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9
特色专业建设之名家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一)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经济学鼻祖。青年时 
期,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 
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 年间,赴牛津学院(The 
Oxford Academy)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 
大学缺乏的书籍。1750 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 
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 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 年出版 
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 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 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 
间润色此书,1776 年3 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 
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 
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亚当·斯密于1790 年7 月17 日克科底去逝。斯密与母亲 
相依为命,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界干扰;有时也因此发生糗事,例如:亚 
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 
名字。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 
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 
甚至废寝忘食。 
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8 世纪,英国正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 
此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 
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 
竞争和自由贸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二)主要贸易观点及政策主张 
亚当·斯密涉及的主要领域有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著名思想包括古典经济学、 
现代自由市场和劳动分工等。他的思想主要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 
休谟、孟德斯鸠,他的思想也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的一些学者,如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 
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 
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通过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来描述国际 
贸易的必要性。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产生来源于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相互交易的天 
性。他认为“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包师的恩惠,而
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正是“由于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助,大部分是通过契约、交换和 
买卖取得的,所以当初产生分工的也正是人类要求相互交换这个倾向”。他认为,既然每个 
家庭都认为只生产一部分它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的产品来购买其他产品是合 
算的,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于每个国家。 
斯密认为分工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还能增进全社会的普遍财富(通 
过相互交易与相互购买的方式)。斯密认为,分工发展受到三个因素的约束。首先,由于分 
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的程度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受市场狭窄的限制。 
其次,分工的发展受制于产业领域发展的影响,如农业分工不如制造业分工发达。第三,分 
工的发展还受制于商品经济和交换媒体的发展。 
斯密认为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 
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各 
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 
产品 ,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国际贸易的利益是 
“非零和”,即“正和博弈”。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 
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 
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 
(三)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1.进步性。 
亚当·斯密第一次运用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 
论的建立做出了可贵的贡献。绝对优势理论吹响了自由贸易的号角,有历史进步作用。 
如英国废除了谷物法,降低了关税,废除了航海法,签订了自由贸易条约。 
2、局限性。 
首先,该理论绝对优势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其次,该理论与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和国际 
贸易的发展实况不一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劳 
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导,前者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 
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该理论只说明了至少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 
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得利益。而在生产上并不具有优势的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 
工和国际交换,能否获得利益,斯密的理论并没有回答。比如,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 
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 
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势理论 
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个人简介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集大成者,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李嘉图生于犹太人家庭, 12 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 
习,14 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 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 动,25 岁时拥有200 万英镑财 
产,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使他非常富有,1814 年42 岁时便退休了。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 
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他27 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富论》,激发 
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 
37 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 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 
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 
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 年他曾被选为下院 
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李嘉图是1823 年9 月 
11 日去世的,年仅51 岁。他死得很突然,小小一只耳朵的感染就夺取了这位天才的生命。 
跟穆勒的友谊对于李嘉图来说非常重要,正是在穆勒的再三催促下,李嘉图开始竞选国 
会议员,并于1819 年2 月当选。也是在穆勒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名著《政治经济学 
及赋税原理》,这本书于1817 年4 月出版。李嘉图相当自负,他说,他的观点和大权威斯 
密及马尔萨斯不同,在英国,能读懂他的书的人,不会超过25 个人。但不管人们是否读懂, 
反正他已经大大地有名了,他一举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与另一位大经济学家马尔萨 
斯的论战,也是李嘉图学术上迅速成熟的一个助推器。他们两人几乎在每件事上都有争执, 
讨论无休无止,直至李嘉图去世为止。李嘉图在给马尔萨斯的最后一封信里说:“像别的争 
论者一样,经过了多次讨论之后,我们依然各持己见,相持不下,然而这些讨论丝毫没有影 
响我们的友谊;即使您是同意了我的意见的,我对您的敬爱也不会比今天更进一步。” 
大卫·李嘉图处于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不断上升的时代,他的各种思想与 
观点是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主要贸易观点及政策主张 
李嘉图他继承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坚持商品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 
理,并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错误。他提出决定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的不仅有活劳动,还有投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他认为全部价值由劳动产生,并在3 个阶级 
间分配: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 
润以上的余额。由此说明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从而实际上揭示了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 
比较成本学说等。他的理论达到资产阶级界限内的高峰,对后来的经济思想有重大影响。 
李嘉图刚刚开始进入经济学界的时候,英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限制谷物贸易的《谷物 
法》。李嘉图鼓吹自由贸易,但《谷物法》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促使李嘉图更深入地思考贸 
易问题,从理论上驳斥贸易限制的荒唐。他的国际贸易学说可以被称为“比较成本说”或 
“比较成本规律”。他模仿同亚当·斯密斯关于个人劳动分工的理论来分析两个国家间贸易 
的好处。假定制一单位布,英国需要50 个劳动日,葡萄牙需要25 个劳动日;制一单位酒, 
英国需要200 个劳动日,葡萄牙只需要25 个。可以看出,葡国制酒、制布所需的成本都比 
英国绝对低,即都处于绝对优势。不过,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中表现出的优势更大,葡萄牙的 
制酒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制布成本相对高,处于比较劣势。而英国制布成本相对低, 
处于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放弃生产比较劣势的酒,专门生产比较优势的布。如此 
分工,两国合起来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酒和布,英国还可以用布换到较多的酒,而葡萄牙 
用酒可以换到更多的布。两国同时获得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好处。这种理论为自由贸易提 
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利益,只有在政府不干涉对外贸 
易,实行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
个国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因此,他是坚定的自由贸易论者。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因自然因素等条件的不同,引发了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从 
而造成了各国在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异(相对优势或者劣势),这就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因 
此,各国间如果进行分工与贸易的话,各国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 
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的贸易结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增加了物质财富。 
(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1.进步性。 
李嘉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斯密奠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起了古典经济 
学的大厦。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 
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基础, 
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它论证了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 
还是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只要按照“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 
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即增加物质财富。这一理论为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作了理论上的论证。 
它的进步性具体表现为:第一,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比较优 
势理论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比较优势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领域中的 
理论基石;第四,比较优势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 
2.局限性 
首先,简化了复杂的经济情况,是以一系列的假定为前提的。从而大大削弱了比较成本 
理论的适用性。其次,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分析,没有动态效果。 
三、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一)个人简介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伊·菲·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9),瑞典人,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 
犹太人家庭。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贸易理论最重要部分-要素禀赋论就是他和他的学生 
贝蒂·俄林(Bertil Ohlin)最早提出来的,并命名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 定理)。 
1897 年起,赫克歇尔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跟耶尔纳(Hjarne)学习历史, 
跟戴维森(Davidson)学习经济,并于1907 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 
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 年-1929 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此后,因他在科研方面 
的过人天赋,学校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他成功地使经济史成为瑞典各大学 
的一门研究生课程。 
在经济理论方法最主要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他最著名的两篇文章。1919 年发表的《外贸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他集中探讨了各 
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且,一开始就运用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
法。他认为,要素绝对价格的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他的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萨谬尔森称之为“天才之作”。其后,这个理论由他的学生俄林进一步加以发展。《间歇性 
免费商品》(1924)一文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比琼·罗宾逊和爱德华·张伯仑的早了9 
年。文章中还探讨了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财富(即所谓的公共财物)的问题。在经济史 
方面,赫克歇尔更享有盛名。主要著作有:《大陆系统:一个经济学的解释》、《重商主义》、 
《古斯塔夫王朝以来的瑞典经济史》、《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及其它解释》、《经济史研究》 
等。赫克歇尔通过对史料提出更广泛的问题或假定,进行深入的批判性研究,从而在经济史 
和经济理论两个方面架起了桥梁,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是瑞典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赫克歇尔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在经济史研究引入定量研究方法。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现 
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 1899 年,4 月出生于瑞典,先后在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商学院, 
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和深造。1924 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1930 年,应聘 
到斯德哥尔摩商学院任经济学教授;1938 年,当选为议员。俄林不仅是经济学家,而且是瑞 
典著名的政治活动家。1944 年,聘任瑞典主要反对党自由党的主席,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 
长,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 年之久。1977 年,贝蒂·俄林因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 
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与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一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 
尔经济学奖。1979 年8 月3 日,也就是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三年,他于书桌前逝世,享年 
80 岁。俄林从16 岁跨入经济学的大门到获得诺贝尔奖金,奋斗达60 余年。 
俄林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特点是,不做已有理论的奴隶、勇于探索和创新。他认为,后 
来者的任务不是对名有的理论仅仅做些解释,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创新、突破。他登门求教 
于陶西格,但他并不同意陶西格的古典贸易理论;他赞赏赫克塞尔的开放贸易理论分析,但 
他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因此,俄林所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中 
关于区域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第一次较完整的阐述。 俄林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 
运动运动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 1931 年,他把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进一步加以充实、 
修改和提高,完成了著称世界经济学坛的著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至此,最终形成俄 
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 
被称为赫克塞尔—俄林模型。 俄林标榜自己是社会自由主义者。实际上他的一系列理论都 
与凯恩斯主义非常相似。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时期,他多次发表论文或为政府起草 
报告,均极力强调国家垄断干预对于解决失业和复苏经济的关键作用。 
(二)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H-O 模型。李嘉 
图的相对优势模型表明当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的差异使 
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当生产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时,国 
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将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
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 
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 
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 
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 
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这种理论观点 
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 
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 
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 
况下,国际贸易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 
集使用本国具有相对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 
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H-O 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 商品是 
劳动密集型商品,Y 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 
-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 
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还假定只有两个国家A、B,且B 国资本充裕,A 国劳动力充 
裕。要素充裕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比较而确定的, 
B 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 国,则B 国资本充裕,A 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 国 
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A 国,则B 国资本充裕,A 国劳动力充裕。两国具有相同 
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H-O 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 
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 
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 
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图1 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 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 商品的数 
量,曲线Ⅰ、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用满足程度的两种 
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它是由个人无差异曲线合成而来,且具有与个人无差异曲线 
性质相同的特点,例如在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社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表明整个国家 
效用满足程度越高。由于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图中只有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图中曲线 
PPFA、PPFB 分别是国家A、B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由于国家A 劳动力充裕、国家B 资本充裕;X 商品劳动密集,Y 商品资本密集,国家A 生产 
的X 相对较多、国家B 生产的Y 相对较多,这样曲线PPFA 平而宽,曲线PPFB 陡而窄。 图 
中,社会无差异曲线I 与PPFA、PPFB 分别相切于A、A'点。A、A'所表示X 和Y 商品的数 
量组合分别是国际贸易前国家A、B 的X 和Y 商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A、A'分别是国家A、 
B 生产点和消费点。过A 点的PPFA 切线斜率为PA,它是国家A 的X 商品相对价格(PX/PY) 
或机会成本。过A'点的PPFB 切线斜率为PA',它是国家B 的X 商品相对价格。图中显示 
过A 点的切线比过A'点的切线平坦,这意味着PA<PA',也即国家A 的X 商品的相对价格 
小于国家B 的X 商品相对价格,国家A 在X 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国家B 在Y 商品上具有相 
对优势。国家A 出口X 进口Y、国家B 出口Y 进口X,各国都是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的 
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图1 国际贸易前的均衡 
下面用图2 进一步说明各国进行国际贸易时的进出口商品数量和来自国际贸易的利益。 
当国家A 出口X 进口Y,国家B 出口Y 进口X 时,国家A 逐步增加X 生产、减少Y 的生产; 
国家B 逐步增加Y 的生产、减少X 的生产。国家A 的生产点沿PPFA 从A 向X 轴方向移动, 
国家B 的生产点沿PPFB 从A'向Y 轴方向移动。这使得国家A 的X 商品相对价格上涨,过 
生产点的PPFA 斜率变大;国家B 的X 商品相对价格下跌,过生产点的PPFB 斜率变小。当两 
国X 商品相对价格都变成PB 时,生产点的移动就停止。这时斜率为PB 的直线与PPFA、PPFB 
分别相切于B、B',B、B'分别为国家A、B 国际贸易后的生产点。这条斜率为PB 的直线 
同时还与社会无差异曲线Ⅱ相切于E 点,E 点所表示的X、Y 商品数量为国家A、B 的消费量, 
E 点为两国消费点。国家A 的消费点E 是通过出口BC 段的X、进口CE 段的Y 来实现的。国 
家B 的消费点E 是通过出口B'C'段的Y、进口C'E 段的X 来实现的。此时BC=C'E、CE=B' 
C'。国家A、B 通过国际贸易提高了本国消费水平,获得来自国际贸易的利益。 
图2 国际贸易后的利益 
(三)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的评价 
1、进步性。 
新古典的H-O 资源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 
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克服了李嘉图模型中关于一种生产要素 
投入假定的局限,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深化了李嘉图比较成本产生的来源,是对比较优势理 
论的发展。正确分析了生产要素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有利于指导国际贸易的现实情况。分 
析方法也从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再比较两个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差异,而直接比较 
两国生产要素总供需的差异,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产业范畴。 
2、局限性。 
新古典的H-O 理论是静态的,仍然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之上;同时该理论忽略了科
学技术的作用,不能解释当今国际贸易的格局。 
四、华西里·里昂惕夫的“里昂惕夫之谜”和“劳动熟练说” 
(一)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华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是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之一,是投入 
分析方法的创始人。里昂惕夫于1906 年夏天生于彼得堡,1921 年,考入了彼得堡大学,专 
修社会学,1925 年取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这时,他年方19 岁。毕业后被校方留任为助教。 
当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的时候,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里昂惕夫的父亲参加了编制1923~ 
1924 年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工作,社会与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时代的需要,使这位还在 
攻读硕士学位的年轻人,对经济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他一边担负 
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阅读有关经济学理论的书籍。他于1927 年来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 
进入柏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班继续深造。1928 年,取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里昂惕夫在青年时期的研究工作就开始涉及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内容。早在1925 年,当 
他还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曾在德国出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 
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1930 年,他移居美国后,正 
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 
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1973 
年,里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和重大作用,而备受西 
方经济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期间,约瑟夫·熊彼 
特是他的同事并且对他的研究成果极为推崇,还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 
和罗伯特·索洛是他的学生。除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外,里昂惕夫获得的奖励及荣誉还有,1953 
年,比萨大学授予他查理—包姆勋章;1967 年,美国纽约大学授予他终身教授称号;1968 
年,法国全国退伍军人协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他还曾任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英国皇家统 
计学会的名誉会员。 
(二)“里昂惕夫之谜” (The Leontief Paradox) 
就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 
的比较利益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 
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但问题在于,不少国家在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比较 
优势理论。里昂惕夫在1953 年和1956 年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二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 
行分析后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 
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 
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 
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赫--俄模型刚好相反。由于赫--俄模型已经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 
受,因此里昂惕夫的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迷"或"里昂惕夫反论"。 
(三)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 
为解开里昂惕夫反论,西方学术界提出了不同的解释,里昂惕夫从劳动效率说,力图来
解释这一反常现象。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和劳动效率说,最 
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 
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 
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 
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这是他本人对这个 
“谜”的解释。为什么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高呢?他说这是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水 
平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这些论点, 
可以看作是熟练劳动或人类技能说的雏形。但是,一些人士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 
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 
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 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 
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国1960 年时人口普查 
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大类。熟练劳动包括科学家、工程师、 
厂长或经理、技术员、制图员、机械工人、电工。办事员、推销员、其他专业人员和熟练的 
手工操作工人等。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他还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 个国家的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 
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例如,在这14 个国家的出口商 
品中,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 
劳动比重最高。在进口商品方面,正好相反,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劳动比重最 
高;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这表明发达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多熟练 
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少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 
优势。因此,熟练劳动程度的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 1931 出生,是美国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最多 
产的经济学家之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雷蒙德·弗农有着二十年在政府部门任职 
的经历,还在短期内从事过商业。从1959 年开始,他在哈佛大学任教,是克拉维斯·狄龙学 
院的国际问题讲座教授。 
雷蒙德·弗农早期曾致力于区位经济学的研究,后转入对信息和专业化服务的研究, 受克 
拉伍斯(I Klar-Vas)和波斯纳(M A Posner)技术差距理论的启发,于1966 年发表《产品周期中的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 
以解释发达国家出口贸易,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主 
要贡献就是创立了产品周期理论。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model)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雷蒙德·弗农于1966 年在他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周期理 
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将市场营销学的产品生命周期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的 
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它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利益。他认为商品与 
生命相似,有一个从出生、成熟、衰老的过程,弗农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新产品创始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内市场容量大,开发研究资金多的国家在开发 
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方面居于优势。厂商掌握技术秘密,将新技术首次用于生产。此时对厂 
商来说,最安全最有利的选择是在国内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通过出口贸易的 
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第二,产品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随着国际市场 
需求量的日益扩大,产品的价格弹性加大,降低产品成本尤为迫切。由于国外劳动力成本低 
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国内生产的边际成本加上边际运输成本大于国外生产的成本,所以把生 
产基地由国内转移到国外更为有利。另外,由于产品出口量的急剧增加,厂商原来拥有的垄 
断技术也逐渐被国外竞争者掌握,仿制品开始出现,厂商面临着丧失垄断技术优势的危险。 
为了避开贸易壁垒,接近消费者市场和减少运输费用,厂商便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 
建立分公司,转让成熟技术。一般来讲,厂商总要先到技术水平较接近,劳动力素质较好, 
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并与本国需求类型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分公司,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或向其他国家出口。 
第三,产品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和技术均已标准化,厂商所拥有的技术垄断 
优势已消失,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和劳动 
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地区。在本国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其他发达国家产品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 
下,厂商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标准化技术。根据比较成本的原则,厂商大规 
模减少或停止在本国生产该产品,转而从国外进口该产品。 
如果从产品的要素密集性上看,不同时期产品存在不同的特征。在产品创新时期,需要 
投入大量的科研与开发费用,这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在产品的成熟时 
期,知识技术的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这 
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资本密集型。在产品的标准化时期,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 
术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很重要,但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幅度地增加,产品 
要素密集性也将随之改变。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由于要素密集性不同、产品所属类 
型的不同、技术先进程度的不同以及产品价格的不同,因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 
处于不同时期时所具有的比较利益不同,因而“比较利益也就从一个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的 
国家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国家”。产品的出口国也随之转移。 
在弗农看来,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 
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 
产业结构的演进。 
(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从产品要素的密集性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 
时期,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从不同国家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其 
比较利益将从某一国家转向另一国家,这就使得赫-俄静态的要素比例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 
比例说。 
其动态含义表现为:第一,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在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制 
造新产品所投入的要素比例是变动的。在新产品阶段,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到了成熟阶段, 
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进入标准化阶段,价格竞争成为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劳 
动密集型 )。第二,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要素密集型的
特点,比较优势将发生国与国之间的转移。美国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其他发达 
国家生产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一方面可以把处于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欠发达 
国家,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处于后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比他们发达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半熟练 
劳动资源丰富,在生产标准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的运动 
过程中,比较优势是从一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 
六、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一)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他是哈佛商学院的大学教授,(是哈佛大学的 
最高荣誉,迈克尔·波特是该校历史上第四位获得此项殊荣的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 
响的管理学家之一。迈克尔·波特在世界管理思想界可谓是"活着的传奇",他是当今全球第 
一战略权威,是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在2005 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 强排行榜 
上,他位居第一。 
波特出生于密歇根州的大学城—安娜堡,父亲是位军官。波特在普林斯顿时学的是机械 
和航空工程,随后转向商业,获哈佛大学的MBA 及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斯德哥尔摩经 
济学院等七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32 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 
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权威。他曾在1983 年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 
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力讨论。他先后获得过大 
卫·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五次获得麦肯锡奖,拥有很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到 
现在为止,迈克尔·波特已有十四本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品牌间选择、战略及双边市 
场力量》(1976)、《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力》(1990)等。迈 
克尔·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和“三种竞争战略”的理论观 
点。作为国际商学领域最备受推崇的大师之一,迈克尔·波特博士至今已出版了17 本书及 
70 多篇文章。目前,波特博士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迈克尔·波特的三 
部经典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被称为竞争三部曲。 
(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迈克尔·波特对竞争情有独钟,在他的著作《竞争战略》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它们 
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或 
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力,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在激烈的商业 
竞争之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因此,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 
它们是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缝隙市场战略。波特继而将研究方向从企业之间的竞争 
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他分析了国家为何有贫富之分,一个重 
要的因素就是国家的价值体系,他把这种价值体系形象地称为"钻石体系",该理论中描述了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内容。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方面的特质构成该国企 
业的竞争环境,并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这些特质包括: 
第一,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 basic factors)和高等要素(advanced
factors)两类。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债务资本等一国 
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电信网络、高科技人才、高 
精尖技术等需要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 
言,后者更为重要。在特定条件下,一国某些基本要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创新,使企业 
在可见的瓶颈、明显的威胁面前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而奋发努力,最终使国家在高等要素 
上更具竞争力,从而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 
第二,需求状况。一般企业的投资、生产和市场营销首先是从本国需求来考虑的,企业 
对本国需求出发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营销策略是否有利于企业进行国际竞争, 
是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所谓有利于国际竞争的需求,取决于本国需求 
与别国需求的比较:一是需求特征的比较,这包括:①本国需求是否比别国需求更具有全球 
性;②本国需求是否具有超前性,具有超前性需求会使为之服务的企业能相应走在其他同行 
企业领导者的地位;③本国需求是否最挑剔,往往最挑剔的购买者会迫使当地企业在产品质 
量和服务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二是需求规模和需求拉动方式的比较,当地需求规模大的 
某一产品有利提高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在需求拉动方式中,消费偏好是很重要的,一国 
国民的普遍特殊消费偏好容易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三是需求国际化的比较,一国的需求方 
式会随着本国人员在国际上的流动而传播到国外,反过来本国人员在异国接受的消费习惯也 
会被带回国并传播开来。因此,只要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产品就越容易适应国际竞争。 
第三,相关和支持产业。对一国某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另一因素是该国中 
该行业的上游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关和支持产业的水平之所以对某一行业的 
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其原因有:有可能发挥群体优势;可能产生对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 
可能构成有利的外在经济和信息环境。显然,是否具有发达而完善的相关产业,不仅关系到 
主导产业能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们与 
主导产业在地域范围上的邻近,将使得企业互相之间频繁而迅速地传递产品信息、交流创新 
思路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形成良性互动的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 
第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良好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选择,不仅与企业的内部条 
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此,各种竞争优势能否被 
恰当匹配在企业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环境的影响。国家环境对人才流向、企业战略和 
企业组织结构的形成的影响都决定了该行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波特强调,强大的本地本国 
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正是因为国内竞争对手的 
存在,会直接削弱企业相对于国外竞争对手所可能享有的一些优势,从而促使企业努力去苦 
练内功,争取更为持久更为独特的优势地位;也正是因为国内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向外部 
扩张,力求达到国际水平。 
另外,机遇和政府也是两个能够对国家菱形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波特主张政府应 
当在经济发展中起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能力的作用。政府政策和行为成功的要旨在于为企业 
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在增强国家竞争中起着个别企业做不到的作用,能为 
企业创造有利环境。政府政策在间接影响宏观经济格局时不应限制市场直接配置资源的作用, 
应鼓励企业间竞争,而不是去障碍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经济生机和企业创新的市场竞争。 
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 
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波特菱形同时还是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系统, 
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它特质的状况。比如,良好的需求条件并不能导致竞 
争优势,除非竞争的状态(压力)已达到促使企业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度。 
(三)对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首次从多角度、多层次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 
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
发展、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各个国家都应出口钻石系统中四个组 
成部分都处于有利地位的产业中的产品,进口四个组成部分都处于不利地位产业的产品。此 
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 
变化有一定的前瞻和预测性。 
七、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思想 
(一)劳尔·普雷维什的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劳尔·普雷维什(1901~1986)是阿根廷著名的经济学家,是20 世纪拉美历史上"最有影响 
的经济学家",被公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代表"。 普雷维什是拉美发展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是世界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1981 年他荣获第三世界经济和社会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 
三世界基金奖”。他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经济理论家, 1923 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 他先是 
进入阿根廷统计局工作(1925) , 然后任阿根廷财政部副部长(1930~ 1932) , 阿根廷中央银 
行行长(1935~ 1943) , 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1949~ 1963)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一任 
秘书长(1964~ 1969) , 联合国特别顾问及经济和社会事务副秘书长(1973~ 1976) ,《拉美经 
委会评论》杂志主编(1976~ 1986)。 
普雷维什无疑属于“祖辈”行列中的最杰出的少数先驱人物之一(载迈耶主编:《发展经济 
学的先驱》第200 页,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他所担任的公职, 使他有机会参与政策的制 
定, 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补充、修正、发展其理论。他的政策建议和理论贡献的 
影响远远超出拉丁美洲, 波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当1986 年4 月29 日普雷维什溘然长逝 
后, 阿根廷举国哀悼。拉美经委会认为, 他的逝世“给拉美经委会的每一个人带来了极大的痛 
苦”,“拉美失去了它最杰出的经济学家”。对这位理论先驱的思想的研究在国外从50 年代就 
已开始, 至今已有大量的论著出版。 
(二)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政策措施 
1949 年5 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 
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 
心—外围”理论。在这份报告中,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 
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 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 
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外围部分的专门任 
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 
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 
食和原材料”的“外围”。在这种“中心—外围”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 
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 
制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 
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 
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外围。”
普雷维什认为外围国家摆脱不利地位的出路是施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所谓进口替代就是 
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替代过去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品,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国家工 
业化。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措施有:第一,外围国家采取有节制和选择性的保护主义政策, 
对幼稚工业进行必要的保护;第二,加强国家在经济增长活动中的作用(异质性使市场机制 
的作用受限);第三,以增加国内储蓄为主,吸收外国资金为辅,大力提高投资率;第四, 
加强外围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适当扩大市场规模,为进口替代部门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拉 
美经济一体化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对中心—外围理论的评价 
该理论的核心是以不平等交换产生价值转移来论证不发达的根源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种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不平等交换论,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 
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有助于揭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原因和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不 
合理不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情绪,同时,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争取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 
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并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以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八、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个人简介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约翰·哈里·邓宁(John Harry Dunning,1927–2009),国际投资领域经济学家,英国人。 
1927 年出生于英国贝德福德郡的三迪的一个信仰浸礼会的家庭 。他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 
1964 年任雷丁大学经济学教授,从而在国际投资理论上以他为中心出现了雷丁学派。邓宁 
是当代跨国公司问题专家,曾担任《联合国跨国公司文库》(UN Library of TNC)的总编。运 
用折衷主义方法对各种跨国公司理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分析,并于1976 年发表了其代 
表作《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1981 年他又出版了《国际生产 
和跨国企业》一书,对折衷理论作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 
70 年代以后他的足迹遍布各大洲,广泛出席各种商务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在经济全球 
化的潮流下,积极地为发展中国家出谋划策,从而获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他曾是联合国贸 
易和发展工作组的成员,从1987 到1989 年间担任国际商务学会主席。晚年致力于国际资本 
的“道德生态”理论的探索。为了表彰他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2008 年被国家授予OBE 勋章。 
(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 
合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 
有权特定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
产生的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是指跨国公司运用所有权特定优势,以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 
的能力。内部化的根源在于外部市场失效。邓宁把市场失效分为结构性市场失效和交易性失 
效两类,结构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于东道国贸易壁垒所引起的市场失效,交易性市场失效是指 
由于交易渠道不畅或有关信息不易获得而导致的市场失效。区位特定优势是东道国拥有的优 
势,企业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 
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方便等;另一是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灵 
活等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按照邓宁的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形态和发展程度取决于三方面优势的整 
合结果。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 
资活动。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 
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 
市场。如果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利用, 
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 
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综上所述,第一,若外国企业想 
要在另一国家进行生产,与当地企业竞争,必须拥有所有权优势(又称企业优势、垄断优势、 
竞争优势等),而且这些优势足以补偿国外生产经营的附加成本;第二,企业对其优势进行 
跨国转移时,必须考虑到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两种转移途径,只有当前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较后者大时,对外直接投资才可能发生;第三,区位优势,即企业把在母国生产的中间产品 
从空间上转移到别国,并同该国的生产要素或其他中间产品结合以后,能够获得最佳利益时, 
才会在国外进行投资和生产。 
折衷理论的分析过程与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 
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 
件。二是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 
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优于许可证贸易。三是仅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以说 
明企业为什么把生产地点设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产品,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 
说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选择。四是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 
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三)对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国际生产折衷论是在吸收过去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肯定了绝 
对优势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也强调了诱发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了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的不足。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克服了传统的对外投资 
理论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的研究不足,他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等综合起来加以 
考虑,使国际投资研究向比较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可以说是几乎集西 
方直接投资理论之大成,但它毕竟仍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理论。 
从现实意义来看,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的运作有其指导作用,它促使企业领导 
层形成更全面的决策思想,用整体观念去考察与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 
种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减少企业决策上的失误。 
由于该理论归纳、吸收了以往各理论中有用的观点和内容,兼收并蓄,形成了所谓跨国 
公司研究领域的“通论”。该理论是跨国公司产生一百年来,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分析框架, 
或可称其为“折衷范式”(Eclectic paradigm)。 
九、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一)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 年1 月11 日-1804 年7 月12 日), 
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金融家、军官、政治家,美国开国元勋之一,首任美国财政部长。 汉 
密尔顿作为财政部长的业绩被他形形色色的生活经历所掩盖:账房伙计、大学生、青年诗人、 
评论家、炮兵上尉、华盛顿的战时副官、战场英雄、议员、废奴主义者、纽约银行创造人、 
宪法委员会成员、演说家、律师、教育家、对外政策理论家和军队高级将领等等。”汉密尔 
顿是《联邦党人文集》最主要的执笔者;在华盛顿任总统时,他作为财政部长(1789-1795) 
政绩非凡,并创建了美联储的前身――合众国第一银行;作为联邦党人的首领,他为美国两 
党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等等。汉密尔顿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论,该理论为美国后来 
的财富和势力奠定了基础,甚至一些影响了美国历史进程的总统,如亚伯拉罕·林肯和西奥 
多·罗斯福,他们所施行的政策就是建立在汉密尔顿的理论基础上的。 
汉密尔顿在美国金融、财政和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切尔诺夫的结论极具说服 
力:“如果说杰斐逊提供了美国政治论文的必要华丽诗篇,那么汉密尔顿就撰写了美国的治 
国散文。没有哪位开国元勋像汉密尔顿那样对美国未来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有如此的先 
见之明,也没有哪个人像他那样制订了如此恰如其分的体制使全国上下团结一心。2006 年, 
汉密尔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 位人物第5 名。 
(二)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与政策主张 
汉密尔顿在其递交美国国会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工业化的发展以推 
动美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措施。他从美国当时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实行贸易 
保护主义的主张,对促进美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密尔顿在报告中抨击了重农主义的政策,提出美国应该提倡工业劳动,大力保护与发 
展民族制造业。在实行的政策主张上,汉密尔顿认为重要的是政府要给予支持,采取贸易保 
护政策。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他提出了著名的“幼稚产业”概念。与英国等当时的发达国家相 
比,美国当时的工业属于幼稚工业,美国的工业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所以为了维护美国 
工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为了促进工业发展,避免本国的幼 
稚工业在与英国的竞争中被摧毁,汉密尔顿主张实行高关税的保护政策,认为关税收入可以 
用来奖励国内的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用关税将美国新建立起来的制造业保护起来,使之生存、 
发展和壮大。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向私营工业发放贷款,扶植私营工业发展;第二,实行 
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第三,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本国急需原料;第 
四,给各类工业发放奖励金,并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第五,限制改良机器及其他先进生 
产设备输出;第六,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工业品质量;第七,吸收外国资金,以 
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第八,鼓励移民迁入,以增加国内劳动力供给。 
(三)对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的评价 
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离出来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流派已基本形成, 
一个是斯密和李嘉图开创的自由贸易理论体系,一个是汉密尔顿和以后的李斯特建立的保护
贸易理论体系。可见,汉密尔顿的思想在国际贸易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于汉密尔顿政策的实施,美国在1807 年禁运法案和1812~1814 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 
之后,终于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此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美国发展成 
为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对于落后国家寻求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独立 
并逐步赶超先进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汉密尔顿所推行的政策和采取的手段,是建立在维护金融资产阶级、大 
商人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那些敢于冒风险把私人财富 
投资于政府债券的人是些思想开明的人士,把他们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结合起来,并且给予 
保护,将会使他们成为政府的朋友。可见,汉密尔顿是在有意扶持商业和金融资产阶级,使 
其从他的政策中获得巨大利益,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忠实捍卫者。 
十、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 
(一)个人简介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是古典经济学的怀疑者和批判者,是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的一生串连着一系列的失败和困苦。1819 年,由于组织旨 
在统一德国经济的全德工商联盟受到迫害,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 
府公职。1820 年,担任市议员期间,由于提出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被以“煽动闹事,阴谋 
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 个月监禁。李斯特潜逃到了法国和瑞士。两年后回国,随即被 
关押。为了彻底摆脱这个危险分子,政府同意他移居美国。1825 年李斯特一家到了美国。 
他开始经营农场,还担任过报社编辑,并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煤矿。1832 年,李斯特回 
到欧洲参与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建设工程,他希望通过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推动德国经济的 
统一。1834 年,德国关税同盟建立。但他的全国铁路系统计划由于封建割据和资产阶级的 
狭隘的惟利是图本性失败。1837 年,李斯特在美国的矿山在美国的银行危机中破产了,李 
斯特陷入生活困境中。其间,李斯特一直受到政府的监视,并受到再次被监禁的威胁。尽管 
他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在他的祖国找到一份固定职业。李斯特被迫流亡法国。法国梯也尔政 
府曾邀请他担任铁路建设和贸易政策方面的要职,但由于法国对德国的侵略性态度,李斯特 
拒绝了,主要靠给报社撰稿牟取微薄的收入。俄国财政部长曾经聘请他在政府中担任要职, 
以推行他的“国民体系”,李斯特因为俄国实行专制的沙皇制度而拒绝了。1841 年,李斯特 
曾经被委任为《莱茵报》主编,由于健康原因未能成行(不久后马克思担任了这一职务)。 
1846 年,英国废除“谷物法”,这对立主贸易保护主义的李斯特是一个打击。随后,李斯特 
提出建立英德联盟的计划没有被理睬,而他参与德国关税同盟工作的愿望也一直得不到实现。 
此时,李斯特陷入深深的失望中。1846 年11 月30 日,李斯特在一个小镇开枪自杀,结束 
了57 岁的生命。 
李斯特的奋斗目标是推动德国在经济上的统一,这决定了他的经济学是服务于国家利益
和社会利益。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相左,他认为国家应该在经济生活中起到重要 
作用。他的观点深受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以及美国学派影响。他的主 
要思想包括关于工业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生产力理论;国家干预学说以及贸易保护 
的政策主张,等等。主要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 
系》(1837)和《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27)等。其以具体行动力促成德意志关税同盟, 
废除各邦关税,使德国经济获得统一,并对后世德国的统一产生影响。 
(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在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当中,李斯特率先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他在《政治经济 
学的国民体系》中写道:"从经济方面来看,国家都必须经过如下发展阶段:原始末开发阶 
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农业和制造业阶段--农业、制造业和商业阶段"。在他看来,上 
述五个发展阶段是依次递进的;另一方面,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同该国的经济实力以及文明程 
度成正比,正如他本人所言:"一国的经济越是发达和越是完备,该国就越是文明和越是强 
大;一国的文明程度越高和实力越是强大,该国经济发展所能达到的阶段便会越高。" 
由于李斯特所关心的问题在于如何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强国,所以,他论述的 
重心在于后三个阶段。他认为,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当全力向农业和制造业阶段和农业、 
制造业与商业阶段过渡。在他的心目中,处于第五个发展阶段的农业、制造业和商业阶段是 
经济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在该阶段上,农业、制造业和商业三者之间和谐地相互协作并作等 
比例的发展,全国现有资源也可供制造业支配。 
李斯特从强调落后国家的特殊国情、落后国家所处的较低的发展阶段以及落后国家的特 
殊利益的角度,提出必须对私人经济实行干预的主张。李斯特尤其强调,当一国经济实力处 
于扩张并且正在向农业和制造业或农业、制造业和商业并存的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尤 
其需要借助于国家干预的力量,他甚至认为这一时期的国家干预应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使本国的经济发展“趋于人为的方向。”李斯特不赞同英国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为此,他力主在现有的经济学体系中加进国家经济学的内容,使之趋于完善。 
那么,国家应当如何对经济实行干预呢?李斯特认为,对经济的一切领域实行干预并非 
明智之举,国家的干预或管制只能限于部分领域,即“关于国民个人知道得更清楚、更加擅 
长的那些事,国家并没有越俎代庖;相反地,它所做的是,即使个人有所了解、单靠他自己 
力量也无法进行的那些事。”李斯特还具体提到了国家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借助于海军和 
航海法规保护本国的商船;修筑公路、铁路、桥梁、运河、防海堤等基础设施;制定专制法 
和各项有利于生产与消费的法规;为促进本国制造业成长,实行保护贸易,等等。总之,国 
家的使命是促进财富和生产力增长,使本国由野蛮转变为文明,由弱小演化为强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他的国家干预学说的延伸。他根据对贸易史 
所作的考察,提出了大致上同他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三个贸易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 
经济落后的国家应同较先进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以此为手段。使自身摆脱未开化状态并求得 
农业上的发展:在第二阶段上实行保护贸易,以促进本国制造业、海运业和商业的发展;在 
第三阶段,当该国的制造业、农业、商业及整体经济实力有了高度发展之后,再逐步恢复到 
实行自由贸易,在国内外市场上同其他国家进行毫无限制的竞争。李斯特认为农业、原料、 
科技可以自由贸易,但工业产品自由贸易有损国内工业发展,因此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十分必 
要。一个相对落后国家,应该建立起保护性而非财政性,且有条件、有时间限制的关税制度。 
他认为,随着本国生产力发展,关税水平应该上升,以便于本国商品占有国内市场。李斯特 
认为关税保护对象是工业中重要部门,经发展能与外国产品竞争部门,应重点保护技术部门; 
对于不太重要经济部门应低层次保护,对虽新生但并无强有力竞争部门则不需保护;根据国 
家特有环境和工业情况来决定采取对工业品禁止输入或规定适当税率办法。对输出加以禁止 
或征税,不对自然产物输入征税;退税办法只适用于仍然要从国外输入的半制成品;不鼓励
为使本国工业品能在第三国竞争而使用奖励金;课收关税应当有一定限度:“不可使输入和 
消费因此受到限制,否则不但将削弱国内生产力,而且也将使增加税收的目的受到挫折”“如 
果任何技术工业不能用原来的百分之四十至六十的保护税率建立起来,不能靠在20%-30% 
税率不断保护下持久存在,那就缺少工业力量基本条件”关税保护措施实施应有步骤进行, 
“关税只应当随着国内或从国外吸引来的资本、技术才能和企业精神的增长比例而提高,只 
应当随着国家对于原来专供输出用的那些剩余原料与天然产物能够改由自己利用的进展比 
例而提高。”李斯特用民族主义代替古典学派世界主义,他看到了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利 
益冲突,并分析了关税政策对国内产业影响。不仅着眼于国际分工静态利益,还注意到贸易 
对一国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李斯特理论成为后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重要理论基础。发 
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实行保护贸易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源于其经 
济发展内在要求,除非放弃其经济发展。贸易保护政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唯一选择。 
而且其政策目标之一是纠正国际贸易中由于需求弹性不同而产生的一系列不平等因素,缩小 
制成品与初级产品收入需求差异,因而并不会妨碍世界贸易增长速度。然而发达国家贸易保 
护政策对制成品保护旨在扩大制成品与初级产品收入需求差异,如果发达国家对本国初级产 
品生产也进行保护,则进一步加重了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不平等贸易程度。因此,不仅不 
是必须的,而且还会降低世界贸易规模和增长速度。如果发达国家减少或取消贸易保护政策, 
发展中国家出口将增加,世界贸易将会扩大。不仅如此,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较高的工业品 
进口需求弹性,因此,贸易形成了“互惠”特征。 
(三)对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的评价 
1.进步性。 
从发展问题,尤其是从后进国的发展这一角度看,该理论非常重要,德国的发展经历对 
后进国家有着显而易见的参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世界现代化道路上众多的后来者都从李 
斯特那里得到过理论的滋养,况且李斯特的发展学说于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外一位李斯 
特研究专家甚至这样评价他:“任何人要想就欠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著书立说,首先应当师 
从这位增长理论与发展政治学伟大的先辈。” 
此外,该理论详尽地探讨了实行保护贸易或自由贸易的不同的约束条件及其步骤,并强 
调各国应依据本国国情,把握时机,实行正确的贸易政策。有关实行多样化的、有节制的、 
适度的保护税率的想法,以及强调应对处于发展时期的制造业部门实行保护的观点,构成为 
当今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中的关税结构理论和保护幼稚工业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虽然李斯特 
不赞同英国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的政策思想,但他并没有完全否认市场经济的作用,而是主张 
国家部分地对经济领域实行干预,这—点同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关于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市场 
调节和田家干预二者并举的政策思路完全相吻合。 
2.局限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李斯特共列出五个经济发展的阶段,而他只对后三个阶 
段作了阐述,前两个阶段却几乎未加说明;而且他据以划分阶段的标志也不甚严格,虽然大 
体上可以看出他是以经济活动部门(主要是制造业)作为划分各阶段的基本标志,但由于一国 
往往有诸多个经济活动部门并存,若用他的标准来判别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恐怕很难 
解释清楚。第二,他的生产力多要素说中所罗列的构成要素过于庞杂和宽泛,若干不相关或 
至多是间接相关的因素(如王位世袭制、宗教热忱、国家气运等)也被囊括进来,致使他无法 
洗明诸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生产力增长究竟有何意义。他对精神资本的分析也有 
类似问题。此外,当他谈到精神资本时,带有过于强调人的精神力量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这一倾向对后来的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10)

罗鹏基本信息表
罗鹏基本信息表罗鹏基本信息表
罗鹏基本信息表
 
重点专业-国际贸易案例最终版
重点专业-国际贸易案例最终版重点专业-国际贸易案例最终版
重点专业-国际贸易案例最终版
 
国际贸易习题-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试题及答案国际贸易习题-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试题及答案
 
Emerging Technologies: IWBs
Emerging Technologies: IWBsEmerging Technologies: IWBs
Emerging Technologies: IWBs
 
国际贸易模拟试卷及答案
国际贸易模拟试卷及答案国际贸易模拟试卷及答案
国际贸易模拟试卷及答案
 
国际结算 课程简介
国际结算 课程简介国际结算 课程简介
国际结算 课程简介
 
Teori permainan emmy
Teori permainan emmyTeori permainan emmy
Teori permainan emmy
 
A21 summit presentation 20111116
A21 summit presentation 20111116A21 summit presentation 20111116
A21 summit presentation 20111116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国际结算》教学大纲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
 
The geography-of-innovation
The geography-of-innovationThe geography-of-innovation
The geography-of-innovation
 

More from share_stone

More from share_stone (17)

李庆利基本信息表
李庆利基本信息表李庆利基本信息表
李庆利基本信息表
 
国际结算 课程简介
国际结算 课程简介国际结算 课程简介
国际结算 课程简介
 
鲁玉秀基本信息表
鲁玉秀基本信息表鲁玉秀基本信息表
鲁玉秀基本信息表
 
国贸-指定教材及参考文献
国贸-指定教材及参考文献国贸-指定教材及参考文献
国贸-指定教材及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课程简介)
国际贸易(课程简介)国际贸易(课程简介)
国际贸易(课程简介)
 
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选编-完整版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选编-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案例选编-完整版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选编-完整版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习题及答案国际贸易实务-课后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电子教案-完整版
国际贸易实务-电子教案-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电子教案-完整版
国际贸易实务-电子教案-完整版
 
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
 
218987635 13-14-2校历
218987635 13-14-2校历218987635 13-14-2校历
218987635 13-14-2校历
 
218987628 13-14-1-校历
218987628 13-14-1-校历218987628 13-14-1-校历
218987628 13-14-1-校历
 
10 11-2 学期校历
10 11-2 学期校历10 11-2 学期校历
10 11-2 学期校历
 
10 11-1学期校历
10 11-1学期校历10 11-1学期校历
10 11-1学期校历
 
12 13-2 学期校历
12 13-2 学期校历12 13-2 学期校历
12 13-2 学期校历
 
12 13-1 学期校历
12 13-1 学期校历12 13-1 学期校历
12 13-1 学期校历
 

Recently uploaded

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毕业证制作/德语歌德B1证书/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农业学院文凭加急制作一个
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毕业证制作/德语歌德B1证书/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农业学院文凭加急制作一个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毕业证制作/德语歌德B1证书/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农业学院文凭加急制作一个
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毕业证制作/德语歌德B1证书/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农业学院文凭加急制作一个
michaelell902
 
10.2.1 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六年级历史单元练习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练习
10.2.1 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六年级历史单元练习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练习10.2.1 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六年级历史单元练习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练习
10.2.1 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六年级历史单元练习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练习
PUAXINYEEMoe
 
1.1.3急救你必须懂四年级设计与工艺练习活页练习单元一四年级设计与工艺急救你必须懂
1.1.3急救你必须懂四年级设计与工艺练习活页练习单元一四年级设计与工艺急救你必须懂1.1.3急救你必须懂四年级设计与工艺练习活页练习单元一四年级设计与工艺急救你必须懂
1.1.3急救你必须懂四年级设计与工艺练习活页练习单元一四年级设计与工艺急救你必须懂
PUAXINYEEMoe
 

Recently uploaded (9)

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毕业证制作/德语歌德B1证书/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农业学院文凭加急制作一个
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毕业证制作/德语歌德B1证书/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农业学院文凭加急制作一个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毕业证制作/德语歌德B1证书/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农业学院文凭加急制作一个
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毕业证制作/德语歌德B1证书/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农业学院文凭加急制作一个
 
10.2.1 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六年级历史单元练习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练习
10.2.1 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六年级历史单元练习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练习10.2.1 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六年级历史单元练习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练习
10.2.1 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六年级历史单元练习马来西亚各州名称的由来练习
 
1.1.3急救你必须懂四年级设计与工艺练习活页练习单元一四年级设计与工艺急救你必须懂
1.1.3急救你必须懂四年级设计与工艺练习活页练习单元一四年级设计与工艺急救你必须懂1.1.3急救你必须懂四年级设计与工艺练习活页练习单元一四年级设计与工艺急救你必须懂
1.1.3急救你必须懂四年级设计与工艺练习活页练习单元一四年级设计与工艺急救你必须懂
 
taibif_資料標準概念介紹_20240509_20240509_20340509.pdf
taibif_資料標準概念介紹_20240509_20240509_20340509.pdftaibif_資料標準概念介紹_20240509_20240509_20340509.pdf
taibif_資料標準概念介紹_20240509_20240509_20340509.pdf
 
1.🎉成绩单,你的成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绩单,它记录着我们努力的成果。但有时候,看着这些数字,却发现它们好像在嘲笑我?别担心,让我来告诉你们怎么改...
1.🎉成绩单,你的成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绩单,它记录着我们努力的成果。但有时候,看着这些数字,却发现它们好像在嘲笑我?别担心,让我来告诉你们怎么改...1.🎉成绩单,你的成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绩单,它记录着我们努力的成果。但有时候,看着这些数字,却发现它们好像在嘲笑我?别担心,让我来告诉你们怎么改...
1.🎉成绩单,你的成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绩单,它记录着我们努力的成果。但有时候,看着这些数字,却发现它们好像在嘲笑我?别担心,让我来告诉你们怎么改...
 
1.🎉“黑客”如何修改成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作弊手段。但是你知道吗?有一种作弊方式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巧妙:它就是——黑客![单...
1.🎉“黑客”如何修改成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作弊手段。但是你知道吗?有一种作弊方式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巧妙:它就是——黑客![单...1.🎉“黑客”如何修改成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作弊手段。但是你知道吗?有一种作弊方式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巧妙:它就是——黑客![单...
1.🎉“黑客”如何修改成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作弊手段。但是你知道吗?有一种作弊方式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巧妙:它就是——黑客![单...
 
啟思中國語文 - 中二 單元一 - 孟嘗君列傳 - 記敍的方法和人稱1.pptx
啟思中國語文 - 中二 單元一 - 孟嘗君列傳 - 記敍的方法和人稱1.pptx啟思中國語文 - 中二 單元一 - 孟嘗君列傳 - 記敍的方法和人稱1.pptx
啟思中國語文 - 中二 單元一 - 孟嘗君列傳 - 記敍的方法和人稱1.pptx
 
Math Chapter3-教學PPT第03單元形體關係、體積與表面積Grade Six
Math Chapter3-教學PPT第03單元形體關係、體積與表面積Grade SixMath Chapter3-教學PPT第03單元形體關係、體積與表面積Grade Six
Math Chapter3-教學PPT第03單元形體關係、體積與表面積Grade Six
 
taibif_開放資料流程-清理資料01-通則_20240509_20240509.pdf
taibif_開放資料流程-清理資料01-通則_20240509_20240509.pdftaibif_開放資料流程-清理資料01-通則_20240509_20240509.pdf
taibif_開放資料流程-清理資料01-通則_20240509_20240509.pdf
 

名家思想

  • 1. 特色专业建设之名家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一)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经济学鼻祖。青年时 期,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 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 年间,赴牛津学院(The Oxford Academy)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 大学缺乏的书籍。1750 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 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 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 年出版 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 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 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 间润色此书,1776 年3 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 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 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亚当·斯密于1790 年7 月17 日克科底去逝。斯密与母亲 相依为命,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界干扰;有时也因此发生糗事,例如:亚 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 名字。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 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 甚至废寝忘食。 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8 世纪,英国正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 此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 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 竞争和自由贸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二)主要贸易观点及政策主张 亚当·斯密涉及的主要领域有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著名思想包括古典经济学、 现代自由市场和劳动分工等。他的思想主要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 休谟、孟德斯鸠,他的思想也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的一些学者,如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 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 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通过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来描述国际 贸易的必要性。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产生来源于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相互交易的天 性。他认为“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包师的恩惠,而
  • 2. 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正是“由于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助,大部分是通过契约、交换和 买卖取得的,所以当初产生分工的也正是人类要求相互交换这个倾向”。他认为,既然每个 家庭都认为只生产一部分它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的产品来购买其他产品是合 算的,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于每个国家。 斯密认为分工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还能增进全社会的普遍财富(通 过相互交易与相互购买的方式)。斯密认为,分工发展受到三个因素的约束。首先,由于分 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的程度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受市场狭窄的限制。 其次,分工的发展受制于产业领域发展的影响,如农业分工不如制造业分工发达。第三,分 工的发展还受制于商品经济和交换媒体的发展。 斯密认为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 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各 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 产品 ,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国际贸易的利益是 “非零和”,即“正和博弈”。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 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 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 (三)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1.进步性。 亚当·斯密第一次运用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 论的建立做出了可贵的贡献。绝对优势理论吹响了自由贸易的号角,有历史进步作用。 如英国废除了谷物法,降低了关税,废除了航海法,签订了自由贸易条约。 2、局限性。 首先,该理论绝对优势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其次,该理论与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和国际 贸易的发展实况不一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劳 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导,前者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 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该理论只说明了至少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 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得利益。而在生产上并不具有优势的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 工和国际交换,能否获得利益,斯密的理论并没有回答。比如,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 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 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势理论 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个人简介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3.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集大成者,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李嘉图生于犹太人家庭, 12 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 习,14 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 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 动,25 岁时拥有200 万英镑财 产,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使他非常富有,1814 年42 岁时便退休了。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 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他27 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富论》,激发 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 37 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 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 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 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 年他曾被选为下院 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李嘉图是1823 年9 月 11 日去世的,年仅51 岁。他死得很突然,小小一只耳朵的感染就夺取了这位天才的生命。 跟穆勒的友谊对于李嘉图来说非常重要,正是在穆勒的再三催促下,李嘉图开始竞选国 会议员,并于1819 年2 月当选。也是在穆勒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名著《政治经济学 及赋税原理》,这本书于1817 年4 月出版。李嘉图相当自负,他说,他的观点和大权威斯 密及马尔萨斯不同,在英国,能读懂他的书的人,不会超过25 个人。但不管人们是否读懂, 反正他已经大大地有名了,他一举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与另一位大经济学家马尔萨 斯的论战,也是李嘉图学术上迅速成熟的一个助推器。他们两人几乎在每件事上都有争执, 讨论无休无止,直至李嘉图去世为止。李嘉图在给马尔萨斯的最后一封信里说:“像别的争 论者一样,经过了多次讨论之后,我们依然各持己见,相持不下,然而这些讨论丝毫没有影 响我们的友谊;即使您是同意了我的意见的,我对您的敬爱也不会比今天更进一步。” 大卫·李嘉图处于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不断上升的时代,他的各种思想与 观点是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主要贸易观点及政策主张 李嘉图他继承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坚持商品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 理,并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错误。他提出决定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的不仅有活劳动,还有投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他认为全部价值由劳动产生,并在3 个阶级 间分配: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 润以上的余额。由此说明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从而实际上揭示了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 比较成本学说等。他的理论达到资产阶级界限内的高峰,对后来的经济思想有重大影响。 李嘉图刚刚开始进入经济学界的时候,英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限制谷物贸易的《谷物 法》。李嘉图鼓吹自由贸易,但《谷物法》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促使李嘉图更深入地思考贸 易问题,从理论上驳斥贸易限制的荒唐。他的国际贸易学说可以被称为“比较成本说”或 “比较成本规律”。他模仿同亚当·斯密斯关于个人劳动分工的理论来分析两个国家间贸易 的好处。假定制一单位布,英国需要50 个劳动日,葡萄牙需要25 个劳动日;制一单位酒, 英国需要200 个劳动日,葡萄牙只需要25 个。可以看出,葡国制酒、制布所需的成本都比 英国绝对低,即都处于绝对优势。不过,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中表现出的优势更大,葡萄牙的 制酒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制布成本相对高,处于比较劣势。而英国制布成本相对低, 处于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放弃生产比较劣势的酒,专门生产比较优势的布。如此 分工,两国合起来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酒和布,英国还可以用布换到较多的酒,而葡萄牙 用酒可以换到更多的布。两国同时获得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好处。这种理论为自由贸易提 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利益,只有在政府不干涉对外贸 易,实行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
  • 4. 个国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因此,他是坚定的自由贸易论者。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因自然因素等条件的不同,引发了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从 而造成了各国在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异(相对优势或者劣势),这就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因 此,各国间如果进行分工与贸易的话,各国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 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的贸易结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增加了物质财富。 (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1.进步性。 李嘉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斯密奠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起了古典经济 学的大厦。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 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基础, 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它论证了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 还是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只要按照“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 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即增加物质财富。这一理论为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作了理论上的论证。 它的进步性具体表现为:第一,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比较优 势理论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比较优势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领域中的 理论基石;第四,比较优势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 2.局限性 首先,简化了复杂的经济情况,是以一系列的假定为前提的。从而大大削弱了比较成本 理论的适用性。其次,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分析,没有动态效果。 三、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一)个人简介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伊·菲·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9),瑞典人,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 犹太人家庭。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贸易理论最重要部分-要素禀赋论就是他和他的学生 贝蒂·俄林(Bertil Ohlin)最早提出来的,并命名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 定理)。 1897 年起,赫克歇尔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跟耶尔纳(Hjarne)学习历史, 跟戴维森(Davidson)学习经济,并于1907 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 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 年-1929 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此后,因他在科研方面 的过人天赋,学校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他成功地使经济史成为瑞典各大学 的一门研究生课程。 在经济理论方法最主要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他最著名的两篇文章。1919 年发表的《外贸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他集中探讨了各 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且,一开始就运用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
  • 5. 法。他认为,要素绝对价格的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他的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萨谬尔森称之为“天才之作”。其后,这个理论由他的学生俄林进一步加以发展。《间歇性 免费商品》(1924)一文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比琼·罗宾逊和爱德华·张伯仑的早了9 年。文章中还探讨了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财富(即所谓的公共财物)的问题。在经济史 方面,赫克歇尔更享有盛名。主要著作有:《大陆系统:一个经济学的解释》、《重商主义》、 《古斯塔夫王朝以来的瑞典经济史》、《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及其它解释》、《经济史研究》 等。赫克歇尔通过对史料提出更广泛的问题或假定,进行深入的批判性研究,从而在经济史 和经济理论两个方面架起了桥梁,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是瑞典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赫克歇尔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在经济史研究引入定量研究方法。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现 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 1899 年,4 月出生于瑞典,先后在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商学院, 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和深造。1924 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1930 年,应聘 到斯德哥尔摩商学院任经济学教授;1938 年,当选为议员。俄林不仅是经济学家,而且是瑞 典著名的政治活动家。1944 年,聘任瑞典主要反对党自由党的主席,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 长,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 年之久。1977 年,贝蒂·俄林因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 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与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一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 尔经济学奖。1979 年8 月3 日,也就是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三年,他于书桌前逝世,享年 80 岁。俄林从16 岁跨入经济学的大门到获得诺贝尔奖金,奋斗达60 余年。 俄林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特点是,不做已有理论的奴隶、勇于探索和创新。他认为,后 来者的任务不是对名有的理论仅仅做些解释,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创新、突破。他登门求教 于陶西格,但他并不同意陶西格的古典贸易理论;他赞赏赫克塞尔的开放贸易理论分析,但 他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因此,俄林所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中 关于区域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第一次较完整的阐述。 俄林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 运动运动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 1931 年,他把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进一步加以充实、 修改和提高,完成了著称世界经济学坛的著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至此,最终形成俄 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 被称为赫克塞尔—俄林模型。 俄林标榜自己是社会自由主义者。实际上他的一系列理论都 与凯恩斯主义非常相似。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时期,他多次发表论文或为政府起草 报告,均极力强调国家垄断干预对于解决失业和复苏经济的关键作用。 (二)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H-O 模型。李嘉 图的相对优势模型表明当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的差异使 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当生产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时,国 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将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
  • 6. 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 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 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 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 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这种理论观点 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 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 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 况下,国际贸易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 集使用本国具有相对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 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H-O 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 商品是 劳动密集型商品,Y 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 -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 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还假定只有两个国家A、B,且B 国资本充裕,A 国劳动力充 裕。要素充裕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比较而确定的, B 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 国,则B 国资本充裕,A 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 国 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A 国,则B 国资本充裕,A 国劳动力充裕。两国具有相同 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H-O 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 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 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 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图1 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 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 商品的数 量,曲线Ⅰ、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用满足程度的两种 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它是由个人无差异曲线合成而来,且具有与个人无差异曲线 性质相同的特点,例如在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社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表明整个国家 效用满足程度越高。由于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图中只有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图中曲线 PPFA、PPFB 分别是国家A、B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由于国家A 劳动力充裕、国家B 资本充裕;X 商品劳动密集,Y 商品资本密集,国家A 生产 的X 相对较多、国家B 生产的Y 相对较多,这样曲线PPFA 平而宽,曲线PPFB 陡而窄。 图 中,社会无差异曲线I 与PPFA、PPFB 分别相切于A、A'点。A、A'所表示X 和Y 商品的数 量组合分别是国际贸易前国家A、B 的X 和Y 商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A、A'分别是国家A、 B 生产点和消费点。过A 点的PPFA 切线斜率为PA,它是国家A 的X 商品相对价格(PX/PY) 或机会成本。过A'点的PPFB 切线斜率为PA',它是国家B 的X 商品相对价格。图中显示 过A 点的切线比过A'点的切线平坦,这意味着PA<PA',也即国家A 的X 商品的相对价格 小于国家B 的X 商品相对价格,国家A 在X 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国家B 在Y 商品上具有相 对优势。国家A 出口X 进口Y、国家B 出口Y 进口X,各国都是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的 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 7. 图1 国际贸易前的均衡 下面用图2 进一步说明各国进行国际贸易时的进出口商品数量和来自国际贸易的利益。 当国家A 出口X 进口Y,国家B 出口Y 进口X 时,国家A 逐步增加X 生产、减少Y 的生产; 国家B 逐步增加Y 的生产、减少X 的生产。国家A 的生产点沿PPFA 从A 向X 轴方向移动, 国家B 的生产点沿PPFB 从A'向Y 轴方向移动。这使得国家A 的X 商品相对价格上涨,过 生产点的PPFA 斜率变大;国家B 的X 商品相对价格下跌,过生产点的PPFB 斜率变小。当两 国X 商品相对价格都变成PB 时,生产点的移动就停止。这时斜率为PB 的直线与PPFA、PPFB 分别相切于B、B',B、B'分别为国家A、B 国际贸易后的生产点。这条斜率为PB 的直线 同时还与社会无差异曲线Ⅱ相切于E 点,E 点所表示的X、Y 商品数量为国家A、B 的消费量, E 点为两国消费点。国家A 的消费点E 是通过出口BC 段的X、进口CE 段的Y 来实现的。国 家B 的消费点E 是通过出口B'C'段的Y、进口C'E 段的X 来实现的。此时BC=C'E、CE=B' C'。国家A、B 通过国际贸易提高了本国消费水平,获得来自国际贸易的利益。 图2 国际贸易后的利益 (三)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的评价 1、进步性。 新古典的H-O 资源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 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克服了李嘉图模型中关于一种生产要素 投入假定的局限,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深化了李嘉图比较成本产生的来源,是对比较优势理 论的发展。正确分析了生产要素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有利于指导国际贸易的现实情况。分 析方法也从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再比较两个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差异,而直接比较 两国生产要素总供需的差异,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产业范畴。 2、局限性。 新古典的H-O 理论是静态的,仍然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之上;同时该理论忽略了科
  • 8. 学技术的作用,不能解释当今国际贸易的格局。 四、华西里·里昂惕夫的“里昂惕夫之谜”和“劳动熟练说” (一)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华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是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之一,是投入 分析方法的创始人。里昂惕夫于1906 年夏天生于彼得堡,1921 年,考入了彼得堡大学,专 修社会学,1925 年取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这时,他年方19 岁。毕业后被校方留任为助教。 当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的时候,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里昂惕夫的父亲参加了编制1923~ 1924 年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工作,社会与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时代的需要,使这位还在 攻读硕士学位的年轻人,对经济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他一边担负 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阅读有关经济学理论的书籍。他于1927 年来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 进入柏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班继续深造。1928 年,取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里昂惕夫在青年时期的研究工作就开始涉及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内容。早在1925 年,当 他还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曾在德国出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 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1930 年,他移居美国后,正 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 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1973 年,里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和重大作用,而备受西 方经济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期间,约瑟夫·熊彼 特是他的同事并且对他的研究成果极为推崇,还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 和罗伯特·索洛是他的学生。除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外,里昂惕夫获得的奖励及荣誉还有,1953 年,比萨大学授予他查理—包姆勋章;1967 年,美国纽约大学授予他终身教授称号;1968 年,法国全国退伍军人协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他还曾任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英国皇家统 计学会的名誉会员。 (二)“里昂惕夫之谜” (The Leontief Paradox) 就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 的比较利益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 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但问题在于,不少国家在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比较 优势理论。里昂惕夫在1953 年和1956 年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二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 行分析后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 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 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 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赫--俄模型刚好相反。由于赫--俄模型已经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 受,因此里昂惕夫的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迷"或"里昂惕夫反论"。 (三)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 为解开里昂惕夫反论,西方学术界提出了不同的解释,里昂惕夫从劳动效率说,力图来
  • 9. 解释这一反常现象。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和劳动效率说,最 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 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 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 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这是他本人对这个 “谜”的解释。为什么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高呢?他说这是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水 平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这些论点, 可以看作是熟练劳动或人类技能说的雏形。但是,一些人士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 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 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 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 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国1960 年时人口普查 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大类。熟练劳动包括科学家、工程师、 厂长或经理、技术员、制图员、机械工人、电工。办事员、推销员、其他专业人员和熟练的 手工操作工人等。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他还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 个国家的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 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例如,在这14 个国家的出口商 品中,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 劳动比重最高。在进口商品方面,正好相反,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劳动比重最 高;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这表明发达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多熟练 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少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 优势。因此,熟练劳动程度的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 1931 出生,是美国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最多 产的经济学家之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雷蒙德·弗农有着二十年在政府部门任职 的经历,还在短期内从事过商业。从1959 年开始,他在哈佛大学任教,是克拉维斯·狄龙学 院的国际问题讲座教授。 雷蒙德·弗农早期曾致力于区位经济学的研究,后转入对信息和专业化服务的研究, 受克 拉伍斯(I Klar-Vas)和波斯纳(M A Posner)技术差距理论的启发,于1966 年发表《产品周期中的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 以解释发达国家出口贸易,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主 要贡献就是创立了产品周期理论。
  • 10.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model)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雷蒙德·弗农于1966 年在他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周期理 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将市场营销学的产品生命周期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的 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它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利益。他认为商品与 生命相似,有一个从出生、成熟、衰老的过程,弗农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新产品创始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内市场容量大,开发研究资金多的国家在开发 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方面居于优势。厂商掌握技术秘密,将新技术首次用于生产。此时对厂 商来说,最安全最有利的选择是在国内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通过出口贸易的 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第二,产品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随着国际市场 需求量的日益扩大,产品的价格弹性加大,降低产品成本尤为迫切。由于国外劳动力成本低 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国内生产的边际成本加上边际运输成本大于国外生产的成本,所以把生 产基地由国内转移到国外更为有利。另外,由于产品出口量的急剧增加,厂商原来拥有的垄 断技术也逐渐被国外竞争者掌握,仿制品开始出现,厂商面临着丧失垄断技术优势的危险。 为了避开贸易壁垒,接近消费者市场和减少运输费用,厂商便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 建立分公司,转让成熟技术。一般来讲,厂商总要先到技术水平较接近,劳动力素质较好, 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并与本国需求类型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分公司,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或向其他国家出口。 第三,产品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和技术均已标准化,厂商所拥有的技术垄断 优势已消失,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和劳动 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地区。在本国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其他发达国家产品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 下,厂商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标准化技术。根据比较成本的原则,厂商大规 模减少或停止在本国生产该产品,转而从国外进口该产品。 如果从产品的要素密集性上看,不同时期产品存在不同的特征。在产品创新时期,需要 投入大量的科研与开发费用,这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在产品的成熟时 期,知识技术的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这 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资本密集型。在产品的标准化时期,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 术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很重要,但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幅度地增加,产品 要素密集性也将随之改变。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由于要素密集性不同、产品所属类 型的不同、技术先进程度的不同以及产品价格的不同,因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 处于不同时期时所具有的比较利益不同,因而“比较利益也就从一个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的 国家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国家”。产品的出口国也随之转移。 在弗农看来,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 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 产业结构的演进。 (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从产品要素的密集性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 时期,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从不同国家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其 比较利益将从某一国家转向另一国家,这就使得赫-俄静态的要素比例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 比例说。 其动态含义表现为:第一,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在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制 造新产品所投入的要素比例是变动的。在新产品阶段,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到了成熟阶段, 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进入标准化阶段,价格竞争成为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劳 动密集型 )。第二,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要素密集型的
  • 11. 特点,比较优势将发生国与国之间的转移。美国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其他发达 国家生产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一方面可以把处于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欠发达 国家,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处于后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比他们发达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半熟练 劳动资源丰富,在生产标准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的运动 过程中,比较优势是从一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 六、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一)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他是哈佛商学院的大学教授,(是哈佛大学的 最高荣誉,迈克尔·波特是该校历史上第四位获得此项殊荣的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 响的管理学家之一。迈克尔·波特在世界管理思想界可谓是"活着的传奇",他是当今全球第 一战略权威,是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在2005 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 强排行榜 上,他位居第一。 波特出生于密歇根州的大学城—安娜堡,父亲是位军官。波特在普林斯顿时学的是机械 和航空工程,随后转向商业,获哈佛大学的MBA 及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斯德哥尔摩经 济学院等七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32 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 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权威。他曾在1983 年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 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力讨论。他先后获得过大 卫·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五次获得麦肯锡奖,拥有很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到 现在为止,迈克尔·波特已有十四本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品牌间选择、战略及双边市 场力量》(1976)、《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力》(1990)等。迈 克尔·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和“三种竞争战略”的理论观 点。作为国际商学领域最备受推崇的大师之一,迈克尔·波特博士至今已出版了17 本书及 70 多篇文章。目前,波特博士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迈克尔·波特的三 部经典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被称为竞争三部曲。 (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迈克尔·波特对竞争情有独钟,在他的著作《竞争战略》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它们 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或 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力,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在激烈的商业 竞争之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因此,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 它们是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缝隙市场战略。波特继而将研究方向从企业之间的竞争 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他分析了国家为何有贫富之分,一个重 要的因素就是国家的价值体系,他把这种价值体系形象地称为"钻石体系",该理论中描述了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内容。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方面的特质构成该国企 业的竞争环境,并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这些特质包括: 第一,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 basic factors)和高等要素(advanced
  • 12. factors)两类。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债务资本等一国 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电信网络、高科技人才、高 精尖技术等需要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 言,后者更为重要。在特定条件下,一国某些基本要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创新,使企业 在可见的瓶颈、明显的威胁面前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而奋发努力,最终使国家在高等要素 上更具竞争力,从而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 第二,需求状况。一般企业的投资、生产和市场营销首先是从本国需求来考虑的,企业 对本国需求出发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营销策略是否有利于企业进行国际竞争, 是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所谓有利于国际竞争的需求,取决于本国需求 与别国需求的比较:一是需求特征的比较,这包括:①本国需求是否比别国需求更具有全球 性;②本国需求是否具有超前性,具有超前性需求会使为之服务的企业能相应走在其他同行 企业领导者的地位;③本国需求是否最挑剔,往往最挑剔的购买者会迫使当地企业在产品质 量和服务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二是需求规模和需求拉动方式的比较,当地需求规模大的 某一产品有利提高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在需求拉动方式中,消费偏好是很重要的,一国 国民的普遍特殊消费偏好容易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三是需求国际化的比较,一国的需求方 式会随着本国人员在国际上的流动而传播到国外,反过来本国人员在异国接受的消费习惯也 会被带回国并传播开来。因此,只要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产品就越容易适应国际竞争。 第三,相关和支持产业。对一国某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另一因素是该国中 该行业的上游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关和支持产业的水平之所以对某一行业的 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其原因有:有可能发挥群体优势;可能产生对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 可能构成有利的外在经济和信息环境。显然,是否具有发达而完善的相关产业,不仅关系到 主导产业能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们与 主导产业在地域范围上的邻近,将使得企业互相之间频繁而迅速地传递产品信息、交流创新 思路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形成良性互动的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 第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良好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选择,不仅与企业的内部条 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此,各种竞争优势能否被 恰当匹配在企业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环境的影响。国家环境对人才流向、企业战略和 企业组织结构的形成的影响都决定了该行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波特强调,强大的本地本国 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正是因为国内竞争对手的 存在,会直接削弱企业相对于国外竞争对手所可能享有的一些优势,从而促使企业努力去苦 练内功,争取更为持久更为独特的优势地位;也正是因为国内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向外部 扩张,力求达到国际水平。 另外,机遇和政府也是两个能够对国家菱形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波特主张政府应 当在经济发展中起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能力的作用。政府政策和行为成功的要旨在于为企业 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在增强国家竞争中起着个别企业做不到的作用,能为 企业创造有利环境。政府政策在间接影响宏观经济格局时不应限制市场直接配置资源的作用, 应鼓励企业间竞争,而不是去障碍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经济生机和企业创新的市场竞争。 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 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波特菱形同时还是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系统, 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它特质的状况。比如,良好的需求条件并不能导致竞 争优势,除非竞争的状态(压力)已达到促使企业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度。 (三)对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首次从多角度、多层次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 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
  • 13. 发展、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各个国家都应出口钻石系统中四个组 成部分都处于有利地位的产业中的产品,进口四个组成部分都处于不利地位产业的产品。此 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 变化有一定的前瞻和预测性。 七、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思想 (一)劳尔·普雷维什的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劳尔·普雷维什(1901~1986)是阿根廷著名的经济学家,是20 世纪拉美历史上"最有影响 的经济学家",被公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代表"。 普雷维什是拉美发展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是世界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1981 年他荣获第三世界经济和社会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 三世界基金奖”。他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经济理论家, 1923 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 他先是 进入阿根廷统计局工作(1925) , 然后任阿根廷财政部副部长(1930~ 1932) , 阿根廷中央银 行行长(1935~ 1943) , 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1949~ 1963)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一任 秘书长(1964~ 1969) , 联合国特别顾问及经济和社会事务副秘书长(1973~ 1976) ,《拉美经 委会评论》杂志主编(1976~ 1986)。 普雷维什无疑属于“祖辈”行列中的最杰出的少数先驱人物之一(载迈耶主编:《发展经济 学的先驱》第200 页,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他所担任的公职, 使他有机会参与政策的制 定, 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补充、修正、发展其理论。他的政策建议和理论贡献的 影响远远超出拉丁美洲, 波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当1986 年4 月29 日普雷维什溘然长逝 后, 阿根廷举国哀悼。拉美经委会认为, 他的逝世“给拉美经委会的每一个人带来了极大的痛 苦”,“拉美失去了它最杰出的经济学家”。对这位理论先驱的思想的研究在国外从50 年代就 已开始, 至今已有大量的论著出版。 (二)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政策措施 1949 年5 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 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 心—外围”理论。在这份报告中,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 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 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 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外围部分的专门任 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 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 食和原材料”的“外围”。在这种“中心—外围”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 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 制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 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 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外围。”
  • 14. 普雷维什认为外围国家摆脱不利地位的出路是施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所谓进口替代就是 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替代过去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品,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国家工 业化。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措施有:第一,外围国家采取有节制和选择性的保护主义政策, 对幼稚工业进行必要的保护;第二,加强国家在经济增长活动中的作用(异质性使市场机制 的作用受限);第三,以增加国内储蓄为主,吸收外国资金为辅,大力提高投资率;第四, 加强外围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适当扩大市场规模,为进口替代部门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拉 美经济一体化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对中心—外围理论的评价 该理论的核心是以不平等交换产生价值转移来论证不发达的根源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种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不平等交换论,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 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有助于揭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原因和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不 合理不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情绪,同时,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争取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 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并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以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八、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个人简介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约翰·哈里·邓宁(John Harry Dunning,1927–2009),国际投资领域经济学家,英国人。 1927 年出生于英国贝德福德郡的三迪的一个信仰浸礼会的家庭 。他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 1964 年任雷丁大学经济学教授,从而在国际投资理论上以他为中心出现了雷丁学派。邓宁 是当代跨国公司问题专家,曾担任《联合国跨国公司文库》(UN Library of TNC)的总编。运 用折衷主义方法对各种跨国公司理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分析,并于1976 年发表了其代 表作《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1981 年他又出版了《国际生产 和跨国企业》一书,对折衷理论作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 70 年代以后他的足迹遍布各大洲,广泛出席各种商务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在经济全球 化的潮流下,积极地为发展中国家出谋划策,从而获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他曾是联合国贸 易和发展工作组的成员,从1987 到1989 年间担任国际商务学会主席。晚年致力于国际资本 的“道德生态”理论的探索。为了表彰他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2008 年被国家授予OBE 勋章。 (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 合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 有权特定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
  • 15. 产生的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是指跨国公司运用所有权特定优势,以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 的能力。内部化的根源在于外部市场失效。邓宁把市场失效分为结构性市场失效和交易性失 效两类,结构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于东道国贸易壁垒所引起的市场失效,交易性市场失效是指 由于交易渠道不畅或有关信息不易获得而导致的市场失效。区位特定优势是东道国拥有的优 势,企业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 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方便等;另一是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灵 活等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按照邓宁的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形态和发展程度取决于三方面优势的整 合结果。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 资活动。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 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 市场。如果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利用, 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 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综上所述,第一,若外国企业想 要在另一国家进行生产,与当地企业竞争,必须拥有所有权优势(又称企业优势、垄断优势、 竞争优势等),而且这些优势足以补偿国外生产经营的附加成本;第二,企业对其优势进行 跨国转移时,必须考虑到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两种转移途径,只有当前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较后者大时,对外直接投资才可能发生;第三,区位优势,即企业把在母国生产的中间产品 从空间上转移到别国,并同该国的生产要素或其他中间产品结合以后,能够获得最佳利益时, 才会在国外进行投资和生产。 折衷理论的分析过程与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 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 件。二是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 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优于许可证贸易。三是仅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以说 明企业为什么把生产地点设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产品,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 说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选择。四是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 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三)对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国际生产折衷论是在吸收过去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肯定了绝 对优势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也强调了诱发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了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的不足。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克服了传统的对外投资 理论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的研究不足,他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等综合起来加以 考虑,使国际投资研究向比较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可以说是几乎集西 方直接投资理论之大成,但它毕竟仍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理论。 从现实意义来看,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的运作有其指导作用,它促使企业领导 层形成更全面的决策思想,用整体观念去考察与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 种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减少企业决策上的失误。 由于该理论归纳、吸收了以往各理论中有用的观点和内容,兼收并蓄,形成了所谓跨国 公司研究领域的“通论”。该理论是跨国公司产生一百年来,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分析框架, 或可称其为“折衷范式”(Eclectic paradigm)。 九、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一)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个人简历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16.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 年1 月11 日-1804 年7 月12 日), 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金融家、军官、政治家,美国开国元勋之一,首任美国财政部长。 汉 密尔顿作为财政部长的业绩被他形形色色的生活经历所掩盖:账房伙计、大学生、青年诗人、 评论家、炮兵上尉、华盛顿的战时副官、战场英雄、议员、废奴主义者、纽约银行创造人、 宪法委员会成员、演说家、律师、教育家、对外政策理论家和军队高级将领等等。”汉密尔 顿是《联邦党人文集》最主要的执笔者;在华盛顿任总统时,他作为财政部长(1789-1795) 政绩非凡,并创建了美联储的前身――合众国第一银行;作为联邦党人的首领,他为美国两 党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等等。汉密尔顿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论,该理论为美国后来 的财富和势力奠定了基础,甚至一些影响了美国历史进程的总统,如亚伯拉罕·林肯和西奥 多·罗斯福,他们所施行的政策就是建立在汉密尔顿的理论基础上的。 汉密尔顿在美国金融、财政和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切尔诺夫的结论极具说服 力:“如果说杰斐逊提供了美国政治论文的必要华丽诗篇,那么汉密尔顿就撰写了美国的治 国散文。没有哪位开国元勋像汉密尔顿那样对美国未来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有如此的先 见之明,也没有哪个人像他那样制订了如此恰如其分的体制使全国上下团结一心。2006 年, 汉密尔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 位人物第5 名。 (二)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与政策主张 汉密尔顿在其递交美国国会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工业化的发展以推 动美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措施。他从美国当时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实行贸易 保护主义的主张,对促进美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密尔顿在报告中抨击了重农主义的政策,提出美国应该提倡工业劳动,大力保护与发 展民族制造业。在实行的政策主张上,汉密尔顿认为重要的是政府要给予支持,采取贸易保 护政策。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他提出了著名的“幼稚产业”概念。与英国等当时的发达国家相 比,美国当时的工业属于幼稚工业,美国的工业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所以为了维护美国 工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为了促进工业发展,避免本国的幼 稚工业在与英国的竞争中被摧毁,汉密尔顿主张实行高关税的保护政策,认为关税收入可以 用来奖励国内的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用关税将美国新建立起来的制造业保护起来,使之生存、 发展和壮大。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向私营工业发放贷款,扶植私营工业发展;第二,实行 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第三,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本国急需原料;第 四,给各类工业发放奖励金,并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第五,限制改良机器及其他先进生 产设备输出;第六,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工业品质量;第七,吸收外国资金,以 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第八,鼓励移民迁入,以增加国内劳动力供给。 (三)对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的评价 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离出来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流派已基本形成, 一个是斯密和李嘉图开创的自由贸易理论体系,一个是汉密尔顿和以后的李斯特建立的保护
  • 17. 贸易理论体系。可见,汉密尔顿的思想在国际贸易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于汉密尔顿政策的实施,美国在1807 年禁运法案和1812~1814 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 之后,终于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此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美国发展成 为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对于落后国家寻求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独立 并逐步赶超先进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汉密尔顿所推行的政策和采取的手段,是建立在维护金融资产阶级、大 商人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那些敢于冒风险把私人财富 投资于政府债券的人是些思想开明的人士,把他们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结合起来,并且给予 保护,将会使他们成为政府的朋友。可见,汉密尔顿是在有意扶持商业和金融资产阶级,使 其从他的政策中获得巨大利益,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忠实捍卫者。 十、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 (一)个人简介及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是古典经济学的怀疑者和批判者,是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的一生串连着一系列的失败和困苦。1819 年,由于组织旨 在统一德国经济的全德工商联盟受到迫害,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 府公职。1820 年,担任市议员期间,由于提出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被以“煽动闹事,阴谋 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 个月监禁。李斯特潜逃到了法国和瑞士。两年后回国,随即被 关押。为了彻底摆脱这个危险分子,政府同意他移居美国。1825 年李斯特一家到了美国。 他开始经营农场,还担任过报社编辑,并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煤矿。1832 年,李斯特回 到欧洲参与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建设工程,他希望通过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推动德国经济的 统一。1834 年,德国关税同盟建立。但他的全国铁路系统计划由于封建割据和资产阶级的 狭隘的惟利是图本性失败。1837 年,李斯特在美国的矿山在美国的银行危机中破产了,李 斯特陷入生活困境中。其间,李斯特一直受到政府的监视,并受到再次被监禁的威胁。尽管 他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在他的祖国找到一份固定职业。李斯特被迫流亡法国。法国梯也尔政 府曾邀请他担任铁路建设和贸易政策方面的要职,但由于法国对德国的侵略性态度,李斯特 拒绝了,主要靠给报社撰稿牟取微薄的收入。俄国财政部长曾经聘请他在政府中担任要职, 以推行他的“国民体系”,李斯特因为俄国实行专制的沙皇制度而拒绝了。1841 年,李斯特 曾经被委任为《莱茵报》主编,由于健康原因未能成行(不久后马克思担任了这一职务)。 1846 年,英国废除“谷物法”,这对立主贸易保护主义的李斯特是一个打击。随后,李斯特 提出建立英德联盟的计划没有被理睬,而他参与德国关税同盟工作的愿望也一直得不到实现。 此时,李斯特陷入深深的失望中。1846 年11 月30 日,李斯特在一个小镇开枪自杀,结束 了57 岁的生命。 李斯特的奋斗目标是推动德国在经济上的统一,这决定了他的经济学是服务于国家利益
  • 18. 和社会利益。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相左,他认为国家应该在经济生活中起到重要 作用。他的观点深受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以及美国学派影响。他的主 要思想包括关于工业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生产力理论;国家干预学说以及贸易保护 的政策主张,等等。主要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 系》(1837)和《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27)等。其以具体行动力促成德意志关税同盟, 废除各邦关税,使德国经济获得统一,并对后世德国的统一产生影响。 (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政策主张 在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当中,李斯特率先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他在《政治经济 学的国民体系》中写道:"从经济方面来看,国家都必须经过如下发展阶段:原始末开发阶 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农业和制造业阶段--农业、制造业和商业阶段"。在他看来,上 述五个发展阶段是依次递进的;另一方面,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同该国的经济实力以及文明程 度成正比,正如他本人所言:"一国的经济越是发达和越是完备,该国就越是文明和越是强 大;一国的文明程度越高和实力越是强大,该国经济发展所能达到的阶段便会越高。" 由于李斯特所关心的问题在于如何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强国,所以,他论述的 重心在于后三个阶段。他认为,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当全力向农业和制造业阶段和农业、 制造业与商业阶段过渡。在他的心目中,处于第五个发展阶段的农业、制造业和商业阶段是 经济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在该阶段上,农业、制造业和商业三者之间和谐地相互协作并作等 比例的发展,全国现有资源也可供制造业支配。 李斯特从强调落后国家的特殊国情、落后国家所处的较低的发展阶段以及落后国家的特 殊利益的角度,提出必须对私人经济实行干预的主张。李斯特尤其强调,当一国经济实力处 于扩张并且正在向农业和制造业或农业、制造业和商业并存的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尤 其需要借助于国家干预的力量,他甚至认为这一时期的国家干预应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使本国的经济发展“趋于人为的方向。”李斯特不赞同英国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为此,他力主在现有的经济学体系中加进国家经济学的内容,使之趋于完善。 那么,国家应当如何对经济实行干预呢?李斯特认为,对经济的一切领域实行干预并非 明智之举,国家的干预或管制只能限于部分领域,即“关于国民个人知道得更清楚、更加擅 长的那些事,国家并没有越俎代庖;相反地,它所做的是,即使个人有所了解、单靠他自己 力量也无法进行的那些事。”李斯特还具体提到了国家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借助于海军和 航海法规保护本国的商船;修筑公路、铁路、桥梁、运河、防海堤等基础设施;制定专制法 和各项有利于生产与消费的法规;为促进本国制造业成长,实行保护贸易,等等。总之,国 家的使命是促进财富和生产力增长,使本国由野蛮转变为文明,由弱小演化为强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他的国家干预学说的延伸。他根据对贸易史 所作的考察,提出了大致上同他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三个贸易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 经济落后的国家应同较先进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以此为手段。使自身摆脱未开化状态并求得 农业上的发展:在第二阶段上实行保护贸易,以促进本国制造业、海运业和商业的发展;在 第三阶段,当该国的制造业、农业、商业及整体经济实力有了高度发展之后,再逐步恢复到 实行自由贸易,在国内外市场上同其他国家进行毫无限制的竞争。李斯特认为农业、原料、 科技可以自由贸易,但工业产品自由贸易有损国内工业发展,因此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十分必 要。一个相对落后国家,应该建立起保护性而非财政性,且有条件、有时间限制的关税制度。 他认为,随着本国生产力发展,关税水平应该上升,以便于本国商品占有国内市场。李斯特 认为关税保护对象是工业中重要部门,经发展能与外国产品竞争部门,应重点保护技术部门; 对于不太重要经济部门应低层次保护,对虽新生但并无强有力竞争部门则不需保护;根据国 家特有环境和工业情况来决定采取对工业品禁止输入或规定适当税率办法。对输出加以禁止 或征税,不对自然产物输入征税;退税办法只适用于仍然要从国外输入的半制成品;不鼓励
  • 19. 为使本国工业品能在第三国竞争而使用奖励金;课收关税应当有一定限度:“不可使输入和 消费因此受到限制,否则不但将削弱国内生产力,而且也将使增加税收的目的受到挫折”“如 果任何技术工业不能用原来的百分之四十至六十的保护税率建立起来,不能靠在20%-30% 税率不断保护下持久存在,那就缺少工业力量基本条件”关税保护措施实施应有步骤进行, “关税只应当随着国内或从国外吸引来的资本、技术才能和企业精神的增长比例而提高,只 应当随着国家对于原来专供输出用的那些剩余原料与天然产物能够改由自己利用的进展比 例而提高。”李斯特用民族主义代替古典学派世界主义,他看到了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利 益冲突,并分析了关税政策对国内产业影响。不仅着眼于国际分工静态利益,还注意到贸易 对一国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李斯特理论成为后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重要理论基础。发 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实行保护贸易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源于其经 济发展内在要求,除非放弃其经济发展。贸易保护政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唯一选择。 而且其政策目标之一是纠正国际贸易中由于需求弹性不同而产生的一系列不平等因素,缩小 制成品与初级产品收入需求差异,因而并不会妨碍世界贸易增长速度。然而发达国家贸易保 护政策对制成品保护旨在扩大制成品与初级产品收入需求差异,如果发达国家对本国初级产 品生产也进行保护,则进一步加重了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不平等贸易程度。因此,不仅不 是必须的,而且还会降低世界贸易规模和增长速度。如果发达国家减少或取消贸易保护政策, 发展中国家出口将增加,世界贸易将会扩大。不仅如此,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较高的工业品 进口需求弹性,因此,贸易形成了“互惠”特征。 (三)对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的评价 1.进步性。 从发展问题,尤其是从后进国的发展这一角度看,该理论非常重要,德国的发展经历对 后进国家有着显而易见的参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世界现代化道路上众多的后来者都从李 斯特那里得到过理论的滋养,况且李斯特的发展学说于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外一位李斯 特研究专家甚至这样评价他:“任何人要想就欠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著书立说,首先应当师 从这位增长理论与发展政治学伟大的先辈。” 此外,该理论详尽地探讨了实行保护贸易或自由贸易的不同的约束条件及其步骤,并强 调各国应依据本国国情,把握时机,实行正确的贸易政策。有关实行多样化的、有节制的、 适度的保护税率的想法,以及强调应对处于发展时期的制造业部门实行保护的观点,构成为 当今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中的关税结构理论和保护幼稚工业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虽然李斯特 不赞同英国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的政策思想,但他并没有完全否认市场经济的作用,而是主张 国家部分地对经济领域实行干预,这—点同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关于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市场 调节和田家干预二者并举的政策思路完全相吻合。 2.局限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李斯特共列出五个经济发展的阶段,而他只对后三个阶 段作了阐述,前两个阶段却几乎未加说明;而且他据以划分阶段的标志也不甚严格,虽然大 体上可以看出他是以经济活动部门(主要是制造业)作为划分各阶段的基本标志,但由于一国 往往有诸多个经济活动部门并存,若用他的标准来判别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恐怕很难 解释清楚。第二,他的生产力多要素说中所罗列的构成要素过于庞杂和宽泛,若干不相关或 至多是间接相关的因素(如王位世袭制、宗教热忱、国家气运等)也被囊括进来,致使他无法 洗明诸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生产力增长究竟有何意义。他对精神资本的分析也有 类似问题。此外,当他谈到精神资本时,带有过于强调人的精神力量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这一倾向对后来的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