文化,且有不公平性 2. 訂製測驗太昂貴,也是一門藝術
  • 32. 四.擬定決策規則  何種測驗結果可以顯示應徵人選任該項工作,第十章詳 細解釋。  事前就擬定好決策規則,可避免後來爭議
  • 33. 五.確認工作時間表及各項執行細節  評估中心往往被視為惡夢一場,建議最好指派一人專門 負責所有執行細節
  • 34. 六.讓所有參與人員充分溝通 七.對應徵者提出簡報說明  必須瞭解評估中心的目的、特性、工作項目:  三種主要參與者如下 1. 外部應徵者:事前先針對外部應徵者做簡報說明,內容應 包括對於該活動的簡短說明、住宿及旅行安排。 2. 內部應徵者:同上。 3. 其他內部參與工作人員:要確保預算人員、部門主管、以 及資深人事部門成員,評估中心要成功,必須要有這些成 員投入及參與
  • 35. 八.訓練評估者  完整訓練,必須達到設定標準  評估者訓練通常要花3~5天,筆者認為及時的訓練比較 有效,因為評估者不會忘。  統計,75個組織中: 1. 12%根據標準及條件檢視評估者 2. 44%並未採取正式的評估 3. 11%認為評估者須透過訓練 4. 7%認為評估者接受訓練後仍須受到監督 5. 8%認為評估者必須再次接受檢驗及評估
  • 36. 九.監測並評估  評估中心也需要監督,並不斷進行評估  根據調查,僅有少數組織檢視評估中心,因為它們覺得 組織內需要的職能,不會在短時間改變。  但這會衍伸問題是評估中心是否具備效度
  • 38. 目錄  簡介  第一個決定:根據單一或多元證據來源?  第二個決定:由人或程式來決定?  第三個決定:運用合併或個別的證據?  評估與監督
  • 39. 簡介  決策必須注意四大原則 1. 有一套明確的決策標準 2. 對於所有應徵者一視同仁 3. 確定決策者均經過訓練 4. 在可能範圍內獲得越多證據越好
  • 40. 第一個決定:根據單一或多元證據來源?  當然是根據多元證據來源比較好  英國,曾有足球隊根據錄影帶就決定球員的錄 用,後來證明也行不通  在職能為基礎的徵募及甄選過程,鮮少有從單 一來源所獲得的證據,每位應徵者在每項職能 上均有證據,提供不同資訊
  • 41. 第二個決定:由人或程式來決定  答案:程式比較好  程式不會受偏誤影響  假如有人願意花心思模擬人們如何做決策,做成程式, 會比我們自行做決策,更成功。因為這種模式運用的是 恆常性的行為,效果較佳。但我們往往對此感到無聊, 因而尋求改變  例如:積極進取,是好的。但人都會不滿於這種大家都確定 的面向,而去加深不確定面向的影響力,例:離開時90度 鞠躬把椅子靠攏。  資訊超載,人無法同時處理那麼多資訊
  • 42. 第二個決定:由人或程式來決定  程式也有缺點:  招募者希望和應徵者面對面  必須建立程式:建立對職能的權重模式。  需透過效度研究,確認職能與未來工作表現評量的統計關係 (需成立評估中心、耗時、耗力)
  • 43. 第三個決定:採用合併或個別證據  蒐集與整合不同評估者的證據,有三大步驟 1. 討論每一項證據,共同決定計分 2. 結合每項職能的評分,做出總體的職能評分 3. 決定採取合併或個別評分
  • 44. 一.討論每一項證據,共同決定計分  三種可能的情形 1. 評估者報告證據與評分:負責觀察的評估者依據證據給予 評分,其他評估者則討論各項證據,決定同意或修改評分 缺乏討論過程,缺乏較真正客觀的同意 1. 評估者報告證據,團體同意評分:負責觀察的評估者報告 證據,但不附上評分,其他評估者共同決定評分 2. 評估者報告證據,其他評估者個別評分,而後同意一分 數:每個評估者分別根據報告給予各項證據評分,隨後經 團體討論獲得共識或平均後的分數。  根據統計,最普遍是第一種  筆者主張依照與職能相關的方式較為適當:先討論每個與 職能依相關的資料,在討論職能二。
  • 45. 二.結合每項職能證據,給予總體的職能評分  對評分達成共識,就可以加總在同一職能下  接下來評估者必須決定決定總體的職能評分:  討論(人為判斷)  平均(均衡分配)  通常會綜合使用:先討論結果獲得大家同意的分數,再 透過某個公式產生總體的職能評分  並非所有證據都相同重要:應使用加權模式
  • 46. 三.做決定:合併或個別評分  做最後決定可以採取下列兩種方式: 1. 合併整體職能評分:54%會製作某型式的整體評估計分 (over assessment rating OAR),用程式來做決定會比人 更快速省錢,且沒證據說程式較不準。 2. 個別計分:使用個別計分,可讓評估者做決策時考 慮較周延,因為在評估應徵者時,關於發展需求的 回饋意見都能被考慮到,如果認同那些回饋意見, 我們就能定義一連串標準,如九分量表,成就、影 響力都要七分以上,其他量表不能低於三分,大部 分人都通過,可以修改標準更嚴苛。(須注意即使大 部分人都沒通過,也別想說要拿裡面最強那個,因 為他也只是屎王而已)
  • 47. 結論摘要  試著相信評估者與測驗分數,不再做額外的討論  如果你不能親自做結論,在要求評分前,先聽聽評估者 提出的證據,在同意其評分。  進行一般職能評等,允許採用整合不同方式的加權評分 標準,最好清楚明瞭。  如果有些職能的確比其他得更為重要,就針對這些職能 加設門檻,評估應徵者如何突破門檻  如果你所看好的應徵者最後拒絕你,在跳到下一個你要 找的人之前,先確認他們是否符合你的最低標準
  • 49. 評估  完成招募甄選,應該即刻評估整個過程  職能是否相關  各項過程、廣告定位是否適當  實際工作說明策略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 申請表的設計是否引導應徵者提供簡潔、相關的回答  篩選流程是否得當  指導原則是否過於含糊籠統  測驗是否成功淘汰掉資料不符合者  性格問卷是否透露出足夠訊息  面談提示是否發揮作用  評估者表現如何,是否有人需要更多訓練  團體討論的主題是否可以反映我們要尋找的行為指標  意見整合得如何
  • 50. 監督  指的是監督招募甄選的結果,瞭解對於其他人 是否有負面影響。  不同環境培養出來的人的成功狀況(比較公立學 校或劍橋與其他畢業生的表現)  監督整個招募過程中的要素,以及整體過程和 決定,都是適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