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ité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Publicité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Publicité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Prochain SlideShare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Chargement dans ... 3
1 sur 13
Publicité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地理系 2006 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 21 世纪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 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地理教师,并为今后中等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 育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规格 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 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 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 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 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具有初步的图书情报资料检 索能力。 3、文化素质: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具有较宽厚的文 化修养和审美意识及能力。 4、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美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高尚的审美能力,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 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 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干课程:地理科学导论、地球概论、地质学、地貌学学、气象气候、水文学、土壤地 理学、植物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概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教学论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验与实习、教育见习与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与实习:自然地理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测量地图实验、遥感实验、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区域经济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育实习。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 本专业总学时 2636 学时,总学分 160 学分。同时,加修课外培养 8 学分。 本专业课程由“平台+模块”结构构成。即公共基础平台与学科(专业)平台和专业方向 模块。公共必修课程共 59 学分;专业必修课程共 68 学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共 15 学分;专 业任选课程共 10 学分;公共选修课程共 8 学分。 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表一: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表 学时数 每学期上课周、学时分配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学 备 总 理 实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课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分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注 计 论 践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13.5 16 15.5 14 15.5 17 8.5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 16 学 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 分 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思 6 96 3 3 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义 形势与政策 2 8x8 32 32 √ √ √ √ √ √ √ √ 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 32 √ √ 17 论 学 课 当代民族精神与客家优良 32 √ √ 和 1 任 分 传统 选 思 公 想 叶剑英生平与思想研究 √ √ 1 32 1 必 学 品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1 32 √ √ 分 共 德 当代青年问题研究 1 32 √ √ 课 法律与生活 1 32 √ √ 修 必 小 计 17 320 288 32 修 体育 4 128 64 64 2 2 2 2 课 其 大学英语 1—4 级 14 320 256 64 5 5 5 5 课 他 计算机文化基础 3 64 32 32 4 公 计算机技术基础 3 64 32 32 4 27 学 共 健康与心理教育 1 16 12 4 1 分 课 应用写作 1 16 16 1 程 毕业生就业指导 1 16 16 1 小计 27 624 428 196 公 军事理论与训练 2 2周 2 周 2周 共 第四学 实 思想政治课程社会实践 1 1周 1周 践 期暑假 课 小计 3 3周 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3.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续表一 学时数 每学期上课周、学时分配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学 备 总 理 实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课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分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注 计 论 践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13.5 16 15.5 14 15.5 17 8.5 8 教 教育学 3 48 42 6 3 育 心理学 3 48 42 6 3 理 公 2/ 论 教学艺术论 1 16 16 与 单 共 教 2/ 12 师 学校心理辅导 1 16 16 学 双 职 分 必 现代教育技术 2 32 16 16 2 业 技 教师口语 1 16 16 1 修 能 汉字与书法 1 16 16 1 课 小计 12 192 164 28 课 程 必 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合计 59 1136 880 256 高等数学(三) 7 112 112 4 4 修 地球概论 3 54 48 6 4 专 自然地理学-地质 4 80 66 14 5 自然地理学-气象气候 4 78 66 12 5 课 70 业 自然地理学-水文 2 31 27 4 2 学 自然地理学-地貌 2 47 43 4 3 分 必 自然地理学-植被 3 56 44 12 4 自然地理学—土壤 2 42 34 8 3 修 地图学 3 62 46 16 4 课 人文地理学 3 62 62 4 经济地理学 2 47 62 3 中国地理 4 85 85 5 世界地理 4 85 85 5 地理教学论 4 68 50 18 4 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4.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续表一 备 学时数 每学期上课周、学时分配 学 注 课程 课 程 名 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类别 总 理 实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计 论 践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13.5 17 16.5 17 16.5 17 8.5 8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 1 1周 1W 水文野外实习 1 1周 1W 必 专 土壤植被野外实习 1 1周 1W 业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 2 2周 2W 修 必 区域经济地理实习 1 1周 1W 修 教育实习、毕业实习 8 8周 8周 8周 课 课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8 8周 8周 8周 专业必修课合计 68 909 815 94 地理科学导论 2 41 41 3 限 综合自然地理 2 31 31 2 选 区域可持续发展 3 47 47 3 课 模 遥感概论 3 51 40 11 3 专 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3 51 43 8 6 业 一 专业英语 2 34 34 4 选 15 模块一合计 15 255 236 19 修 学 遥感图像处理 2 42 36 6 3 课 分 限 网络技术应用 3 47 42 5 3 选 数据结构 3 47 47 3 课 地籍管理 3 51 51 3 模 块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2 34 26 8 4 二 计算机图形学 2 34 34 4 模块二合计 15 255 236 19 4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5.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续表一 备 学时数 每学期上课周、学时分配 注 学 课程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课 程 名 称 总 理 实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类别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计 论 践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13.5 16 15.5 14 15.5 17 8.5 8 水资源 2 34 34 √ √ √ √ 区域分析与规划 2 34 34 √ √ √ √ 灾害地理学 2 34 34 √ √ √ √ 专 海洋地理学 2 34 34 √ √ √ √ 任 业 任 现代自然环境问题与对策 2 34 34 √ √ √ √ 选 选 选 乡土地理 2 34 34 √ √ √ √ 10 修 课 学 生态系统学 2 34 34 √ √ √ √ 课 分 旅游地理学 2 34 34 √ √ √ √ 地籍测量 2 34 34 √ √ √ √ 城市规划原理 2 34 34 √ √ √ √ 专业任选课合计 10 170 170 √ √ √ √ 8学 公共任选课 8 128 √ √ √ √ √ √ √ √ 分 四、实践教学计划(表二) 序 实践环节名称 类型 学期 时间 校内 分散 开课 号 资源 集中 院系 备注 军事训练 实践 1 2周 否 集中 学生处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 实践 1 1周 否 集中 2 形势与政策 实践 1~8 32 学时 是 集中 3 3 教育学 实践 5 6 学时 是 分散 4 心理学 实践 4 6 学时 是 分散 5 健康与心理教育 实践 2 4 学时 是 分散 6 现代教育技术 实践 5 16 学时 是 分散 7 体育 实践 1234 64 学时 是 集中 实验 8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32 学时 是 分散 5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实验 9 计算机技术基础 3 32 学时 是 分散 10 大学英语 实践 1234 64 学时 是 分散 11 自然地理学(地质)实验 实验 2 14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12 自然地理学(气象)实验 实验 3 12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13 自然地理学(水文)实验 实验 3 4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14 自然地理学(地貌)实验 实验 3 4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15 自然地理学(植被)实验 实验 4 12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16 自然地理学(土壤)实验 实验 3 8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17 地球概论 实验 1 6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18 地图学 实验 3 16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19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实验 7 8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20 地理教学论 实训 6 18 学时 是 集中 地理系 21 遥感概论 实验 6 11 学时 是 分散 地理系 22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 实习 2 1周 否 集中 地理系 23 水文野外实习 实习 3 1周 否 集中 地理系 24 土壤植被野外实习 实习 4 1周 否 集中 地理系 25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 实习 4 2周 否 集中 地理系 26 区域经济地理实习 实习 5 1周 否 集中 地理系 27 教育实习 实习 7 8周 否 分散 地理系 28 毕业论文 8 8周 否 集中 地理系 五、课外培养计划表 为了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 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学分外,还必须获取课外 8 学分,方准 予毕业。课外培养计划由学校统一制定,由系和有关部门负责实施(详见《嘉应学院本科生课外 8 学分实施办法》及各类评分细则)。 六、学制和培养制度 本专业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学生提前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对于在规定的年限内难以达 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延长学习时间。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复合人才的需要,鼓励学生扩大知 识面,实行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制度。 6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7.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七、课程类别及其学时、学分累总表(表三) 序 学时数 每学期上课周、学时分配 学 总 备 课程类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周 总 学 理论 实践 分 时数 教学 教学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数 注 号 13.5 16 15.5 14 15.5 17 8.5 8 1 公共必修课程 56 1136 880 256 11 16 11 15 8 4 2 专业必修课程 47 919 815 94 8 9 14 7 7 14 3 专业限选课程 15 255 236 19 3 5 3 10 4 专业任选课程 10 170 170 2 8 8 5 公共任选课程 8 128 128 2 2 2 2 6 教育实习 8 8w 8w 8w 周 7 毕业论文 8 2w 2w 2w 8w 周 8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5 6w 6w 1w 1w 3w 1w 周 军事理论与训练 2 2w 周 思想政治课程社 11 1 1w 会实践 总 计 160 2608 2229 369 22 25 25 24 22 25 20 8 八、教育活动时间分配(表四) 周 学 年 一 二 三 四 项 数 学 总计 期 1 2 3 4 5 6 7 8 目 总周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60 授课(含实验、作业) 13.5 16 15.5 14 15.5 17 8.5 8 108 复习考试 3 3 3 3 3 3 3 3 24 专业实习 1 1 3 1 2 教育实习(毕业实习) 8 8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8 8 校运会 0.5 0.5 0.5 0.5 2 入学教育 1 1 军 训 2 2 毕业教育 1 1 寒 假 5 5 5 5 20 暑 假 7 7 7 7 28 合 计 52 52 52 52 208 7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8.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九、课程简介 地理科学导论 主要内容:本课程用一元地理科学观和方法论,阐述了现代地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最 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学术思想。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地理科学的学术地位、学术领域、社会影响和发 展概貌。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地球系统,介绍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宇宙知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 效应,地球表层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第二部分地理空间,介绍地理空间规律,区位理论与 区域理论;第三部分地理环境,介绍人地关系、经济、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第四部分地 理科学概述,介绍地理学发展简史,地理科学方法论,地理科学体系,地理学方法,以及地理科学的 社会文化意义等等。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白光润编著, 《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年 参考书目: 1、白光润著:《现代地理科学导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年 2、马蔼乃著《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地球概论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关于地理整体的知识,以地球的天文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运动 的地理意义——四季和五带,历法和时间;以及日月地关系——日月食和天文潮汐)为主,地球 物理学(地理形状、结构和物理性质)为辅。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金祖孟、陈祖悟编著的《地球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 1、彭清玲等编著:《地球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2、郭瑞涛编著:《地球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年 3、刘南编著:《行星地球概观》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地图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测量学部分,下篇为地图学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上篇 测量学:概述、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测 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控制测量、碎部测量 下篇 地图字: 概述、地图投影、地形图、地理图、专题地图、地图集与教学地图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由于该课程目前仍没有统编教材,故暂时使用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测量学》和高 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图学》两本教材,以后过渡到采用自编教材。 8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9.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参考书目 1、测量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 测绘出版社 2、测量学 王少安 吕方隆 陈君翊 煤炭工业出版社 3、地图学教程 张奠坤 杨凯元 西安地图出版社 4、地图制图学概论 (苏)K.A 萨里谢夫 李道义等译 测绘出版社 自然地理学 主要内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等六大要素,以及其发生的背景、地壳的基本特征,相互间的作用和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六大要 素的主要特征,形成、变化过程,分类、分区方法,以及人类如何有效地利用改造自然地理环境 的途径。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三个授课学期,3 次考试,设自然地理 1、自然地理 2、自然地理 3 三个 成绩。 教 材: 刘南威主编, 《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 参考书目: 1、潘树荣等编著,《自然地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年。 2、丁登山主编,《普通自然地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年 3、河北师大等编,《普通自然地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年 人文地理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包括人文地理学的任务、对象及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 方法和研究范式,人文地理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科内容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7 月 参考书目: 1、吴郁文主编:《人文地理学》,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11 2、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 3、张小林:人文地理学导论,测绘出版社,1995 年 4、吴传钧:人文地理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年 经济地理学 主要内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 论,中心地理论,多部门企业区位,跨国公司区位,区域结构与组织,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 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经济活动全球 化的区域影响,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7 月 9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0.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参考书目: 《经济地理学》 1.胡兆亮, ,商务印书馆,1987 年 2.左大康主编,《现代地理学辞典》,商务印书馆,1990 年 《工业地理学》 3.魏心镇,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年 4.杨吾扬等,《交通运输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86 年 《商业地理学》 5.王希来, ,中国商务出版社,1991 年 中国地理 主要内容:中国的位置及行政区域、区域综合特征、区域演化、区域分划、区域人口与文化、地 表资源与开发、陆地矿产资源与开发、海洋资源、区域联系与流通、城市区域分析、区域发展等。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赵济,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参考书目: 1、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的《中国自然地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2、陈传康、赵济等,《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主,1999 3、任美锷等,《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科学出版社,1992 《中国经济地理》 4、吴传钧, ,科学出版社,1998 5、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蒋宝德等,中国地域文化( 上、下册) ,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 7、韩渊丰等,《区域地理理论与方法》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中国区域地理》 8、韩渊丰,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世界地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自然、经济和人文地理学为基础,运用它们一般原理,阐明各大洲、各大洋 地理环境结构的特殊规律和综合性,培养学生认识区域地理环境的能力。 本课程以揭示各大洲、各大洋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为中心内容和主要要求。通过 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如何从探讨各大洲、各大洋诸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大洲或大洋各区域 之间的相对一致性,综合概括认识各大洲、各大洋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亦即各大洲、各大洋 的总体特征;掌握如何根据区域分异规律,分析各大洲、各大洋地理环境的内部差异,认识组成 整体的各个部分的不同特征,认识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相互关系。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蒋长瑜,世界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参考书目: 1、世界自然地理,刘德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世界经济地理,陈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现代自然地理学,(美)A.N.斯特拉勒,科学出版社,1983 10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4、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世界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6、金陵,王淑芳编,世界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 遥感概论 主要内容:遥感基本概念、电磁辐射和地物波谱、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分 析方法、图像信息的提取与分类处理、遥感的应用及实例、3S 集成等。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梅安新,《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7 月 参考书目:梅安新等编, 《遥感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地理教学论 主要内容:主要讲述学校地理教育发展概况,中学地理教学的任务的内容,中学地理课程设置与 教材,地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地理课堂教学,地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地理活动课程的开展 等。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中学地理教学法》 褚亚平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年 11 月第 2 版 参考书目: 1、《中学地理教学法》 喻成炳等编,西南师大出版社 2、《地理教育学》 孙大文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3、《地理教学论》 陈 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 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模型的应用、图像编辑、系 统的管理、成果的输出等。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张超,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1、李德仁、龚健雅、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导论》,测绘出版社,1993 2、彭望琭: 《遥感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黄杏元、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科学出版社,2000 5、陆守一、唐小明、王国胜:《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6、承继成、林珲、周成虎:《数字地球导论》,科学出版社,2000 1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生态系统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能量 流通、物质循环和信息传播,系统的动态和平衡,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及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主 要类型的基本特征及其利用问题。 考核方式:考查 教 材:卓正大等编著,《生态系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式社,1992 参考书目: 1、《生态系统浅说》祝廷成等,科学出版社,1983 2、《生态学基础》E.P.奥德姆著,孙儒泳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71 3、《生态学及人类未来》尚玉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4、《生态学概论》R.达著,张绅等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自然环境保护概论》钟章成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6、《广东自然保护区》钟章成等,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 城市规划原理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城市规划的物质要素与规划的 主要内容,城市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考核方式:考查 教 材: 1、同济大学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以及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 面可持续发展问题,并进一步论述了科技进步、公众参与、清洁生产和世界贸易等与可持续发展 的关系。 考核方式:考查 教 材: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年 〈 〉 参考书目: 1、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概念到行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2、J.格林伍德等:人类环境与自然系统。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3、李金昌主编:资源核算论。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4、国家计委等:中国 21 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1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3.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综合自然地理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结构,外部对自然地 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自然地理的时间演化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土地类型研究, 综合自然区划,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 材:《综合自然地理》,刘南威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年 9 月 参考书目:《综合自然地理》,景贵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年 9 月 1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Publicit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