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學會期刊27期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

心律學會期刊27期

總 編 輯:
林維祥 Wei-Shiang Lin
本期主編:
張鴻猷 Hung-Yu Chang
編 輯:
鐘法博 Fa-Po Chung
林文裕 Wen-Yu Lin
林俊呈 Jiunn-Cherng Lin
林永國 Yung-Kuo Lin
賀立婷 Li-Ting Ho
陳建佑 Jan-Yow Chen
牛亞蕾 Ya-Lei Niu
陳儒逸 Ju-Yi Chen
本 期 摘 要
Tokyo-Taipei-Seoul Arrhythmia Joint Conference 2017 in Seoul 會議心得感想
APHRS 與會心得
2017 ESC 與會心得
ECG of the month
脈動新聞
研究新知
2017 THRS 秋季學術研討會
活動日誌
P1
P2
P3
P4
P6
P10
P17
P18
Tokyo-Taipei-Seoul Arrhythmia Joint
Conference 2017 in Seoul
會議心得感想
秘書長 林永國主任
  今年的 TTS 會議在首爾舉辦與韓國心律醫學會
(KHRS) 年會合辦,會議的主題內容包含了臨床和基礎
的心律不整各層面的探討,從一般的心電圖判讀研習
會到臨床病例的報告不一而足。在會場裡的各個角落
豐富而精彩的內容持續不斷地進行著,為韓國本地醫
師及所邀請來自世界其它地方的心律不整醫師提供舒
適的環境進行知識層面的交流及傳授。
  六月二十三日甫下飛機,便來到大會舉辦所在高
陽的 MVL Hotel。由於到達時間較晚,於飯店 check-
in 時已過 6:00 pm,於是在匆匆置放行李於房間後,便
立即趕至飯店的會議室參與晚宴,今年是 KHRS 獨立
於 The Kor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的第一次年會,晚
宴隆重且精緻,THRS 由副理事長鄭成泉醫師代表致贈
KHRS 紀念品 ( 台灣名產鳳梨酥 ) 以恭賀 KHRS 正式成
立,晚宴邀請各國來賓致辭,陳適安教授也即席祝賀
KHRS 的成立,晚宴的進行中也穿插著表演,而且由各
韓國 EP 教授們合唱的 EP 組曲也再次播放,其風格就
如 APHRS 2016 的 Gala dinner。晚宴中的表演,致詞和
其後的交流全程使用英文,顯示了 KHRS 國際化的企
圖心。
  KHRS 年會一共舉行兩個整天 ( 六月二十三日及
二十四日 ),引頸期盼的 TTS 大會被安排在第二天與
KHRS 年會合併舉行。剛來到位於高陽市的會議中心
KINTEX Ilsan 的會場便被偌大的會議中心震懾住;由
於會場很大,我們一行人花了點時間詢問才找到會議室
所在,KINTEX Ilsan 每一層樓都有大大小小的會議室,
KHRS 年會在其中的三樓和四樓舉行,報到處在四樓恰
在 TTS 會議室附近,在辦完報到手續後,緊鑼密鼓的
會議就從九點開始了。來自日本,台灣及韓國心臟電
生理領域志同道合的人同時聚在這裡,展開了一整天
緊湊且精彩的課程。
No.027THRS2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APHRS 與會心得
台北榮民總醫院 劉馨惠醫師
  今年 APHRS 年會在九月十四日至十七日於日本橫
濱如火如荼地展開。橫濱的人口位居日本第二,僅次
於東京,而年會的地點位於充滿海洋文化與璀璨陽光
的東京灣西側。
  報到當天,日本大會贈予每一位參加者日式風格環
保袋及手帕做為迎賓禮。早上的課程邀請國際大師作
為心房顫動討論會的講師共同探討許多熱門主題,包
含非電燒技巧的處置、cryoballoon ablation、His bundle
pacing 及無症狀心房顫動。其中,來自美國的 Eric
Prystowsky 醫師分享在臨床上針對頻繁 APC 但沒有症
狀的病人暴露在缺血性中風的危險當中要如何處置及
追蹤。Prystowsky 醫師甚至很慎重地強調將新型抗凝
血藥物(NOAC)的自我給藥方式做為最新的“Pill-in-
the-Pocket "治療。
  教育類別的研討會中,來自日本的 Osamu Igawa
醫師負責一系列實體人類心臟解剖與切片的課程著實
令人著迷。Igawa 醫師表示長期與醫院病理部合作來研
究心臟解剖近三十年希望能揭發心臟解剖的秘密進而
應用於臨床治療。一系列的課程涵蓋重要但細微的構
造,包含主動脈根部的交界處、房室中膈及房室結、左
右心耳的內部結構、心室結構、His bundle 及傳導系統。
課程之外,展示區放置許多重要解剖圖以及多顆解剖
的實體心臟提供觸摸及研究。在 Igawa 醫師細心的指導
下,年輕醫師連同資深醫師都認為收穫良多。
  在 genes and channels section 蔡佳醍教授講述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in cardiac arrhythmia, 陳 建 佑 醫
師 講 述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sick sinus syndrome,
而詹益欣醫師則發表了 Is SK channel proarrhythmic or
antiarrhythmic ? 在 接 下 來 的 Atrial tachyaarhythmias
section,林祐賸醫師以 Heart failure,stroke and mortality
between atrial flutter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stratified by
CHA2DS2-VASc score 為題發表演說,而我則介紹 Role
of cytokines in HF induced atrial arrhythmia。 在 下 午 的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section,鐘法博醫師闡述了
Dynamic substrate mapping of Brugada syndrome。
陳適安教授、郭啟泰教授、張坤正主任和鄭成泉主任們
分別主持各個 section,引導討論及會議的進行。但是
課堂中的互動,對學術的探討讓人一點也不覺得疲憊;
不僅僅在場的三國講者、主持人,就連現場的與會者們
也都很沈醉其中,對我而言更是有著滿滿的收穫,在上
完最後一堂課,仍然有意猶未盡之感。明年的 TTS 即
將輪到台灣主辦 ( 與明年的 THRS 年會合併舉行 ),現
場我們邀請了在場的日本與韓國的專家明年再來台灣
和大家相聚,期待明年我們有一個不遜色的會議。
No.027 THRS 3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一系列的午餐研討會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
題是 ABL-INDEX 在電燒技術中預測電燒斑塊的深
度及長度。ABL-INDEX 的公式源自於 TOCCATA 及
EFFICAS 的研究並成功應用於不同心律不整。目前
ABL-INDEX 公式的應用仍然有待探討但期望能提供一
項公認的準則來治療病患。針對心房顫動的處置,自
2009 年開始收案的隨機分派 CABANA trial 又再度被討
論。研究的收案快要接近尾聲,因此在不久之後能期
待左心房電燒是否優於藥物控制的結論。
  在充斥著高科技產品與眾多專家之中,大會在周
末舉辦了日式傳統慶典的 Gala Dinner 提供一個輕鬆歡
樂的夜晚。日本大會依照日式夏季慶典的模式將日式
餐飲、日式肖像繪畫、傳統捏糖人、傳統服飾、音樂、
擊鼓及舞蹈等元素把日本文化的精隨嶄露無遺。其中,
熱門的肖像繪畫及捏糖攤位非常受歡迎,等待隊伍更
是大排長龍。活動中,各國參加者在許多日本人盛情
邀約下一同跳起傳統舞蹈“Bon Dance"。
  短暫四天的 APHRS 很快進入尾聲,希望各國參加
者與我同樣滿載而歸。日本大會在最後一天的閉幕會
將 APHRS 旗幟傳承交接給明年的主辦國台灣並且希望
明年大家在台灣能再次相聚。
Osamu Igawa 醫師講解心臟
構造
日式肖像繪畫日本夏季慶典日式傳統捏糖人
  2017 ESC 今
年於西班牙巴塞隆
納盛大舉行,此次
會議發表了許多重
要的研究,以及新
的臨床指引。就讓
我為各位 EP 同好
們 整 理 一 下 此 次
ESC 的 重 要 訊 息
吧!
  CASTLE AF
trial 於 2017/8/27
在 ESC 發 表, 發
現相對於心衰竭合
併心房顫動的傳統治療,利用電燒治療心房顫動可以有
效改善全死亡率以及心衰竭住院率。這是心房顫動電燒
用於心衰竭治療的研究中,第一個利用死亡率以及住院
率做終點的研究。三百九十七位病人加入研究,有 153
位病人接受電燒,追蹤三到六十個月。六十個月時,電
燒組較傳統組達到初級終點減少了 38%;心衰竭住院
率減少了 44%;全死亡率減少 47%;心血管死亡率減
少 51%;心血管住院率減少 28%。因此,早期心衰竭
病患合併心房顫動,電燒治療是需要考慮的。(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standar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CASTLE-AF trial)
  同一天,RACE 3 trial 亦發表,發現積極的進行危
險因子上游治療,相較於傳統治療,對於心房顫動病人
竇性心律的維持較佳。積極危險因子上游治療包括: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 statins, ACE-inhibitors
2017 ESC 與會心得
臺大醫院 心臟內科 賀立婷醫師
No.027THRS4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臺大醫院 心臟內科 賀立婷醫師
E C G o f t h e M o n t h
  67 歲病患,valvular heart disease with severe mitral stenosis, and severe aortic regurgitation,接受 MVP 以及 AVR
手術。亦有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於術中接受 MAZE procedure,而後 sinus arrest 放置了 Medtronic DDDR
pacemaker。Pacemaker 術後心電圖如下
and/or angiotensin-receptor blockers 以及心臟復健。除了
statin 以外,藥物一律調整到最高耐受劑量。病患接受
電流整脈術後,一年追蹤,75% 積極治療組的病患維持
竇性心律,相較於傳統治療組僅為 63% 。因此積極的
「預防治療」,也許可以減低心房顫動的比例。(Routine
versus aggressive upstream rhythm control for prevention of
early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eart failure, the RACE 3 study)
  EMANATE trial 於 2017/8/28 發表,發現從未使用
過抗凝血劑的病人,做電流整流術前後,使用 apixaban
相較於 heparin+warfarin 而言,有較佳的中風保護效果,
出血率則是相近。一千五百位病人在進行電流整流術
前都沒有使用抗凝血劑超過四十八小時,753 位於整流
術前立即使用 apixaban,747 位使用 heparin+warfarin,
觀 察 一 個 月 後 發 現,apixaban 組 術 後 沒 有 人 中 風,
而 heparin+warfarin 組 則 有 6 位 中 風。(Apixaban vs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anticoagulation-naive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ndergoing cardioversion: The EMANATE
Trial)
   最 後 介 紹 於 2017/8/29 發 表 的 REHEARSE-AF
trial,此研究利用 AliveCor 行動心律監視器,針對沒有
診斷過心房顫動,但 CHA2DS2-VASc score ≥2 的病人,
做一周兩次的監測。一年中 500 個使用 AliveCo 的病
人,有 19 個診斷出心房顫動;而一般治療的病患 500
個則診斷出 5 個,相差四倍。在現今這個數位時代,
許多醫療診斷方法皆可以利用手機行動軟體輔助,在
合理的花費之下,及早診斷治療對於公共衛生領域而
言是十分重要的。(Assessment of REmote HEArt Rhythm
Sampling using the AliveCor heart monitor to scrEe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REHEARSE-AF study)
  此次 ESC 內容可說十分精彩,還有許多 EP 相關的
研究發表,若大家有興趣亦可以上 ESC 365 網站看看
喔!
No.027 THRS 5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於住院中因發現心跳過慢做心電圖如下
請問發生了什麼事?
  此為 Medtronic 為減少 ventricular pacing 的功能叫做「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 (MVP)」。當此功能開啟,模
式轉換如下:
  每 1,2,4,8…分鐘測試是否有 intrinsic AV conduction,若有,則會將 DDD(R) mode 轉成 AAI(R) mode,以減
少 ventricular pacing。若任何 A-A interval 中沒有 ventricular sensing,則會有 V back-up pace,防止心跳過慢。V back-
up pace 是在下一個 A 之後 80ms 給予一個 V pace,如下圖。
No.027THRS6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振興醫院 馮文楷醫師
脈新
動聞
媒 體 及 學 會 新 聞
1. 美國心導管電燒術併發症隨手術量增加而上升
Catheter Ablations Grow in Popularity, But
Complication Rates Rise
Safest at high-volume centers
  Seyed Mohammadreza Hosseini 根據美國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 and 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 在
2000 至 2013 年的統計指出,18 歲以上針對心房顫
動、心房撲動、上心室頻脈及心室頻脈進行電燒的病
患共計約 519,951 人次,年齡中位數為 52 歲,男性
佔 59.3%。不論在年度電燒量、電燒醫院數目、平均
年齡、病患共病指標、發生一個以上併發症之發生率
及住院天數都有上升的趨勢 (p < 0.001 for each)。其
中 27.5% 的手術於低手術量的醫院進行,而發生手
術併發症較高 (OR 1.26, 95% CI 1.12-1.42; P<0.001)。
  老年人、共病數較多、進行複雜之心房顫動及
心室頻脈電燒為住院中發生併發症及死亡率之獨立
因子;除此之外,女性以及於低手術量的醫院進行
也是發生併發症之獨立預測因子。
  在 2000 至 2013 年間,心導管電燒手術增加 2.5
倍,心房顫動電燒手術是主要的來源 ( 從每年 2000
例增加至大於 20000 例 ),整體住院併發症則由 3.07%
提升至 7.04%,其中心室頻脈電燒之併發症達 9.9%,
約是其他心律不整手術的 3 倍,然而心室頻脈病患
之共病指標也是最高 (mean 1.28)。
  若四個 A-A interval 中有發現兩個 no ventricular sensing,則會轉成 DDD(R) mode。如下圖。
  此病患由過去心電圖可知 AV conduction 不佳,此次心電圖後面三個 beats 皆為 A pace V sense,表示 A pace 功能
沒有問題,但心電圖前面 A pace 後雖無理想之 AV conduction,但皆未符合四個 A-A interval 中有兩個 no ventricular
sensing,故未轉成 DDD(R) mode。並非是 pacemaker dysfunction。
A pace
V sense
V back-up pace
No.027 THRS 7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結論 : 應著手改善低手術量的醫院的併發症,對共病數較多的病患進行電燒術需更為小心。
Reference:
Mohammadreza S, et al "Catheter ablation of cardiac arrhythmias:
utilization and in-hospital complications 2000 to 2013" JACC Clin
Electro 2017; DOI: 10.1016/j.jacep.2017.05.005.
2. 工時過長是發生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
New-Onset AF Risk Seen to Rise With Longer Work Hours
  工時過長與中風有明顯相關性,但與心房顫動的關係未明,Prof Mika Kivimäki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進行multi-cohort薈萃研究,長工時(每週≥55小時)是否較標準工時(每週35~40小時)容易產生心房顫動。
  本篇針對英國、丹麥、瑞典、芬蘭 85,494 位勞工進行分析 ( 男性 29,579、女性 55,915)。平均年齡 43.4 歲,
追蹤時間由 1991 到 2004 年,經由心電圖、醫院記錄、藥費核銷記錄、死亡診斷書來診斷心房顫動,長工時
( 每週 ≥55 小時 ) 佔 5.2%、標準工時 ( 每週 35~40 小時 ) 佔 62.5%,平均追蹤時間為 10 年,共 1061 位病患新
發生心房顫動 ( 比例為每 1000 人中有 12.4 人 ),其中 71% 發生於 65 歲以前。對年齡、性別、社經地位校正
後發現長工時 ( 每週 ≥55 小時 ) 較標準工時 ( 每週 35~40 小時 ) 更容易產生心房顫動,比率多達 42% (hazard
ratio=1.42, 95% CI=1.13–1.80, P=0.003);當排除冠心病及中風病患後結果雷同 (N=2006, hazard ratio=1.36,
95% CI=1.05–1.76, P=0.0180)。
  但本研究也存在盲點,工時長短只有在收案時作評估,儘管習慣不易改變,追蹤過程中仍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工作的種類、型態、坐辦公室、工地勞工、是否上夜班等均未加以記錄分析,以上因子都有可能會影
響研究結果。
結論 : 過長工時相比標準工時較容易發生心房顫動。
Figure 2 Association of categories of weekly working hours with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Estimates are adjusted for age, sex,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Referenc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38, Issue 34, 7 September 2017, Pages 2621–2628
No.027THRS8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3. 無症狀的心房顫動更是危險
The Danger of AF Without Symptoms
  Dr Steffen Christow 利用全球性心房顫動登錄
(GLORIA-AF) 進行研究,當中收錄全球 44 個國家
2200 家醫院於 3 個月內新發生心房顫動之非瓣膜性
心臟病病患,且 CHA2DS2-VASc score ≥1。
本研究是針對當中西歐國家病患有無症狀進行比
較,共收錄 6011 位病患,當中 4119 名病患 (69%)
為無症狀,1892 名病患 (31%) 為有症狀;兩組平均
年齡 (72 歲 ) 及 CHA2DS2-VASc score (3.3) 並無明
顯差異。
主要發現 : 曾經發生過中風的發生率在無症狀或症
狀輕微的族群中反而較有明顯症狀者高,且差異超
過 2 倍 (14.7% vs 6%, P<0.001)。TIA 的 發 生 率 也
有類似的發現 (19.2% vs 10%, P<0.001)。這意味著
subclinical Af 被發現得太晚,提高心房顫動診斷率
實在非常重要。
Reference:
John Mandrola, MD The Danger of AF Without Symptoms -
Medscape - Jun 23, 2017.
4. 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對改善症狀是否為安慰劑效
應 ?
AF Ablation Partly a Placebo? Doctor-Patient
Disagreement on AF Symptom Suggests Yes
  雖然病患在進行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對症狀通常
會有改善,連續性心電圖也顯示心房顫動數量減少;
儘管有病患在電燒術後心律不整仍然持續,症狀也
可能有所改善,所以病患的症狀和醫師的評估並不
一定相關聯、當中可能存在一定落差。
  Dr Anna Björkenheim (Örebro University, Sweden)
在 今 年 6 月 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中 發
表針對陣發性和持續性心房顫動病患接受電燒前、
後 6 個月、12 個月及 24 個月對症狀做評估,方法
分別用 AF-specific symptom questionnaire (AF6) [ 病
患自行評估 ] 和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EHRA) classification 分析 [ 醫師評估 ], 心房顫動發
作比率則經由植入連續性心電圖記錄器得知,當心
房顫動發作比率少於 0.5% 定義為電燒成功。
  結果在 54 個病患中,最大的進步在電燒後 6 個
月,而相較於 EHRA classification、AF6 的改善更可
持續至 12 個月,兩者相關聯性較低,但都與心房顫
動發作比率成正相關;無復發或低心房顫動發作比
率的病患症狀大多有明顯改善,但在電燒後仍維持
較高心房顫動比率者同樣有所改善。
對以上發現意味著電燒術在心房顫動可能有安慰劑
效應,但作者提出症狀的改善可能跟神經被阻斷有
關,另一方面,症狀的改善能持續兩年以上實在很
難單單用安慰劑效應來解釋。
The six items of AF6 summarize the most frequent
problems named by patients in their contact with the
nurse at the AF clinic.
Item 1 `breathing difficulties at rest´
item 2 `breathing difficulties on exertion´
item 3 `limitations in day-to-da y life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item 4 `feeling of discomfort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item 5 `tiredness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item 6 `worry/anxiety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choose a number on a Likert scale from 0
to 10, where 0 means no and 10 severe symptoms or
difficulties, and the scores of the six questions are added
into a single global score. The recall period for the
instrument is the most recent 7 days.
Classification of AF-related symptoms (EHRA score)
are as follows:
• EHRA I - `No symptoms´
• EHRA II - `Mild symptoms´; normal daily activity
not affected
• EHRA III - `Severe symptoms´; normal daily
activity affected
• EHRA IV - `Disabling symptoms´; normal daily
activity discontinued (1)
No.027 THRS 9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Reference:
AF Ablation Partly a Placebo? Doctor-Patient Disagreement on AF Symptom Suggests Yes - Medscape - Jul 12, 2017
5. 心房顫動手術帶來的好處與產生腦部影像學病灶
間之取捨
EHRA 2017: Brain Imaging and the Trade-offs of AF Procedures
  隨著心房顫動手術的普遍,手術所產生的併發症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電燒導管在動脈系統中移動、在
內皮表面產生疤痕、或放置封堵器,並非絕對安全而且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其中之一則是在腦部磁
振造影中發現病灶;儘管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大多為無症狀,但長期的影響仍未得知。今年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EHRA) EUROPACE-CARDIOSTIM 2017 有兩篇關於這些惱人白點的報告。
  第一篇是出自奧地利 Dr Michael Derndorfer 團隊,針對心房顫動電燒手術抗凝劑使用的影響,分別比
較使用非間斷傳統 (VKA) 與新型抗凝劑 (NOAC) 發生腦部病灶的差別,本研究共收錄 410 位病患 (VKA vs
NOAC: 314 vs 96)。所有病患在手術前後接受腦部磁振造影,結果發現使用 VKA 較 NOAC 較少發現腦部病灶
(9.6% vs 17.3%, P=0.049)。在討論中作者提出 NOAC 組別出現較多腦部病灶可能因為 baseline charateristics 的
不同,當中包括左心房直徑較大、CHA2DS2-VASc scores 較高和平均 ACT 較低 ( 比 VKA 組低 44 秒 )。
No.027THRS10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研究新知
Atrial arrhythmia
振興醫院 張鴻猷醫師
年老患者之亞臨床心房顫動
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lder Patients.
Healey JS, et al. Circulation. 2017 Aug 4. pii:
CIRCULATIONAHA.117.028845. doi: 10.1161/
CIRCULATIONAHA.117.028845.
背景:在接受節律器裝置之患者與不明原因中風之患
者,長時間連續心電圖之監視呈現了無症狀、亞臨床
性心房顫動 (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SCAF) 的發生。
目前不明白 SCAF 是否在其他未有相關病史的患者也
同樣常見。
方法:作者在超過 65 歲,於神經內科或心臟內科門診
追蹤,無任何心房顫動病史但卻有下列三者任一條件之
病患裝置皮下心電圖紀錄器 ( 聖猶達 CONFIRM-AF):
CHA2DS2-VASc 分數 ≥ 2、BMI>30、睡眠呼吸中止症。
納入條件同時須符合左心房擴大 (≥ 4.4 cm 或體積 ≥ 58
mL) 或血清 ntproBNP 數值上升 (≥290 pg/mL)。監測病
患有無超過五分鐘的 SCAF。
結果:共有 256 位患者追蹤 16.3±3.8 個月。年齡為
74±6 歲,平均 CHA2DS2-VASc 分數為 4.1±1.4,平
均左心房直徑為 4.7±0.8 cm,48% 病患過去曾有中風、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全身性栓塞。共有 90 位患者偵測
到超過五分鐘的 SCAF( 偵測率每年 34.4%,95% 信賴
區間 27.7-42.3%)。SCAF 的預測因子包括年長 (Hazard
Ratio 每十年 1.55; 1.11-2.15)、左心房直徑 (HR 每公分
1.43; 1.09-1.86)、 血 壓 (HR 每 10 毫 米 汞 柱 0.87; 0.78-
0.98) 但不包括中風病史。過去曾有中風、短暫性腦缺
血發作或全身性栓塞的病患,發生 SCAF 的機會為每
年 39.4%,與未有相關病史的病患相當 ( 每年 30.3%,
p=0.32),左心房體積大於平均值 73.5mL 的患者有較高
的 SCAF 偵測率 ( 每年 51.9%)
結論:在心臟科和神經科門診追蹤之年老患者,即便
無過去心房顫動病史,連續性心電圖監測仍常能發現
SCAF。但其臨床意義仍不明。
先天性心臟病:心房顫動與持續性心房心律不整日益
盛行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Permanent Atrial Arrhythmias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Labombarda F,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7 Aug
15;70(7):857-865. doi: 10.1016/j.jacc.2017.06.034.
  這樣的結果更顯得手術進行中抗凝的重要性。除
此之外,儘管術前良好的 INR 數值、術中足夠的抗
凝效果 (ACT=345 秒 ) 及合理的手術時間 (171 分鐘 ),
VKA 組仍有約十分之一的病患出現術後腦部病灶。
   相 對 於 其 他 的 動 脈 系 統 手 術 ( 如 TAVR 或
multivessel PCI),心房顫動手術一般在相對年輕的病
患中進行,任何的併發症都會被放大檢視。
第二篇是出自德國柏林 Dr Andreas Rillig 團隊,針對
左心房封堵術前後產生腦部病灶及認知功能的評估,
本研究共收錄 23 位病患,在認知功能上全部都沒受
影響,而當中 12 位 (52%) 則出現腦部病灶。
這結果十分另人玩味,因左心房封堵術的目的是用以
預防中風,卻反而產生腦部病灶,值得探討的是在
高 CHA2DS2-VASc score 的病患中每年可能中風的比
例約 8 至 10%,這代表每年有大於 90% 的機會不會
發生中風,這必需跟手術後有高達 50% 腦部病灶做
出取捨,是否值得用侵入性手術來達到預防中風的目
的。
   在 EHRA EUROPACE-CARDIOSTIM 2017
大 會 opening session 中, 撰 寫 2016 ESC AF
treatment guidelines 的 主 要 作 者 Dr Paulus Kirchhof
(Birmingham, UK) 表示左心房封堵術和預防中風之間
仍有 "incomplete evidence, gaps, and uncertainties"。
最後,左心房手術術後腦部病灶的產生對神經學的長
期影響值得大家注意和深入研究。
References:
Mandrola M. John. EHRA 2017: Brain Imaging and the Trade-offs of
AF Procedures - Medscape - Jun 20, 2017.
No.027 THRS 11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背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年紀漸長後,心房型心律
不整為常見之併發症
目標:本研究旨在評估心房型心律不整的種類與類型,
其相關因子,以及年齡相關之趨勢
方法:此多中心世代研究納入 12 個美國中心,482 位
先天性心臟病合併心房型心律不整患者,年齡 32.0 ±
18.0 歲,45.2% 女性。由不知病患診斷之審裁委員會進
行心律不整判讀。
結果: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為心房內迴返型心搏過速
intra-atri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IART, 61.6%), 緊 接
著 為 心 房 顫 動 (28.8%) 與 局 部 性 心 房 頻 脈 (9.5%)。
IART 的發生率,依照先天性心臟病的複雜度:單
純、 中 度、 複 雜 性 缺 損, 分 別 為 47.2%、62.1% 與
67.0%(p=0.0013)。心房顫動發生率隨年齡增加,在五十
歲以上患者凌駕 IART 成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 (51.2%
vs. 44.2%, p<0.0001)。年紀老邁 (Odds ratio 每年增加
1.024, 95% 信賴區間 1.01-1.039, p=0.001) 和高血壓 (OR
2.0; 1.08-3.71, p=0.029) 與心房顫動獨立相關。在平均追
蹤 11.3 ± 9.4 年間,心律不整的模式 62.3% 為陣發性、
28.8% 為持續性、9.5% 為永久性。永久性心房型心律
不整顯著隨年齡增加:小於 20 歲病患 3.1% vs. 大於 50
歲病患 22.6% (p<0.0001)。
結論:IART 在先天性心臟病病患中為最常見的心房型
心律不整,且模式大多為陣發性。然而,隨著病患年
紀增長,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增加,且心房型心律不整
進展成持續性。
章魚壺症候群患者心房顫動之盛行率與預後
Prevalence and prognostic releva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Takotsubo syndrome.
作者:Stiermaier T, et al. Int J Cardiol. 2017 Jul 18. pii: S0167-
5273(17)33182-0. doi: 10.1016/j.ijcard.2017.07.053.
背景:章魚壺症候群 (Takotsubo syndrome) 在急性期可
能伴隨相對危險的併發症,並造成長期死亡發生。並
存之心房顫動在此類病人可能影響預後。此研究之目
標為評估章魚壺症候群患者心房顫動之盛行率與預後。
方法:此國際性,三中心之研究連續收錄 387 位章魚
壺症候群患者。心房顫動可為已知病史或發生於急性
住院。長期死亡率評估於急性發病平均 2.9 年後
結果:心房顫動發現於 97 位章魚壺症候群患者 (25.1%)
且相關於年紀老化 (p<0.01),較少情緒因子 (p=0.03),
較高之心因性休克 (p<0.01),較低之 LVEF(p<0.01),及
較長之住院時間 (p<0.01)。多變因分析顯示住院時發生
心房顫動 (34 位患者 ; 9.0%) 與年齡和心因性休克有關
(p=0.001 & 0.013)。章魚壺症候群患者合併心房顫動比
起未合併心房顫動者有顯著提高之長期死亡率 (35.2%
vs 15.3%; hazard ratio 3.02, 95% 信 賴 區 間 1.90-4.78;
p<0.001)。經臨床變項、左心功能參數,心因性休克等
校正後,多變因分析顯示心房顫動仍為長期預後之獨
立預測因子。
結論:在章魚壺症候群患者中,心房顫動相當常見且
會增加長期死亡風險。心房顫動為獨立預測因子且可
作為潛在風險評估工具。
秋水仙素預防心臟手術後之心房顫動:統合分析
Colchicine for prevention of post-cardiac
procedure atrial fibrillation: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alih M, et al Int J Cardiol. 2017 Sep 15;243:258-
262. doi: 10.1016/j.ijcard.2017.04.022.
背景:心臟手術後發生心房顫動為常見之醫療問題。
發炎反應扮演病生理機轉之重要角色。秋水仙素本身
為強效之抗發炎物質,曾在數個研究中用於減少心臟
手術後之心房顫動。此統合分析納入數個隨機分派試
驗以評估秋水仙素預防心臟手術後心房顫動之效益。
方法:作者以“心房顫動、心房、秋水仙素“為關鍵
字 搜 尋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 資料庫與 Google Scholar 上的隨機分派試驗。主
要試驗終點為發生心臟手術後之心房顫動 ( 包括開心手
術與肺靜脈隔離術 )。安全終點為發生任何副作用。
結果:本統合分析納入六個隨機分派試驗,共 1,257 位
患者。秋水仙素顯著減少心臟手術後心房顫動之發生
(OR 0.52; 95% 信賴區間 0.40-0.68, P<0.001, I2=0%)。益
一需治數 (number needed to be treat) 為 7,害一需治數
為 11.2。病患停用藥物治療比率為 16%
結論:此統合分析顯示秋水仙素為預防心臟手術後心
房顫動之有效藥物。秋水仙素可被考慮預防性使用以
減少心臟手術後之心房顫動,但腸胃不適、腹瀉會導
致一部分藥物停用。
No.027THRS12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心房顫動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時,合併左心耳
切除術之心血管結果影響
Impact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 Exclusion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From the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
Database).
Elbadawi A, et al. Am J Cardiol. 2017 Jun
28. pii: S0002-9149(17)31033-0. doi: 10.1016/
j.amjcard.2017.06.025.
某些外科醫師在心房顫動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時會同時執行左心耳切除術。然而,目前此項手術對
於效益與安全性的證據仍不明。作者以 ICD9 查詢資料
庫內 2004 年至 2013 年之心房顫動患者接受冠狀動脈
繞道手術,合併或不合併左心耳切除術。作者接著依
照 CHA2DS2VASc 分數配對比較左心耳切除術組與對
照組。主要試驗結果為發生住院內腦血管事件、次要試
驗結果包括住院內出血事件、心包膜積液、心包膜填
塞、手術後休克、以及死亡。研究納入 15,144 位患者。
接受左心耳切除術患者有顯著較少的腦血管事件發生
(2.0% vs 3.1%, p=0.002)。然而,左心耳切除術患者也有
較高的出血事件 (36.4% vs 21.3%, p<0.001)、心包膜積
液 (2.7% vs 1.2%, p<0.001)、心包膜填塞 (0.6% vs 0.2%,
p<0.001) 以 及 手 術 後 休 克 (1.2% vs 0.4%, p<0.001)。
左心耳切除術也產生較高之住院死亡率 (1.6% vs 0.3%,
p<0.001)。多變相迴歸分析顯示左心耳切除術相關於較
低之腦血管事件發生與較高之住院死亡。總結而論,
在心房顫動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時,合併切除
左心耳可減少住院之腦血管事件,但此優勢會被較高
之出血事件、心包膜積液、心包膜填塞、手術後休克
及住院死亡率所抵銷。
空腹血糖異常與高血壓前期對健康無過往病史之亞洲
人產生新發性心房顫動之影響:韓國之世代研究
Clinical implication of an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nd prehypertension related to new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 healthy Asian population without
underlying disease: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Korea.
Lee SS, et al. Eur Heart J. 2017 Jun 28. doi:
10.1093/eurheartj/ehx316.
目的:在未有共病之健康族群,高血壓前期以及空腹
血糖異常是否與新發性心房顫動相關仍未完全了解
方法與結果:作者從韓國國家健康保險資料庫 2003 年
至 2008 年期間,納入年滿 20 歲,未患有非瓣膜性心
房顫動之 366,507 位民眾。整體而言,139,306 位民眾
因有心房顫動相關之共病而被排除,餘下 227,102 位健
康之民眾追蹤至 2013 年。由國家健康檢查獲取 BMI、
血壓及空腹血糖值。患有空腹血糖異常的民眾有較
高的心房顫動發生率 (Hazard ratio 1.16, p=0.017),舒
張壓 (HR 1.11, p=0.045) 比起收縮壓更能預測心房顫
動的發生。將病患依照血壓、血糖和 BMI 分組後,
發現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在合併高血壓前期加上空腹
血糖異常但 BMI<25kg/m2 組有明顯的上升,但此趨
勢在 BMI ≧ 25kg/m2 組則不顯著。空腹血糖異常在
BMI<25kg/m2 組比起 BMI ≧ 25kg/m2 組顯著提高心房
顫動風險 (HR 1.18, p=0.025),同時患有高血壓前期加
上空腹血糖異常的民眾比起沒有的民眾有較高的心房
顫動風險 (HR 1.27, p=0.016)
結論:即便在未有共病之健康亞洲族群,高血壓前期以
及空腹血糖異常皆是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特別說來,
在 BMI<25kg/m2 組,合併高血壓前期,無論是收縮壓
及舒張壓偏高,以及空腹血糖異常,會提高新發生心
房顫動的風險。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 林廷澤醫師
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Jul 2017, 3 (7)
678-686
利用後背心電圖測量 V4 和 V8 的比例來定位左右心室
出口之心室心律不整
Value of a Posterior Electrocardiographic Lead
for Localization of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Arrhythmias – The V4/V8 ratio
作者 : Fengxiang Zhang et al.
背景 : 本研究旨在探討利用後背心電圖的導極 (V8-V9,
No.027 THRS 13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如圖一 ),與胸前第四導極 (V4) 的比值,來作為定位
及分辨左右心室出口之心律不整的有效性。
方法 : 在患者於電生理實驗室裡接受電燒時,把胸前
第五和第六導極移到後背 V8 和 V9 的位置,於患者發
作心室心律不整時,記錄患者 V4 與 V8 的 R 波的比值
(V4/V8 ratio),此外 V4/V8 index 為心律不整之 V4/V8
ratio 除以 sinus rhythm 的 V4/V8 ratio。並與另外兩種常
見方法: V2 transition ratio [VT (R/R+S)VT divided by (R/
R+S)SR] 和 V2-S wave / V3-R wave 比值比較其 ROC 曲
線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結果 本試驗為前瞻性研究,收集了 134 位患者接受心
律不整電燒治療,於左心室出口之心室心律不整的患
者其 V4/V8 ratio 較高於右心室出口 (11.7 ± 10.6 vs. 2.3
± 2.4, p < 0.001)。把V4/V8 index比值的閥值設為3時,
心律不整為左心室出口來源的敏感性 (sensitivity) 為
88% 與特異性 (specificity) 為 77%。若以 V4/V8 index
之罰值 2.8 來分析,其 sensitivity 為 67%,然特異性
(specificity) 提高為 98%。分析本研究患者 (N=40) 的
V4/V8 ratio、V4/V8 index、V2 transition ratio 和 V2-S
wave / V3-R wave 比值共四項指標,以其預測左心室
出口心律不整,V4/V8 ratio 有最高的敏感性 :75% 和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89%,而 V4/V8 index 有最高的
特異性 :96% 和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89%。若是心律
不整心電圖呈現 V3 transition 者,V4/V8 index 有 100%
的特異性和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結論:利用簡單的後背心電圖導極 (V8-V9) 可增加定
位和診斷左右心室出口之心律不整的成功率,在多項
指標中,以 V4/V8 index 有最高的特異性。
圖一 :V8 和 V9 的貼法,與其在心臟結構的相對位置。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7;10:e005099.
源於右心室之 parietal band 的原發性心室心律不整
– 其心電圖與電生理之特色和電燒治療的預後
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Originating
From the Parietal Band
- Electrocardiographic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of Catheter Ablation
作者:Takumi Yamada et al.
背景:右心室的源發性心律不整以右心室出口 (RVOT)
最 多, 三 尖 瓣 環 (Tricuspid annulus) 次 之, 第 三 為
右 心 室 之 muscular band, 包 括 了 papillary muscle,
moderator band 和本研究關注的 parietal band,Parietal
band 起於右心室中隔往前壁連接到三尖瓣 ( 如圖一 )。
方法與結果 : 本研究在連續 294 位右心室心律不整的
患者中,發現 14 位源於 parietal band 的患者,其心電
圖呈現左心室傳導阻礙 (LBBB) 且心軸為 left inferior
(n=12) 和 left superior (n=2),且在 QRS 中間會有 notch
的表現,在 precordial transition 會在 V3 以後,且 QRS
會有 slow onset 的表現 ( 圖二 )。在電生理檢查方面,
於心室頻脈發作時,可以在 His bundle 附近記錄到最早
的 far field 的心室訊號。平均電燒次數為 10.4±7.4 次、
治療時間為 1099±1034 秒。14 位患者中有 10 位成功
治療心律不整,但於平均 41±24 個月的追蹤,有 4 位
復發。
結論:源於 parietal band 的心律不整不多,電燒治療十
分困難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多次嘗試。
圖一、Parietal band 示意圖。
PA indicates pulmonary artery; SB, septal band; and SPM,
superior papillary muscle.
No.027THRS14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圖二、源於 Parietal band 的心律不整心電圖 :
The arrowheads indicate the slow onset of the QRS
complex.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7;10:e005175.
利用電腦斷層測量心外膜脂肪厚度較正右心室之心肌
內層單極電位記錄的正常值及其臨床運用
Unipolar Endocardial Voltage Mapping in
the Right Ventricle Optimal Cutoff Values
Correcting for Computed Tomography–Derived
Epicardial Fat Thickness and Their Clinical
Value for Substrate Delineation
作者:Jeroen Venlet et al.
背景:當心肌內層知單極 (unipolar) 電位記錄低但雙
極 (bipolar) 電位記錄正常時,暗示病灶可能為於心外
膜 (epicardium) 處。然目前單極電位的邊界值 (cut-off
value) 沒有考慮到心外膜脂肪組織造成的影響,本研究
旨在測量出新的正常值與展示其臨床運用。
方 法 與 結 果:33 位 患 者 (50±14 years; 79% 為 男 性 )
患 有 因 scar 造 成 之 右 心 室 心 律 不 整, 接 受 心 內 膜
(endocardium) 和心外膜 (epicardium) 的單雙極電位記
錄。可作為測量參考的配對心內外膜的電位記錄需要距
離 10mm 以內且該處的脂肪厚度小於 1mm,故在 6889
個內外配對當中有 547(8%) 符合上述條件。判斷心外
膜病灶的條件為心外膜處的雙極電位小於 1.5mV 和有
abnormal epicardial electrogram。以前者為判定標準時,
心內膜的單極電位之邊界值為 3.9mV (area under the
curve, 0.75; sensitivity, 60%; specificity, 79%);以後者為
判定標準時,其邊界值為 3.7mV (area under the curve,
0.88; sensitivity, 100%; specificity, 67%)。 然 而 大 多 數
(86%) 的 abnormal epicardial electrogram 是 transmural
scar,心內膜的雙極電位也小於 1.5mV。
結論:以 3.9mV 作為辨別右心室心外膜病灶的邊界值,
跟之前研究 (5.5mV or 4.4mV) 相比是更為準確。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7;10:e005214.
J wave 症候群及原發性心室顫動患者其心跳過速引起
之 J wave 變化與無心室顫動患者之比較
Tachycardia-Induced J-Wave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作者 : Yoshiyasu Aizawa et al.
背景 : 為了瞭解 J wave 背後的機轉和造成原發性心室顫
動的原因。
方法與結果:本研究收集了 25 位患者,其中 8 位患有
原發性心室顫動,患者較年輕 (28±10 versus 52±14
years, respectively; P=0.002) 且有較大和較多導極的 J
wave 分佈。本研究利用 atrial pacing 使心跳加速,並記
錄其 J wave amplitude 在 atrial pacing 前中後的變化。
在 8 位原發性心室顫動中,RR interval 從 782±88ms
縮 短 成 573±162 ms (P=0.001) 時,J wave amplitude
從 0.35±0.26 降 低 成 0.22±0.23 mV (P=0.025)。 相
對地,17 位沒有原發性心室顫動的患者中,9 位其 J
wave amplitude 從 0.27±0.09 增 加 為 0.38±0.10 mV
(P<0.001),另外 8 位則沒有明顯改變。
結論:兩種不同的反應暗示患有 J wave syndrome 且
原 發 性 心 室 顫 動 的 患 者, 其 J wave 成 因 可 能 early
repolarization,而沒有心室顫動的患者則為 conduction
delay。
Heart Rhythm 2017;14:1121–1128
於 心 臟 核 磁 共 振 辨 識 定 位 心 肌 瘢 痕 幫 助 下, 利 用
dechanneling 電燒技術治療心室心律不整之短期與長
期預後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aided scar
dechanneling : Influence on acute and long-term
outcomes
作者:Yoshiyasu Aizawa et al.
背景:使用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LGE-CMR) 辨識心肌的正常與瘢痕組織,利
用 pixel signal intensity (CMR-PSI) 能更進一步標上顏色
No.027 THRS 15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且與 electroanatomic mapping system 結合。
方法:159 患者 (66 6 11 years old,151 男性 [95%]) 患有
瘢痕相關之左心室頻脈,利用 dechannelling 作為治療
左心室頻脈的電燒方法,因此辨識左心室心肌組織中的
瘢痕便很重要。其中有 54 位患者 (34%) 利用核磁共振
(CMR-PSI) 幫助定位瘢痕,同時追蹤兩組人電燒後的短
期與長期預後。
結果:平均手術和 X 光透視時間為 229±67 和 20±9
分鐘,兩組患者並無顯著差別,然而 CMR-PSI 的組別
其電燒次數和時間顯著低於控制組 (28±18 applications
vs. 36.6±18 applications, P=0.037, and 19±12 minutes vs
27±16 minutes, P=0.009, respectively),電燒治療後,心
室頻脈誘發的比例也低於控制組 (17 [32%] vs. 53 [51%]
patients, P=0.022)。經過 20±19 個月的追縱後,CMR-
PSI 組別的患者復發率遠低於控制組 (10 patients [18.5%]
vs. 46 patients [43.8%], respectively, P=0.002; log-rank
P=0.017),且多變量分析顯示 CMR-PSI 的幫助為預測
復 發 的 獨 立 變 數 ((hazard ratio,0.48 [95% Confirdence
Interval (CI) 0.24–0.96], P =0.037)。
結論:在 CMR-PSI 幫助下進行 dechannelling 電燒,能
夠減少電燒次數和時間,以及降低心室頻脈的誘發程
度和心律不整復發比例。
Device News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 廖敏村醫師
Am Heart J 2017;191:21-29. doi: 10.1016/
j.ahj.2017.06.002
紐約心臟協會分級和初級預防植入式心律去顫器的存
活獲益:4 項隨機對照試驗的會整分析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 and the survival
benefit from primary preventio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A pooled analysis of 4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背景:植入式心臟去顫器 (ICD) 的初級預防,可以藉著
減少心因性猝死來降低全因死亡率。但是對於較嚴重的
心臟衰竭,由於會有非突發死亡的競爭風險 (competing
risk),是否能藉著植入式心臟去顫器來得到明確的好
處,以目前的資料結果仍有爭議。
方法:此研究從四個臨床試驗中(關於植入式心臟去
顫器的初級預防的四個臨床試驗, 包括 MADIT-I,
MADIT-II,DEFINITE,SCD-HeFT), 把 紐 約 醫 師 協
會(NYHA)心臟衰竭分級 II 和 III( 左心室射血分率
≤35%) 的病人截取出來做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以貝氏 - 韋伯存活迴歸模型(Bayesian-Weibull survival
regression model)來分析 NYHA 心臟衰竭的分級是否會
對植入式心臟去顫器(ICD)和死亡率的關聯造成影響。
結果:四個臨床試驗中符合研究條件的共有 2763 位,
其中 NYHA 心臟衰竭分級 II 的佔 68% (1867 人 ),共
有 52%(1435 人 ) 隨機分派到 ICD 的治療。以多變量
模型 (multivariable model) 分析這所有病人,ICD 確實
降低死亡率 (風險比 [HR] 0.65,後驗信度間隔 [PCI]
95% ])為 0.40-0.99)。至於 NYHA 心臟衰竭分級對
於 「ICD 對死亡率的影響」的交互作用是顯著的(兩
者之間無交互作用的後概機率 posterior probability of
no interaction 是 0.036)。在模型中分析 NYHA 分級和
ICD,ICD 確實降低了 NYHA 心臟衰竭分級 II 這些病
人的死亡率(HR 0.55,PCI 0.35-0.85),並且點估計
顯示降低了 NYHA 心臟衰竭分級 III 病人的死亡率(HR
0.76,PCI 0.48 -1.24),雖然在統計上並不顯著。
結論:ICD 作為初級預防,在 NYHA 心臟衰竭分級 II
的病人中確實降低了死亡率,且在 NYHA 分級 III 的病
人中 ( 此群病人中組成的異質性較高 ) 也可能有降低死
亡率的傾向。對於 NYHA 分級 III 的病人,仍然需要更
好的風險分層 (risk stratification) 工具來幫助醫師決策,
選出合適放入 ICD 的病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43 (2017)
223–228. doi: 10.1016/j.ijcard.2017.02.131
對於初級預防心因性猝死,接受植入式去顫器的患者,
下壁與前壁的破碎型 QRS 具有不同的預後價值
Inferior and anterior QRS fragmentation have
different pro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an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目的:破碎型 QRS(fQRS)被提出可作為缺血性心肌
病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因性猝死(SCD)和全因死
亡率的預測因子。然而,左心室射出分率 < 35%的患
No.027THRS16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者,fQRS 仍是一個爭論的問題。
方法:從 1996 年至 2013 年,所有接受初級預防接受
植入式心律去顫器(S-ICD)的患者均被納入回溯性的
登記研究。分析植入前的 12 導程心電圖中不同方向的
fQRS。使用調整 Cox 回歸分析對適當的去顫治療和全
因死亡率進行分析。
結果:總共納入 407 例患者,平均追蹤時間 4.2±3.3 y
(年齡 60.6±11.9 歲,女性佔 15.7%,缺血性心肌病為
52.8%)。 FQRS 存在於 46.7%的患者中,主要為下壁
(30.7%),其次為前壁(21.4%)和側壁(11.1%)。
FQRS 在缺血性心肌病中更為普遍(p = 0.004)。對於
植入後 1 年內(HR 2.55, 95% CI 1.28-5.07)和 3 年(HR
1.90, 95% CI 1.14-3.18)的第一次適當去顫治療,下壁
fQRS 是獨立預測因子。而前壁 fQRS 是全因死亡率的
獨立預測因子,1 年內(HR 4.58, 95% CI 1.29-16.19),
3 年(HR 3.92, 95% CI 1.77-8.65)和完整追蹤時間(HR
2.22,95% CI 1.33-3.69)。側壁 fQRS 只是晚期(大於
三年追蹤時間)全因死亡率的預測因子(HR 2.04, 95%
CI 1.09-3.81)。
結論:特定冠狀動脈區域的 fQRS 可能可以區分心律不
整的死亡風險。下壁的 fQRS 是早期心律不整的預測因
子,而前壁 fQRS 與死亡率有關。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830–41. doi: 10.1016/
j.jacc.2017.06.040
皮下植入式心律去顫器登記研究 (The EFFORTLESS
study) 的植入和中期結果
I m p l a n t a n d M i d t e r m O u t c o m e s o f t h e
Subcutane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Registry The EFFORTLESS Study
背景:皮下植入式心律去顫器(S-ICD)用來心室心律
不整的去顫治療,可以避免經由靜脈置放導線的缺點。
全球 EFFORTLESS(S-ICD 的臨床結果和成本效應評
估)登記研究在 5 年追蹤期間總共收集了 985 例患者。
目標:EFFORTLESS 登記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評估併發
症和不適當的去顫率來確定 S-ICD 的安全性。
方法:這是第一次報告完整世代研究追蹤超過 1 年的
研究結果。預先定義的結果是 30 天和 360 天的併發症,
以及心房顫動或心室上頻脈的不適當去顫。
結果:985 個患者追蹤 3.1±1.5 年,其中有 82 個完成
了 5 年的追蹤研究。平均年齡為 48 歲,女性佔 28%,
左心室射出分率為 43% ±18%,65%為初級預防。
30 天的 S-ICD 系統和手術併發症發生率為 4.1%,360
天為 8.4%。1 年併發症發生率以收案順序第一到第
四分位來比較,有改善的傾向:[ 四分位數 1] 併發症
11.3%,[ 四分位數 2] 7.8%, [ 四分位數 3] 6.6%和 [ 四
分位數 4] 7.4%。四分位數 1 與四分位數 2 到 4 相比 ;
p = 0.06)。少數病患移除機器是因為需要抗心動過速
(anti-tachycardia therapy)(n = 5)或雙心室刺激(CRT)(n
= 4)或心搏過緩需要刺激治療(n = 1)。1 年內有 8.1%
的不適當去顫,3.1 年後則為 11.7%。在植入時誘發心
室頻脈或心室顫動,99.5%的患者接受成功去顫治療。
適當去顫 1 年和 5 年比率分別為 5.8%和 13.5%。自發
性的事件成功去顫比率為 97.4%。
結論:此登記研究顯示,S-ICD 滿足預先定義的結果,
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併發症,不適當的去顫和成功
有效去顫比率的中期表現,與經靜脈植入式心律去顫
器研究中觀察到的發生率相當。
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2017;28:924–930. doi:
10.1111/jce.13256
右心室節律器的導線位置與長期預後和併發症有關
Right ventricular pacemaker lead 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long-term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前言:節律器於右心室心尖處的電刺激對長期預後可
能有害,非心尖處位置的電刺激可能可以改善預後。
關於非心尖處導線置放的併發症目前資料很少。這項
研究的目的是評估不同位置的右心室導線與長期預後
及導線相關併發症之間的關係。
方法與結果:收案病人為所有接受雙腔節律器植入手
術的成年患者,追蹤時間從 2004 年至 2014 年間,且
病患於術後接受胸部 X 光檢查判讀導線位置。記錄病
患長期預後和導線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在 5 年之間
進行比較:(1)心尖和心室中隔的導線,(2)心尖
和非心室中隔非心尖(NSNA, non-septal non-apical),
(3)心尖和心室中隔,且有 > 40%的心室刺激。此為
回溯性的評估方式,總共 3,450 例患者,其中包括 238
No.027 THRS 17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個心室中隔導線病人,733 個心尖和非心室中隔非心
尖 (NSNA) 導線病人。心室中隔導線與心尖導線病人相
比,具有較低的死亡率(24% vs. 31%,P = 0.02)。在
超過 40%心室刺激的患者中,心室中隔導線與心尖導
線相比,具較高的心房顫動發生率(49% vs. 34%,P =
0.04)。非心室中隔非心尖 (NSNA) 的導線有明顯較高
的脫落比率(4% vs. 2%,P = 0.005),和導線需重新
調整(8% vs. 5%,P = 0.005)。
結論:節律器的心室中隔導線與心尖導線相比具有較
低的死亡率,但在心室刺激百分比較高的病人,心房
顫動的發生率較高。非心室中隔非心尖 (NSNA) 的導線
具較高的併發症,應該避免。
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 (2017) 49:263–270.
doi: 10.1007/s10840-017-0260-8
植入式心律去顫器在非缺血性心肌病中的角色:前瞻
性隨機臨床試驗的系統回顧和統合分析
Role of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n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前言: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目前已知植入式心律
去顫器(ICD)的患者有較低的死亡率。然而,植入式
心律去顫器(ICD)對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
總死亡率的益處仍然不確定。此研究對非缺血性心肌
病(NICM)患者置放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作為
初級預防的作用,進行了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回顧和
統合分析。
方 法: 此 研 究 從 初 始 到 2017 年 2 月 對 PubMed,
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Web of Science
和 CINAHL 數據資料庫進行了系統回顧,找出使用隨
機臨床試驗方法 評估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在非
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中的作用。分析方式使用
Mantel-Haenszel 風險比,固定效應模型,用來總結治
療的結果。如果異質性(I2)≥ 25,則使用隨機效應模
型。
結果:此研究分析了來自五個隨機對照試驗,共 2573
例患者,針對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和藥物治療
進行比較。平均追蹤時間為 48±22 個月。發現植入
式心律去顫器(ICD)的病患在(a)全因死亡率顯著
降 低(RR 0.84, 95 % CI 0.71-0.99,p = 0.03) 和(b)
心因性猝死顯著降低(RR 0.47, 95% CI 0.30-0.73,p
<0.001)。
結論:此研究分析表示,使用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
進行初級預防與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的全因
死亡率和心因性猝死的降低有相關。
Time Topic Speaker Moderator
13:25-13:30 Opening Remark 陳適安
Session 1: Arrhythmia Approach: Clinical Medicine and Basic Science Cross Talk
13:30-14:00 Registry of AF Catheter Ablation in Japan
Kenzo Hirao
(JHRS President)
陳適安
14:00-14:30 Ventricular Arrhythmogenesis – Past and Future 吳茲睿 賴文德
14:30-15:00 Coffee Break
Section 2: Complications Reducing in AF?
15:00-15:20
Special and Difficult Scenarios in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趙子凡 郭啟泰
15:20-15:40
The Peri-procedural Managements of NOACs for Catheter
Ablation of AF
鐘法博 林彥璋
15:40-16:00 NOACs: Beyond Anti-coagulant? 張建榮 陳亦仁
16:00-16:20 Do DM Agents Matter? 林永國 吳茲睿
16:20-16:50 Panel Discussion 吳茲睿
16:50-17:00 Closing Remark 陳勉成
2017 THRS 秋季學術研討會
日期:106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13:25-17:00 地點: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風光廳
No.027THRS18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國內】
1. 2017 THRS 秋季學術研討會
時間 : 2017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地點 : 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 359 號 )
交通指引 :
捷運、台鐵至「南港站 / 南港車站」下車,由台鐵南出
口(南港路)即抵達高鐵抵達南港高鐵車站下車,由南
1A 忠孝東路 /2A 南港路出口,往左邊前往至 B 棟即抵
達「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2. 「心臟電氣生理個案口頭報告」開始報名 !
時間 : 2017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地點 : 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報告時間每人 25 分鐘 ( 含 10 分鐘討論 )
《建議:Presentation (10~12 分鐘 ) + Review (3 分鐘 ) +
討論 (Q & A 10 分鐘 )》
此場次名額限制:3 位
※ 新受訓者需為 TSOC 及 THRS 會員,且需向學會報備
基本資料,訓練完成後須至少一次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
或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年會或季會學術會議口頭發表電
生理相關病例報告 [ 時間 25 分鐘 ( 含 10 分鐘討論 )]。
受訓期間教育積分需累計達 60 分以上,其中中華民國
心臟學會及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積分各需至少 30 分。
請填寫:
(1) 個案報告報名表 ( 可連結以下網址填寫 http://goo.gl/
exDk8N )
報名表請線上填寫、Email 或傳真至學會秘書處 ( 填
寫完成請與秘書處做電話確認 !)
【國外】
1. ACC.18 -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67th Annual
Scientific Session & Expo 2018
時間:2018 年 3 月 10 日到 12 日
地點:美國奧蘭多
2. Heart Rhythm Scientific Sessions
時間:2018 年 5 月 9 日到 12 日
地點:美國波士頓
活 動 日 誌
2017 THRS 秋季學術研討會
日期:106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15:00-17:50 地點: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雲晶廳
Time Topic Speaker Moderator
15:00-15:05 Opening Remark 黃金隆
Session 1: Nuclear Medicine in Arrhythmia
15:05-15:45
Sympathetic Neuronal Imaging in Heart Failure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Ichiro Matsunari 曹玄明
15:45-16:10
Prognostic Value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SPECT in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Heart Failure
洪光威 蔡佳醍
16:10-16:20 Panel Discussion 羅彩月
Session 2: Perfecting Management in CIED
16:20-16:40 ICD Trouble Shouting 廖若男 段大全
16:40-17:00 How to Manage the Non-responders of CRT 游治節 黃金隆
17:00-17:20 New Horizon of Device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 程建銘 溫明賢
17:20-17:40 Panel Discussion 溫明賢
17:40-17:50 Closing Remark 溫明賢
Alli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Speaker Moderator
14:00-14:05 Opening Remark 馮安寧
14:05-14:25 心臟電生理檢查護理及設備的建立 邱奕玲 馮安寧
14:25-14:45 心臟解剖及基本電生理檢查 李應湘 段大全
14:45-14:50 Closing Remark 段大全
14:50-15:00 Coffee Break
2017 TBHRE(EP) Examination
15:20-16:40 2017 TBHRE(EP) Examination
日期:106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14:00-16:40 地點: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海山林廳
心律學會期刊27期
心律學會期刊27期

Contenu connexe

Tendances(20)

αντιδράσεις προσθήκης (οργανική)αντιδράσεις προσθήκης (οργανική)
αντιδράσεις προσθήκης (οργανική)
Ιωάννης Λιόντος3.5K vues
Θεωρία Θερμοχημείας Θεωρία Θερμοχημείας
Θεωρία Θερμοχημείας
Fotis Fotiades3.6K vues
Hypertension Guide Lines for 2020Hypertension Guide Lines for 2020
Hypertension Guide Lines for 2020
Cura Santé CDL Blood Draw Clinic246 vues
NOAH-AFNET 6NOAH-AFNET 6
NOAH-AFNET 6
Sociedad Española de Cardiología252 vues
Viessmann Λέβητες πετρελαίου συμπύκνωσης καυσαερίωνViessmann Λέβητες πετρελαίου συμπύκνωσης καυσαερίων
Viessmann Λέβητες πετρελαίου συμπύκνωσης καυσαερίων
Αέναος Α.Ε. - Θέρμανση - κλιματισμός - Θεσσαλονίκη1K vues
ΤΥΠΟΛΟΓΙΟ Α.Ο.ΘΤΥΠΟΛΟΓΙΟ Α.Ο.Θ
ΤΥΠΟΛΟΓΙΟ Α.Ο.Θ
nikos peroulakis2K vues
Lista de derivadas matematicaLista de derivadas matematica
Lista de derivadas matematica
ΙZΑВЄℓ Ƒєяяєιяα9.2K vues
Vetores   resumoVetores   resumo
Vetores resumo
NS Aulas Particulares1.9K vues
Signal Processing Course : FourierSignal Processing Course : Fourier
Signal Processing Course : Fourier
Gabriel Peyré1.3K vues
Η ΧΗΜΕΙΑ ΣΤΗ ΖΩΗ ΜΑΣΗ ΧΗΜΕΙΑ ΣΤΗ ΖΩΗ ΜΑΣ
Η ΧΗΜΕΙΑ ΣΤΗ ΖΩΗ ΜΑΣ
evakelepouri7.1K vues

Similaire à 心律學會期刊27期

Similaire à 心律學會期刊27期(20)

THRS Arrhythmia News No.28 THRS Arrhythmia News No.28
THRS Arrhythmia News No.28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70 vues
Arrhythmia News 004Arrhythmia News 004
Arrhythmia News 004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2.4K vues
Arrhythmia news 031Arrhythmia news 031
Arrhythmia news 031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589 vues
Arrhythmia News 029Arrhythmia News 029
Arrhythmia News 029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627 vues
Arrhythmia news no.36Arrhythmia news no.36
Arrhythmia news no.36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568 vues
Arrhythmia news 032Arrhythmia news 032
Arrhythmia news 032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763 vues
Arrhythmia News No.34Arrhythmia News No.34
Arrhythmia News No.34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689 vues
Arrhythmia News 005Arrhythmia News 005
Arrhythmia News 005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3.8K vues
Arrhythmia news 033Arrhythmia news 033
Arrhythmia news 033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676 vues
Arrhythmia News 006Arrhythmia News 006
Arrhythmia News 006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3.2K vues
THRS Arrhythmia News No.22THRS Arrhythmia News No.22
THRS Arrhythmia News No.22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17 vues
血栓溶解劑治療準則.pdf血栓溶解劑治療準則.pdf
血栓溶解劑治療準則.pdf
yuhsintsai252 vues
Arrhythmia news no.41Arrhythmia news no.41
Arrhythmia news no.41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81 vues
Arrhythmia News 013Arrhythmia News 013
Arrhythmia News 013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3.4K vues
EPS的術前準備與術後照顧_20120902_北區EPS的術前準備與術後照顧_20120902_北區
EPS的術前準備與術後照顧_20120902_北區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5.9K vues
Arrhythmia News 007Arrhythmia News 007
Arrhythmia News 007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1.9K vues
Arrhythmia News 030Arrhythmia News 030
Arrhythmia News 030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721 vues
Arrhythmia News 002Arrhythmia News 002
Arrhythmia News 002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3K vues
4. 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簡介;心導管燒灼術4. 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簡介;心導管燒灼術
4. 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簡介;心導管燒灼術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18.2K vues

Plus de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

photo.pptxphoto.pptx
photo.pptx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
199 vues17 diapositives
PicturePicture
Picture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
480 vues15 diapositives

Plus de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20)

Arrhythmia news 045.pdfArrhythmia news 045.pdf
Arrhythmia news 045.pdf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33 vues
photo.pptxphoto.pptx
photo.pptx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199 vues
Arrhythmia news no.44Arrhythmia news no.44
Arrhythmia news no.44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392 vues
Thrs arrhythmia newsThrs arrhythmia news
Thrs arrhythmia news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537 vues
Arrhythmia news 042Arrhythmia news 042
Arrhythmia news 042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558 vues
PicturePicture
Picture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80 vues
Arrhythmia news no.40Arrhythmia news no.40
Arrhythmia news no.40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524 vues
Arrhythmia news 039Arrhythmia news 039
Arrhythmia news 039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565 vues
Challenging and Unknown ECGs (2)Challenging and Unknown ECGs (2)
Challenging and Unknown ECGs (2)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592 vues
Arrhythmia news 038Arrhythmia news 038
Arrhythmia news 038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70 vues
PhotosPhotos
Photos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53 vues
Arrhythmia news 037Arrhythmia news 037
Arrhythmia news 037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41 vue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193 vues
Arrhythmia news 035Arrhythmia news 035
Arrhythmia news 035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617 vues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305 vues
THRS alli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THRS alli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
THRS alli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349 vues
PicturesPictures
Pictures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333 vues
Challenging and Unknown ECGsChallenging and Unknown ECGs
Challenging and Unknown ECGs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446 vues
2019 POST HRS HIGHLIGHT SYMPOSIUM2019 POST HRS HIGHLIGHT SYMPOSIUM
2019 POST HRS HIGHLIGHT SYMPOSIUM
Taiwan Heart Rhythm Society232 vues

心律學會期刊27期

  • 1. 總 編 輯: 林維祥 Wei-Shiang Lin 本期主編: 張鴻猷 Hung-Yu Chang 編 輯: 鐘法博 Fa-Po Chung 林文裕 Wen-Yu Lin 林俊呈 Jiunn-Cherng Lin 林永國 Yung-Kuo Lin 賀立婷 Li-Ting Ho 陳建佑 Jan-Yow Chen 牛亞蕾 Ya-Lei Niu 陳儒逸 Ju-Yi Chen 本 期 摘 要 Tokyo-Taipei-Seoul Arrhythmia Joint Conference 2017 in Seoul 會議心得感想 APHRS 與會心得 2017 ESC 與會心得 ECG of the month 脈動新聞 研究新知 2017 THRS 秋季學術研討會 活動日誌 P1 P2 P3 P4 P6 P10 P17 P18 Tokyo-Taipei-Seoul Arrhythmia Joint Conference 2017 in Seoul 會議心得感想 秘書長 林永國主任   今年的 TTS 會議在首爾舉辦與韓國心律醫學會 (KHRS) 年會合辦,會議的主題內容包含了臨床和基礎 的心律不整各層面的探討,從一般的心電圖判讀研習 會到臨床病例的報告不一而足。在會場裡的各個角落 豐富而精彩的內容持續不斷地進行著,為韓國本地醫 師及所邀請來自世界其它地方的心律不整醫師提供舒 適的環境進行知識層面的交流及傳授。   六月二十三日甫下飛機,便來到大會舉辦所在高 陽的 MVL Hotel。由於到達時間較晚,於飯店 check- in 時已過 6:00 pm,於是在匆匆置放行李於房間後,便 立即趕至飯店的會議室參與晚宴,今年是 KHRS 獨立 於 The Kor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的第一次年會,晚 宴隆重且精緻,THRS 由副理事長鄭成泉醫師代表致贈 KHRS 紀念品 ( 台灣名產鳳梨酥 ) 以恭賀 KHRS 正式成 立,晚宴邀請各國來賓致辭,陳適安教授也即席祝賀 KHRS 的成立,晚宴的進行中也穿插著表演,而且由各 韓國 EP 教授們合唱的 EP 組曲也再次播放,其風格就 如 APHRS 2016 的 Gala dinner。晚宴中的表演,致詞和 其後的交流全程使用英文,顯示了 KHRS 國際化的企 圖心。   KHRS 年會一共舉行兩個整天 ( 六月二十三日及 二十四日 ),引頸期盼的 TTS 大會被安排在第二天與 KHRS 年會合併舉行。剛來到位於高陽市的會議中心 KINTEX Ilsan 的會場便被偌大的會議中心震懾住;由 於會場很大,我們一行人花了點時間詢問才找到會議室 所在,KINTEX Ilsan 每一層樓都有大大小小的會議室, KHRS 年會在其中的三樓和四樓舉行,報到處在四樓恰 在 TTS 會議室附近,在辦完報到手續後,緊鑼密鼓的 會議就從九點開始了。來自日本,台灣及韓國心臟電 生理領域志同道合的人同時聚在這裡,展開了一整天 緊湊且精彩的課程。
  • 2. No.027THRS2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APHRS 與會心得 台北榮民總醫院 劉馨惠醫師   今年 APHRS 年會在九月十四日至十七日於日本橫 濱如火如荼地展開。橫濱的人口位居日本第二,僅次 於東京,而年會的地點位於充滿海洋文化與璀璨陽光 的東京灣西側。   報到當天,日本大會贈予每一位參加者日式風格環 保袋及手帕做為迎賓禮。早上的課程邀請國際大師作 為心房顫動討論會的講師共同探討許多熱門主題,包 含非電燒技巧的處置、cryoballoon ablation、His bundle pacing 及無症狀心房顫動。其中,來自美國的 Eric Prystowsky 醫師分享在臨床上針對頻繁 APC 但沒有症 狀的病人暴露在缺血性中風的危險當中要如何處置及 追蹤。Prystowsky 醫師甚至很慎重地強調將新型抗凝 血藥物(NOAC)的自我給藥方式做為最新的“Pill-in- the-Pocket "治療。   教育類別的研討會中,來自日本的 Osamu Igawa 醫師負責一系列實體人類心臟解剖與切片的課程著實 令人著迷。Igawa 醫師表示長期與醫院病理部合作來研 究心臟解剖近三十年希望能揭發心臟解剖的秘密進而 應用於臨床治療。一系列的課程涵蓋重要但細微的構 造,包含主動脈根部的交界處、房室中膈及房室結、左 右心耳的內部結構、心室結構、His bundle 及傳導系統。 課程之外,展示區放置許多重要解剖圖以及多顆解剖 的實體心臟提供觸摸及研究。在 Igawa 醫師細心的指導 下,年輕醫師連同資深醫師都認為收穫良多。   在 genes and channels section 蔡佳醍教授講述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in cardiac arrhythmia, 陳 建 佑 醫 師 講 述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sick sinus syndrome, 而詹益欣醫師則發表了 Is SK channel proarrhythmic or antiarrhythmic ? 在 接 下 來 的 Atrial tachyaarhythmias section,林祐賸醫師以 Heart failure,stroke and mortality between atrial flutter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stratified by CHA2DS2-VASc score 為題發表演說,而我則介紹 Role of cytokines in HF induced atrial arrhythmia。 在 下 午 的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section,鐘法博醫師闡述了 Dynamic substrate mapping of Brugada syndrome。 陳適安教授、郭啟泰教授、張坤正主任和鄭成泉主任們 分別主持各個 section,引導討論及會議的進行。但是 課堂中的互動,對學術的探討讓人一點也不覺得疲憊; 不僅僅在場的三國講者、主持人,就連現場的與會者們 也都很沈醉其中,對我而言更是有著滿滿的收穫,在上 完最後一堂課,仍然有意猶未盡之感。明年的 TTS 即 將輪到台灣主辦 ( 與明年的 THRS 年會合併舉行 ),現 場我們邀請了在場的日本與韓國的專家明年再來台灣 和大家相聚,期待明年我們有一個不遜色的會議。
  • 3. No.027 THRS 3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一系列的午餐研討會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 題是 ABL-INDEX 在電燒技術中預測電燒斑塊的深 度及長度。ABL-INDEX 的公式源自於 TOCCATA 及 EFFICAS 的研究並成功應用於不同心律不整。目前 ABL-INDEX 公式的應用仍然有待探討但期望能提供一 項公認的準則來治療病患。針對心房顫動的處置,自 2009 年開始收案的隨機分派 CABANA trial 又再度被討 論。研究的收案快要接近尾聲,因此在不久之後能期 待左心房電燒是否優於藥物控制的結論。   在充斥著高科技產品與眾多專家之中,大會在周 末舉辦了日式傳統慶典的 Gala Dinner 提供一個輕鬆歡 樂的夜晚。日本大會依照日式夏季慶典的模式將日式 餐飲、日式肖像繪畫、傳統捏糖人、傳統服飾、音樂、 擊鼓及舞蹈等元素把日本文化的精隨嶄露無遺。其中, 熱門的肖像繪畫及捏糖攤位非常受歡迎,等待隊伍更 是大排長龍。活動中,各國參加者在許多日本人盛情 邀約下一同跳起傳統舞蹈“Bon Dance"。   短暫四天的 APHRS 很快進入尾聲,希望各國參加 者與我同樣滿載而歸。日本大會在最後一天的閉幕會 將 APHRS 旗幟傳承交接給明年的主辦國台灣並且希望 明年大家在台灣能再次相聚。 Osamu Igawa 醫師講解心臟 構造 日式肖像繪畫日本夏季慶典日式傳統捏糖人   2017 ESC 今 年於西班牙巴塞隆 納盛大舉行,此次 會議發表了許多重 要的研究,以及新 的臨床指引。就讓 我為各位 EP 同好 們 整 理 一 下 此 次 ESC 的 重 要 訊 息 吧!   CASTLE AF trial 於 2017/8/27 在 ESC 發 表, 發 現相對於心衰竭合 併心房顫動的傳統治療,利用電燒治療心房顫動可以有 效改善全死亡率以及心衰竭住院率。這是心房顫動電燒 用於心衰竭治療的研究中,第一個利用死亡率以及住院 率做終點的研究。三百九十七位病人加入研究,有 153 位病人接受電燒,追蹤三到六十個月。六十個月時,電 燒組較傳統組達到初級終點減少了 38%;心衰竭住院 率減少了 44%;全死亡率減少 47%;心血管死亡率減 少 51%;心血管住院率減少 28%。因此,早期心衰竭 病患合併心房顫動,電燒治療是需要考慮的。(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standar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CASTLE-AF trial)   同一天,RACE 3 trial 亦發表,發現積極的進行危 險因子上游治療,相較於傳統治療,對於心房顫動病人 竇性心律的維持較佳。積極危險因子上游治療包括: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 statins, ACE-inhibitors 2017 ESC 與會心得 臺大醫院 心臟內科 賀立婷醫師
  • 4. No.027THRS4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臺大醫院 心臟內科 賀立婷醫師 E C G o f t h e M o n t h   67 歲病患,valvular heart disease with severe mitral stenosis, and severe aortic regurgitation,接受 MVP 以及 AVR 手術。亦有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於術中接受 MAZE procedure,而後 sinus arrest 放置了 Medtronic DDDR pacemaker。Pacemaker 術後心電圖如下 and/or angiotensin-receptor blockers 以及心臟復健。除了 statin 以外,藥物一律調整到最高耐受劑量。病患接受 電流整脈術後,一年追蹤,75% 積極治療組的病患維持 竇性心律,相較於傳統治療組僅為 63% 。因此積極的 「預防治療」,也許可以減低心房顫動的比例。(Routine versus aggressive upstream rhythm control for prevention of early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eart failure, the RACE 3 study)   EMANATE trial 於 2017/8/28 發表,發現從未使用 過抗凝血劑的病人,做電流整流術前後,使用 apixaban 相較於 heparin+warfarin 而言,有較佳的中風保護效果, 出血率則是相近。一千五百位病人在進行電流整流術 前都沒有使用抗凝血劑超過四十八小時,753 位於整流 術前立即使用 apixaban,747 位使用 heparin+warfarin, 觀 察 一 個 月 後 發 現,apixaban 組 術 後 沒 有 人 中 風, 而 heparin+warfarin 組 則 有 6 位 中 風。(Apixaban vs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anticoagulation-naive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ndergoing cardioversion: The EMANATE Trial)    最 後 介 紹 於 2017/8/29 發 表 的 REHEARSE-AF trial,此研究利用 AliveCor 行動心律監視器,針對沒有 診斷過心房顫動,但 CHA2DS2-VASc score ≥2 的病人, 做一周兩次的監測。一年中 500 個使用 AliveCo 的病 人,有 19 個診斷出心房顫動;而一般治療的病患 500 個則診斷出 5 個,相差四倍。在現今這個數位時代, 許多醫療診斷方法皆可以利用手機行動軟體輔助,在 合理的花費之下,及早診斷治療對於公共衛生領域而 言是十分重要的。(Assessment of REmote HEArt Rhythm Sampling using the AliveCor heart monitor to scrEe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REHEARSE-AF study)   此次 ESC 內容可說十分精彩,還有許多 EP 相關的 研究發表,若大家有興趣亦可以上 ESC 365 網站看看 喔!
  • 5. No.027 THRS 5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於住院中因發現心跳過慢做心電圖如下 請問發生了什麼事?   此為 Medtronic 為減少 ventricular pacing 的功能叫做「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 (MVP)」。當此功能開啟,模 式轉換如下:   每 1,2,4,8…分鐘測試是否有 intrinsic AV conduction,若有,則會將 DDD(R) mode 轉成 AAI(R) mode,以減 少 ventricular pacing。若任何 A-A interval 中沒有 ventricular sensing,則會有 V back-up pace,防止心跳過慢。V back- up pace 是在下一個 A 之後 80ms 給予一個 V pace,如下圖。
  • 6. No.027THRS6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振興醫院 馮文楷醫師 脈新 動聞 媒 體 及 學 會 新 聞 1. 美國心導管電燒術併發症隨手術量增加而上升 Catheter Ablations Grow in Popularity, But Complication Rates Rise Safest at high-volume centers   Seyed Mohammadreza Hosseini 根據美國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 and 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 在 2000 至 2013 年的統計指出,18 歲以上針對心房顫 動、心房撲動、上心室頻脈及心室頻脈進行電燒的病 患共計約 519,951 人次,年齡中位數為 52 歲,男性 佔 59.3%。不論在年度電燒量、電燒醫院數目、平均 年齡、病患共病指標、發生一個以上併發症之發生率 及住院天數都有上升的趨勢 (p < 0.001 for each)。其 中 27.5% 的手術於低手術量的醫院進行,而發生手 術併發症較高 (OR 1.26, 95% CI 1.12-1.42; P<0.001)。   老年人、共病數較多、進行複雜之心房顫動及 心室頻脈電燒為住院中發生併發症及死亡率之獨立 因子;除此之外,女性以及於低手術量的醫院進行 也是發生併發症之獨立預測因子。   在 2000 至 2013 年間,心導管電燒手術增加 2.5 倍,心房顫動電燒手術是主要的來源 ( 從每年 2000 例增加至大於 20000 例 ),整體住院併發症則由 3.07% 提升至 7.04%,其中心室頻脈電燒之併發症達 9.9%, 約是其他心律不整手術的 3 倍,然而心室頻脈病患 之共病指標也是最高 (mean 1.28)。   若四個 A-A interval 中有發現兩個 no ventricular sensing,則會轉成 DDD(R) mode。如下圖。   此病患由過去心電圖可知 AV conduction 不佳,此次心電圖後面三個 beats 皆為 A pace V sense,表示 A pace 功能 沒有問題,但心電圖前面 A pace 後雖無理想之 AV conduction,但皆未符合四個 A-A interval 中有兩個 no ventricular sensing,故未轉成 DDD(R) mode。並非是 pacemaker dysfunction。 A pace V sense V back-up pace
  • 7. No.027 THRS 7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結論 : 應著手改善低手術量的醫院的併發症,對共病數較多的病患進行電燒術需更為小心。 Reference: Mohammadreza S, et al "Catheter ablation of cardiac arrhythmias: utilization and in-hospital complications 2000 to 2013" JACC Clin Electro 2017; DOI: 10.1016/j.jacep.2017.05.005. 2. 工時過長是發生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 New-Onset AF Risk Seen to Rise With Longer Work Hours   工時過長與中風有明顯相關性,但與心房顫動的關係未明,Prof Mika Kivimäki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進行multi-cohort薈萃研究,長工時(每週≥55小時)是否較標準工時(每週35~40小時)容易產生心房顫動。   本篇針對英國、丹麥、瑞典、芬蘭 85,494 位勞工進行分析 ( 男性 29,579、女性 55,915)。平均年齡 43.4 歲, 追蹤時間由 1991 到 2004 年,經由心電圖、醫院記錄、藥費核銷記錄、死亡診斷書來診斷心房顫動,長工時 ( 每週 ≥55 小時 ) 佔 5.2%、標準工時 ( 每週 35~40 小時 ) 佔 62.5%,平均追蹤時間為 10 年,共 1061 位病患新 發生心房顫動 ( 比例為每 1000 人中有 12.4 人 ),其中 71% 發生於 65 歲以前。對年齡、性別、社經地位校正 後發現長工時 ( 每週 ≥55 小時 ) 較標準工時 ( 每週 35~40 小時 ) 更容易產生心房顫動,比率多達 42% (hazard ratio=1.42, 95% CI=1.13–1.80, P=0.003);當排除冠心病及中風病患後結果雷同 (N=2006, hazard ratio=1.36, 95% CI=1.05–1.76, P=0.0180)。   但本研究也存在盲點,工時長短只有在收案時作評估,儘管習慣不易改變,追蹤過程中仍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工作的種類、型態、坐辦公室、工地勞工、是否上夜班等均未加以記錄分析,以上因子都有可能會影 響研究結果。 結論 : 過長工時相比標準工時較容易發生心房顫動。 Figure 2 Association of categories of weekly working hours with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Estimates are adjusted for age, sex,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Referenc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38, Issue 34, 7 September 2017, Pages 2621–2628
  • 8. No.027THRS8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3. 無症狀的心房顫動更是危險 The Danger of AF Without Symptoms   Dr Steffen Christow 利用全球性心房顫動登錄 (GLORIA-AF) 進行研究,當中收錄全球 44 個國家 2200 家醫院於 3 個月內新發生心房顫動之非瓣膜性 心臟病病患,且 CHA2DS2-VASc score ≥1。 本研究是針對當中西歐國家病患有無症狀進行比 較,共收錄 6011 位病患,當中 4119 名病患 (69%) 為無症狀,1892 名病患 (31%) 為有症狀;兩組平均 年齡 (72 歲 ) 及 CHA2DS2-VASc score (3.3) 並無明 顯差異。 主要發現 : 曾經發生過中風的發生率在無症狀或症 狀輕微的族群中反而較有明顯症狀者高,且差異超 過 2 倍 (14.7% vs 6%, P<0.001)。TIA 的 發 生 率 也 有類似的發現 (19.2% vs 10%, P<0.001)。這意味著 subclinical Af 被發現得太晚,提高心房顫動診斷率 實在非常重要。 Reference: John Mandrola, MD The Danger of AF Without Symptoms - Medscape - Jun 23, 2017. 4. 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對改善症狀是否為安慰劑效 應 ? AF Ablation Partly a Placebo? Doctor-Patient Disagreement on AF Symptom Suggests Yes   雖然病患在進行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對症狀通常 會有改善,連續性心電圖也顯示心房顫動數量減少; 儘管有病患在電燒術後心律不整仍然持續,症狀也 可能有所改善,所以病患的症狀和醫師的評估並不 一定相關聯、當中可能存在一定落差。   Dr Anna Björkenheim (Örebro University, Sweden) 在 今 年 6 月 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中 發 表針對陣發性和持續性心房顫動病患接受電燒前、 後 6 個月、12 個月及 24 個月對症狀做評估,方法 分別用 AF-specific symptom questionnaire (AF6) [ 病 患自行評估 ] 和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EHRA) classification 分析 [ 醫師評估 ], 心房顫動發 作比率則經由植入連續性心電圖記錄器得知,當心 房顫動發作比率少於 0.5% 定義為電燒成功。   結果在 54 個病患中,最大的進步在電燒後 6 個 月,而相較於 EHRA classification、AF6 的改善更可 持續至 12 個月,兩者相關聯性較低,但都與心房顫 動發作比率成正相關;無復發或低心房顫動發作比 率的病患症狀大多有明顯改善,但在電燒後仍維持 較高心房顫動比率者同樣有所改善。 對以上發現意味著電燒術在心房顫動可能有安慰劑 效應,但作者提出症狀的改善可能跟神經被阻斷有 關,另一方面,症狀的改善能持續兩年以上實在很 難單單用安慰劑效應來解釋。 The six items of AF6 summarize the most frequent problems named by patients in their contact with the nurse at the AF clinic. Item 1 `breathing difficulties at rest´ item 2 `breathing difficulties on exertion´ item 3 `limitations in day-to-da y life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item 4 `feeling of discomfort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item 5 `tiredness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item 6 `worry/anxiety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choose a number on a Likert scale from 0 to 10, where 0 means no and 10 severe symptoms or difficulties, and the scores of the six questions are added into a single global score. The recall period for the instrument is the most recent 7 days. Classification of AF-related symptoms (EHRA score) are as follows: • EHRA I - `No symptoms´ • EHRA II - `Mild symptoms´; normal daily activity not affected • EHRA III - `Severe symptoms´; normal daily activity affected • EHRA IV - `Disabling symptoms´; normal daily activity discontinued (1)
  • 9. No.027 THRS 9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Reference: AF Ablation Partly a Placebo? Doctor-Patient Disagreement on AF Symptom Suggests Yes - Medscape - Jul 12, 2017 5. 心房顫動手術帶來的好處與產生腦部影像學病灶 間之取捨 EHRA 2017: Brain Imaging and the Trade-offs of AF Procedures   隨著心房顫動手術的普遍,手術所產生的併發症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電燒導管在動脈系統中移動、在 內皮表面產生疤痕、或放置封堵器,並非絕對安全而且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其中之一則是在腦部磁 振造影中發現病灶;儘管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大多為無症狀,但長期的影響仍未得知。今年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EHRA) EUROPACE-CARDIOSTIM 2017 有兩篇關於這些惱人白點的報告。   第一篇是出自奧地利 Dr Michael Derndorfer 團隊,針對心房顫動電燒手術抗凝劑使用的影響,分別比 較使用非間斷傳統 (VKA) 與新型抗凝劑 (NOAC) 發生腦部病灶的差別,本研究共收錄 410 位病患 (VKA vs NOAC: 314 vs 96)。所有病患在手術前後接受腦部磁振造影,結果發現使用 VKA 較 NOAC 較少發現腦部病灶 (9.6% vs 17.3%, P=0.049)。在討論中作者提出 NOAC 組別出現較多腦部病灶可能因為 baseline charateristics 的 不同,當中包括左心房直徑較大、CHA2DS2-VASc scores 較高和平均 ACT 較低 ( 比 VKA 組低 44 秒 )。
  • 10. No.027THRS10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研究新知 Atrial arrhythmia 振興醫院 張鴻猷醫師 年老患者之亞臨床心房顫動 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lder Patients. Healey JS, et al. Circulation. 2017 Aug 4. pii: CIRCULATIONAHA.117.028845. doi: 10.1161/ CIRCULATIONAHA.117.028845. 背景:在接受節律器裝置之患者與不明原因中風之患 者,長時間連續心電圖之監視呈現了無症狀、亞臨床 性心房顫動 (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SCAF) 的發生。 目前不明白 SCAF 是否在其他未有相關病史的患者也 同樣常見。 方法:作者在超過 65 歲,於神經內科或心臟內科門診 追蹤,無任何心房顫動病史但卻有下列三者任一條件之 病患裝置皮下心電圖紀錄器 ( 聖猶達 CONFIRM-AF): CHA2DS2-VASc 分數 ≥ 2、BMI>30、睡眠呼吸中止症。 納入條件同時須符合左心房擴大 (≥ 4.4 cm 或體積 ≥ 58 mL) 或血清 ntproBNP 數值上升 (≥290 pg/mL)。監測病 患有無超過五分鐘的 SCAF。 結果:共有 256 位患者追蹤 16.3±3.8 個月。年齡為 74±6 歲,平均 CHA2DS2-VASc 分數為 4.1±1.4,平 均左心房直徑為 4.7±0.8 cm,48% 病患過去曾有中風、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全身性栓塞。共有 90 位患者偵測 到超過五分鐘的 SCAF( 偵測率每年 34.4%,95% 信賴 區間 27.7-42.3%)。SCAF 的預測因子包括年長 (Hazard Ratio 每十年 1.55; 1.11-2.15)、左心房直徑 (HR 每公分 1.43; 1.09-1.86)、 血 壓 (HR 每 10 毫 米 汞 柱 0.87; 0.78- 0.98) 但不包括中風病史。過去曾有中風、短暫性腦缺 血發作或全身性栓塞的病患,發生 SCAF 的機會為每 年 39.4%,與未有相關病史的病患相當 ( 每年 30.3%, p=0.32),左心房體積大於平均值 73.5mL 的患者有較高 的 SCAF 偵測率 ( 每年 51.9%) 結論:在心臟科和神經科門診追蹤之年老患者,即便 無過去心房顫動病史,連續性心電圖監測仍常能發現 SCAF。但其臨床意義仍不明。 先天性心臟病:心房顫動與持續性心房心律不整日益 盛行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Permanent Atrial Arrhythmias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Labombarda F,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7 Aug 15;70(7):857-865. doi: 10.1016/j.jacc.2017.06.034.   這樣的結果更顯得手術進行中抗凝的重要性。除 此之外,儘管術前良好的 INR 數值、術中足夠的抗 凝效果 (ACT=345 秒 ) 及合理的手術時間 (171 分鐘 ), VKA 組仍有約十分之一的病患出現術後腦部病灶。    相 對 於 其 他 的 動 脈 系 統 手 術 ( 如 TAVR 或 multivessel PCI),心房顫動手術一般在相對年輕的病 患中進行,任何的併發症都會被放大檢視。 第二篇是出自德國柏林 Dr Andreas Rillig 團隊,針對 左心房封堵術前後產生腦部病灶及認知功能的評估, 本研究共收錄 23 位病患,在認知功能上全部都沒受 影響,而當中 12 位 (52%) 則出現腦部病灶。 這結果十分另人玩味,因左心房封堵術的目的是用以 預防中風,卻反而產生腦部病灶,值得探討的是在 高 CHA2DS2-VASc score 的病患中每年可能中風的比 例約 8 至 10%,這代表每年有大於 90% 的機會不會 發生中風,這必需跟手術後有高達 50% 腦部病灶做 出取捨,是否值得用侵入性手術來達到預防中風的目 的。    在 EHRA EUROPACE-CARDIOSTIM 2017 大 會 opening session 中, 撰 寫 2016 ESC AF treatment guidelines 的 主 要 作 者 Dr Paulus Kirchhof (Birmingham, UK) 表示左心房封堵術和預防中風之間 仍有 "incomplete evidence, gaps, and uncertainties"。 最後,左心房手術術後腦部病灶的產生對神經學的長 期影響值得大家注意和深入研究。 References: Mandrola M. John. EHRA 2017: Brain Imaging and the Trade-offs of AF Procedures - Medscape - Jun 20, 2017.
  • 11. No.027 THRS 11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背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年紀漸長後,心房型心律 不整為常見之併發症 目標:本研究旨在評估心房型心律不整的種類與類型, 其相關因子,以及年齡相關之趨勢 方法:此多中心世代研究納入 12 個美國中心,482 位 先天性心臟病合併心房型心律不整患者,年齡 32.0 ± 18.0 歲,45.2% 女性。由不知病患診斷之審裁委員會進 行心律不整判讀。 結果: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為心房內迴返型心搏過速 intra-atri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IART, 61.6%), 緊 接 著 為 心 房 顫 動 (28.8%) 與 局 部 性 心 房 頻 脈 (9.5%)。 IART 的發生率,依照先天性心臟病的複雜度:單 純、 中 度、 複 雜 性 缺 損, 分 別 為 47.2%、62.1% 與 67.0%(p=0.0013)。心房顫動發生率隨年齡增加,在五十 歲以上患者凌駕 IART 成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 (51.2% vs. 44.2%, p<0.0001)。年紀老邁 (Odds ratio 每年增加 1.024, 95% 信賴區間 1.01-1.039, p=0.001) 和高血壓 (OR 2.0; 1.08-3.71, p=0.029) 與心房顫動獨立相關。在平均追 蹤 11.3 ± 9.4 年間,心律不整的模式 62.3% 為陣發性、 28.8% 為持續性、9.5% 為永久性。永久性心房型心律 不整顯著隨年齡增加:小於 20 歲病患 3.1% vs. 大於 50 歲病患 22.6% (p<0.0001)。 結論:IART 在先天性心臟病病患中為最常見的心房型 心律不整,且模式大多為陣發性。然而,隨著病患年 紀增長,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增加,且心房型心律不整 進展成持續性。 章魚壺症候群患者心房顫動之盛行率與預後 Prevalence and prognostic releva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Takotsubo syndrome. 作者:Stiermaier T, et al. Int J Cardiol. 2017 Jul 18. pii: S0167- 5273(17)33182-0. doi: 10.1016/j.ijcard.2017.07.053. 背景:章魚壺症候群 (Takotsubo syndrome) 在急性期可 能伴隨相對危險的併發症,並造成長期死亡發生。並 存之心房顫動在此類病人可能影響預後。此研究之目 標為評估章魚壺症候群患者心房顫動之盛行率與預後。 方法:此國際性,三中心之研究連續收錄 387 位章魚 壺症候群患者。心房顫動可為已知病史或發生於急性 住院。長期死亡率評估於急性發病平均 2.9 年後 結果:心房顫動發現於 97 位章魚壺症候群患者 (25.1%) 且相關於年紀老化 (p<0.01),較少情緒因子 (p=0.03), 較高之心因性休克 (p<0.01),較低之 LVEF(p<0.01),及 較長之住院時間 (p<0.01)。多變因分析顯示住院時發生 心房顫動 (34 位患者 ; 9.0%) 與年齡和心因性休克有關 (p=0.001 & 0.013)。章魚壺症候群患者合併心房顫動比 起未合併心房顫動者有顯著提高之長期死亡率 (35.2% vs 15.3%; hazard ratio 3.02, 95% 信 賴 區 間 1.90-4.78; p<0.001)。經臨床變項、左心功能參數,心因性休克等 校正後,多變因分析顯示心房顫動仍為長期預後之獨 立預測因子。 結論:在章魚壺症候群患者中,心房顫動相當常見且 會增加長期死亡風險。心房顫動為獨立預測因子且可 作為潛在風險評估工具。 秋水仙素預防心臟手術後之心房顫動:統合分析 Colchicine for prevention of post-cardiac procedure atrial fibrillation: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alih M, et al Int J Cardiol. 2017 Sep 15;243:258- 262. doi: 10.1016/j.ijcard.2017.04.022. 背景:心臟手術後發生心房顫動為常見之醫療問題。 發炎反應扮演病生理機轉之重要角色。秋水仙素本身 為強效之抗發炎物質,曾在數個研究中用於減少心臟 手術後之心房顫動。此統合分析納入數個隨機分派試 驗以評估秋水仙素預防心臟手術後心房顫動之效益。 方法:作者以“心房顫動、心房、秋水仙素“為關鍵 字 搜 尋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 資料庫與 Google Scholar 上的隨機分派試驗。主 要試驗終點為發生心臟手術後之心房顫動 ( 包括開心手 術與肺靜脈隔離術 )。安全終點為發生任何副作用。 結果:本統合分析納入六個隨機分派試驗,共 1,257 位 患者。秋水仙素顯著減少心臟手術後心房顫動之發生 (OR 0.52; 95% 信賴區間 0.40-0.68, P<0.001, I2=0%)。益 一需治數 (number needed to be treat) 為 7,害一需治數 為 11.2。病患停用藥物治療比率為 16% 結論:此統合分析顯示秋水仙素為預防心臟手術後心 房顫動之有效藥物。秋水仙素可被考慮預防性使用以 減少心臟手術後之心房顫動,但腸胃不適、腹瀉會導 致一部分藥物停用。
  • 12. No.027THRS12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心房顫動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時,合併左心耳 切除術之心血管結果影響 Impact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 Exclusion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From the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 Database). Elbadawi A, et al. Am J Cardiol. 2017 Jun 28. pii: S0002-9149(17)31033-0. doi: 10.1016/ j.amjcard.2017.06.025. 某些外科醫師在心房顫動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時會同時執行左心耳切除術。然而,目前此項手術對 於效益與安全性的證據仍不明。作者以 ICD9 查詢資料 庫內 2004 年至 2013 年之心房顫動患者接受冠狀動脈 繞道手術,合併或不合併左心耳切除術。作者接著依 照 CHA2DS2VASc 分數配對比較左心耳切除術組與對 照組。主要試驗結果為發生住院內腦血管事件、次要試 驗結果包括住院內出血事件、心包膜積液、心包膜填 塞、手術後休克、以及死亡。研究納入 15,144 位患者。 接受左心耳切除術患者有顯著較少的腦血管事件發生 (2.0% vs 3.1%, p=0.002)。然而,左心耳切除術患者也有 較高的出血事件 (36.4% vs 21.3%, p<0.001)、心包膜積 液 (2.7% vs 1.2%, p<0.001)、心包膜填塞 (0.6% vs 0.2%, p<0.001) 以 及 手 術 後 休 克 (1.2% vs 0.4%, p<0.001)。 左心耳切除術也產生較高之住院死亡率 (1.6% vs 0.3%, p<0.001)。多變相迴歸分析顯示左心耳切除術相關於較 低之腦血管事件發生與較高之住院死亡。總結而論, 在心房顫動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時,合併切除 左心耳可減少住院之腦血管事件,但此優勢會被較高 之出血事件、心包膜積液、心包膜填塞、手術後休克 及住院死亡率所抵銷。 空腹血糖異常與高血壓前期對健康無過往病史之亞洲 人產生新發性心房顫動之影響:韓國之世代研究 Clinical implication of an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nd prehypertension related to new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 healthy Asian population without underlying disease: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Korea. Lee SS, et al. Eur Heart J. 2017 Jun 28. doi: 10.1093/eurheartj/ehx316. 目的:在未有共病之健康族群,高血壓前期以及空腹 血糖異常是否與新發性心房顫動相關仍未完全了解 方法與結果:作者從韓國國家健康保險資料庫 2003 年 至 2008 年期間,納入年滿 20 歲,未患有非瓣膜性心 房顫動之 366,507 位民眾。整體而言,139,306 位民眾 因有心房顫動相關之共病而被排除,餘下 227,102 位健 康之民眾追蹤至 2013 年。由國家健康檢查獲取 BMI、 血壓及空腹血糖值。患有空腹血糖異常的民眾有較 高的心房顫動發生率 (Hazard ratio 1.16, p=0.017),舒 張壓 (HR 1.11, p=0.045) 比起收縮壓更能預測心房顫 動的發生。將病患依照血壓、血糖和 BMI 分組後, 發現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在合併高血壓前期加上空腹 血糖異常但 BMI<25kg/m2 組有明顯的上升,但此趨 勢在 BMI ≧ 25kg/m2 組則不顯著。空腹血糖異常在 BMI<25kg/m2 組比起 BMI ≧ 25kg/m2 組顯著提高心房 顫動風險 (HR 1.18, p=0.025),同時患有高血壓前期加 上空腹血糖異常的民眾比起沒有的民眾有較高的心房 顫動風險 (HR 1.27, p=0.016) 結論:即便在未有共病之健康亞洲族群,高血壓前期以 及空腹血糖異常皆是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特別說來, 在 BMI<25kg/m2 組,合併高血壓前期,無論是收縮壓 及舒張壓偏高,以及空腹血糖異常,會提高新發生心 房顫動的風險。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 林廷澤醫師 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Jul 2017, 3 (7) 678-686 利用後背心電圖測量 V4 和 V8 的比例來定位左右心室 出口之心室心律不整 Value of a Posterior Electrocardiographic Lead for Localization of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Arrhythmias – The V4/V8 ratio 作者 : Fengxiang Zhang et al. 背景 : 本研究旨在探討利用後背心電圖的導極 (V8-V9,
  • 13. No.027 THRS 13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如圖一 ),與胸前第四導極 (V4) 的比值,來作為定位 及分辨左右心室出口之心律不整的有效性。 方法 : 在患者於電生理實驗室裡接受電燒時,把胸前 第五和第六導極移到後背 V8 和 V9 的位置,於患者發 作心室心律不整時,記錄患者 V4 與 V8 的 R 波的比值 (V4/V8 ratio),此外 V4/V8 index 為心律不整之 V4/V8 ratio 除以 sinus rhythm 的 V4/V8 ratio。並與另外兩種常 見方法: V2 transition ratio [VT (R/R+S)VT divided by (R/ R+S)SR] 和 V2-S wave / V3-R wave 比值比較其 ROC 曲 線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結果 本試驗為前瞻性研究,收集了 134 位患者接受心 律不整電燒治療,於左心室出口之心室心律不整的患 者其 V4/V8 ratio 較高於右心室出口 (11.7 ± 10.6 vs. 2.3 ± 2.4, p < 0.001)。把V4/V8 index比值的閥值設為3時, 心律不整為左心室出口來源的敏感性 (sensitivity) 為 88% 與特異性 (specificity) 為 77%。若以 V4/V8 index 之罰值 2.8 來分析,其 sensitivity 為 67%,然特異性 (specificity) 提高為 98%。分析本研究患者 (N=40) 的 V4/V8 ratio、V4/V8 index、V2 transition ratio 和 V2-S wave / V3-R wave 比值共四項指標,以其預測左心室 出口心律不整,V4/V8 ratio 有最高的敏感性 :75% 和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89%,而 V4/V8 index 有最高的 特異性 :96% 和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89%。若是心律 不整心電圖呈現 V3 transition 者,V4/V8 index 有 100% 的特異性和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結論:利用簡單的後背心電圖導極 (V8-V9) 可增加定 位和診斷左右心室出口之心律不整的成功率,在多項 指標中,以 V4/V8 index 有最高的特異性。 圖一 :V8 和 V9 的貼法,與其在心臟結構的相對位置。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7;10:e005099. 源於右心室之 parietal band 的原發性心室心律不整 – 其心電圖與電生理之特色和電燒治療的預後 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Originating From the Parietal Band - Electrocardiographic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of Catheter Ablation 作者:Takumi Yamada et al. 背景:右心室的源發性心律不整以右心室出口 (RVOT) 最 多, 三 尖 瓣 環 (Tricuspid annulus) 次 之, 第 三 為 右 心 室 之 muscular band, 包 括 了 papillary muscle, moderator band 和本研究關注的 parietal band,Parietal band 起於右心室中隔往前壁連接到三尖瓣 ( 如圖一 )。 方法與結果 : 本研究在連續 294 位右心室心律不整的 患者中,發現 14 位源於 parietal band 的患者,其心電 圖呈現左心室傳導阻礙 (LBBB) 且心軸為 left inferior (n=12) 和 left superior (n=2),且在 QRS 中間會有 notch 的表現,在 precordial transition 會在 V3 以後,且 QRS 會有 slow onset 的表現 ( 圖二 )。在電生理檢查方面, 於心室頻脈發作時,可以在 His bundle 附近記錄到最早 的 far field 的心室訊號。平均電燒次數為 10.4±7.4 次、 治療時間為 1099±1034 秒。14 位患者中有 10 位成功 治療心律不整,但於平均 41±24 個月的追蹤,有 4 位 復發。 結論:源於 parietal band 的心律不整不多,電燒治療十 分困難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多次嘗試。 圖一、Parietal band 示意圖。 PA indicates pulmonary artery; SB, septal band; and SPM, superior papillary muscle.
  • 14. No.027THRS14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圖二、源於 Parietal band 的心律不整心電圖 : The arrowheads indicate the slow onset of the QRS complex.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7;10:e005175. 利用電腦斷層測量心外膜脂肪厚度較正右心室之心肌 內層單極電位記錄的正常值及其臨床運用 Unipolar Endocardial Voltage Mapping in the Right Ventricle Optimal Cutoff Values Correcting for Computed Tomography–Derived Epicardial Fat Thickness and Their Clinical Value for Substrate Delineation 作者:Jeroen Venlet et al. 背景:當心肌內層知單極 (unipolar) 電位記錄低但雙 極 (bipolar) 電位記錄正常時,暗示病灶可能為於心外 膜 (epicardium) 處。然目前單極電位的邊界值 (cut-off value) 沒有考慮到心外膜脂肪組織造成的影響,本研究 旨在測量出新的正常值與展示其臨床運用。 方 法 與 結 果:33 位 患 者 (50±14 years; 79% 為 男 性 ) 患 有 因 scar 造 成 之 右 心 室 心 律 不 整, 接 受 心 內 膜 (endocardium) 和心外膜 (epicardium) 的單雙極電位記 錄。可作為測量參考的配對心內外膜的電位記錄需要距 離 10mm 以內且該處的脂肪厚度小於 1mm,故在 6889 個內外配對當中有 547(8%) 符合上述條件。判斷心外 膜病灶的條件為心外膜處的雙極電位小於 1.5mV 和有 abnormal epicardial electrogram。以前者為判定標準時, 心內膜的單極電位之邊界值為 3.9mV (area under the curve, 0.75; sensitivity, 60%; specificity, 79%);以後者為 判定標準時,其邊界值為 3.7mV (area under the curve, 0.88; sensitivity, 100%; specificity, 67%)。 然 而 大 多 數 (86%) 的 abnormal epicardial electrogram 是 transmural scar,心內膜的雙極電位也小於 1.5mV。 結論:以 3.9mV 作為辨別右心室心外膜病灶的邊界值, 跟之前研究 (5.5mV or 4.4mV) 相比是更為準確。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7;10:e005214. J wave 症候群及原發性心室顫動患者其心跳過速引起 之 J wave 變化與無心室顫動患者之比較 Tachycardia-Induced J-Wave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作者 : Yoshiyasu Aizawa et al. 背景 : 為了瞭解 J wave 背後的機轉和造成原發性心室顫 動的原因。 方法與結果:本研究收集了 25 位患者,其中 8 位患有 原發性心室顫動,患者較年輕 (28±10 versus 52±14 years, respectively; P=0.002) 且有較大和較多導極的 J wave 分佈。本研究利用 atrial pacing 使心跳加速,並記 錄其 J wave amplitude 在 atrial pacing 前中後的變化。 在 8 位原發性心室顫動中,RR interval 從 782±88ms 縮 短 成 573±162 ms (P=0.001) 時,J wave amplitude 從 0.35±0.26 降 低 成 0.22±0.23 mV (P=0.025)。 相 對地,17 位沒有原發性心室顫動的患者中,9 位其 J wave amplitude 從 0.27±0.09 增 加 為 0.38±0.10 mV (P<0.001),另外 8 位則沒有明顯改變。 結論:兩種不同的反應暗示患有 J wave syndrome 且 原 發 性 心 室 顫 動 的 患 者, 其 J wave 成 因 可 能 early repolarization,而沒有心室顫動的患者則為 conduction delay。 Heart Rhythm 2017;14:1121–1128 於 心 臟 核 磁 共 振 辨 識 定 位 心 肌 瘢 痕 幫 助 下, 利 用 dechanneling 電燒技術治療心室心律不整之短期與長 期預後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aided scar dechanneling : Influence on acute and long-term outcomes 作者:Yoshiyasu Aizawa et al. 背景:使用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LGE-CMR) 辨識心肌的正常與瘢痕組織,利 用 pixel signal intensity (CMR-PSI) 能更進一步標上顏色
  • 15. No.027 THRS 15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且與 electroanatomic mapping system 結合。 方法:159 患者 (66 6 11 years old,151 男性 [95%]) 患有 瘢痕相關之左心室頻脈,利用 dechannelling 作為治療 左心室頻脈的電燒方法,因此辨識左心室心肌組織中的 瘢痕便很重要。其中有 54 位患者 (34%) 利用核磁共振 (CMR-PSI) 幫助定位瘢痕,同時追蹤兩組人電燒後的短 期與長期預後。 結果:平均手術和 X 光透視時間為 229±67 和 20±9 分鐘,兩組患者並無顯著差別,然而 CMR-PSI 的組別 其電燒次數和時間顯著低於控制組 (28±18 applications vs. 36.6±18 applications, P=0.037, and 19±12 minutes vs 27±16 minutes, P=0.009, respectively),電燒治療後,心 室頻脈誘發的比例也低於控制組 (17 [32%] vs. 53 [51%] patients, P=0.022)。經過 20±19 個月的追縱後,CMR- PSI 組別的患者復發率遠低於控制組 (10 patients [18.5%] vs. 46 patients [43.8%], respectively, P=0.002; log-rank P=0.017),且多變量分析顯示 CMR-PSI 的幫助為預測 復 發 的 獨 立 變 數 ((hazard ratio,0.48 [95% Confirdence Interval (CI) 0.24–0.96], P =0.037)。 結論:在 CMR-PSI 幫助下進行 dechannelling 電燒,能 夠減少電燒次數和時間,以及降低心室頻脈的誘發程 度和心律不整復發比例。 Device News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 廖敏村醫師 Am Heart J 2017;191:21-29. doi: 10.1016/ j.ahj.2017.06.002 紐約心臟協會分級和初級預防植入式心律去顫器的存 活獲益:4 項隨機對照試驗的會整分析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 and the survival benefit from primary preventio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A pooled analysis of 4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背景:植入式心臟去顫器 (ICD) 的初級預防,可以藉著 減少心因性猝死來降低全因死亡率。但是對於較嚴重的 心臟衰竭,由於會有非突發死亡的競爭風險 (competing risk),是否能藉著植入式心臟去顫器來得到明確的好 處,以目前的資料結果仍有爭議。 方法:此研究從四個臨床試驗中(關於植入式心臟去 顫器的初級預防的四個臨床試驗, 包括 MADIT-I, MADIT-II,DEFINITE,SCD-HeFT), 把 紐 約 醫 師 協 會(NYHA)心臟衰竭分級 II 和 III( 左心室射血分率 ≤35%) 的病人截取出來做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以貝氏 - 韋伯存活迴歸模型(Bayesian-Weibull survival regression model)來分析 NYHA 心臟衰竭的分級是否會 對植入式心臟去顫器(ICD)和死亡率的關聯造成影響。 結果:四個臨床試驗中符合研究條件的共有 2763 位, 其中 NYHA 心臟衰竭分級 II 的佔 68% (1867 人 ),共 有 52%(1435 人 ) 隨機分派到 ICD 的治療。以多變量 模型 (multivariable model) 分析這所有病人,ICD 確實 降低死亡率 (風險比 [HR] 0.65,後驗信度間隔 [PCI] 95% ])為 0.40-0.99)。至於 NYHA 心臟衰竭分級對 於 「ICD 對死亡率的影響」的交互作用是顯著的(兩 者之間無交互作用的後概機率 posterior probability of no interaction 是 0.036)。在模型中分析 NYHA 分級和 ICD,ICD 確實降低了 NYHA 心臟衰竭分級 II 這些病 人的死亡率(HR 0.55,PCI 0.35-0.85),並且點估計 顯示降低了 NYHA 心臟衰竭分級 III 病人的死亡率(HR 0.76,PCI 0.48 -1.24),雖然在統計上並不顯著。 結論:ICD 作為初級預防,在 NYHA 心臟衰竭分級 II 的病人中確實降低了死亡率,且在 NYHA 分級 III 的病 人中 ( 此群病人中組成的異質性較高 ) 也可能有降低死 亡率的傾向。對於 NYHA 分級 III 的病人,仍然需要更 好的風險分層 (risk stratification) 工具來幫助醫師決策, 選出合適放入 ICD 的病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43 (2017) 223–228. doi: 10.1016/j.ijcard.2017.02.131 對於初級預防心因性猝死,接受植入式去顫器的患者, 下壁與前壁的破碎型 QRS 具有不同的預後價值 Inferior and anterior QRS fragmentation have different pro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an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目的:破碎型 QRS(fQRS)被提出可作為缺血性心肌 病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因性猝死(SCD)和全因死 亡率的預測因子。然而,左心室射出分率 < 35%的患
  • 16. No.027THRS16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者,fQRS 仍是一個爭論的問題。 方法:從 1996 年至 2013 年,所有接受初級預防接受 植入式心律去顫器(S-ICD)的患者均被納入回溯性的 登記研究。分析植入前的 12 導程心電圖中不同方向的 fQRS。使用調整 Cox 回歸分析對適當的去顫治療和全 因死亡率進行分析。 結果:總共納入 407 例患者,平均追蹤時間 4.2±3.3 y (年齡 60.6±11.9 歲,女性佔 15.7%,缺血性心肌病為 52.8%)。 FQRS 存在於 46.7%的患者中,主要為下壁 (30.7%),其次為前壁(21.4%)和側壁(11.1%)。 FQRS 在缺血性心肌病中更為普遍(p = 0.004)。對於 植入後 1 年內(HR 2.55, 95% CI 1.28-5.07)和 3 年(HR 1.90, 95% CI 1.14-3.18)的第一次適當去顫治療,下壁 fQRS 是獨立預測因子。而前壁 fQRS 是全因死亡率的 獨立預測因子,1 年內(HR 4.58, 95% CI 1.29-16.19), 3 年(HR 3.92, 95% CI 1.77-8.65)和完整追蹤時間(HR 2.22,95% CI 1.33-3.69)。側壁 fQRS 只是晚期(大於 三年追蹤時間)全因死亡率的預測因子(HR 2.04, 95% CI 1.09-3.81)。 結論:特定冠狀動脈區域的 fQRS 可能可以區分心律不 整的死亡風險。下壁的 fQRS 是早期心律不整的預測因 子,而前壁 fQRS 與死亡率有關。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830–41. doi: 10.1016/ j.jacc.2017.06.040 皮下植入式心律去顫器登記研究 (The EFFORTLESS study) 的植入和中期結果 I m p l a n t a n d M i d t e r m O u t c o m e s o f t h e Subcutane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Registry The EFFORTLESS Study 背景:皮下植入式心律去顫器(S-ICD)用來心室心律 不整的去顫治療,可以避免經由靜脈置放導線的缺點。 全球 EFFORTLESS(S-ICD 的臨床結果和成本效應評 估)登記研究在 5 年追蹤期間總共收集了 985 例患者。 目標:EFFORTLESS 登記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評估併發 症和不適當的去顫率來確定 S-ICD 的安全性。 方法:這是第一次報告完整世代研究追蹤超過 1 年的 研究結果。預先定義的結果是 30 天和 360 天的併發症, 以及心房顫動或心室上頻脈的不適當去顫。 結果:985 個患者追蹤 3.1±1.5 年,其中有 82 個完成 了 5 年的追蹤研究。平均年齡為 48 歲,女性佔 28%, 左心室射出分率為 43% ±18%,65%為初級預防。 30 天的 S-ICD 系統和手術併發症發生率為 4.1%,360 天為 8.4%。1 年併發症發生率以收案順序第一到第 四分位來比較,有改善的傾向:[ 四分位數 1] 併發症 11.3%,[ 四分位數 2] 7.8%, [ 四分位數 3] 6.6%和 [ 四 分位數 4] 7.4%。四分位數 1 與四分位數 2 到 4 相比 ; p = 0.06)。少數病患移除機器是因為需要抗心動過速 (anti-tachycardia therapy)(n = 5)或雙心室刺激(CRT)(n = 4)或心搏過緩需要刺激治療(n = 1)。1 年內有 8.1% 的不適當去顫,3.1 年後則為 11.7%。在植入時誘發心 室頻脈或心室顫動,99.5%的患者接受成功去顫治療。 適當去顫 1 年和 5 年比率分別為 5.8%和 13.5%。自發 性的事件成功去顫比率為 97.4%。 結論:此登記研究顯示,S-ICD 滿足預先定義的結果, 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併發症,不適當的去顫和成功 有效去顫比率的中期表現,與經靜脈植入式心律去顫 器研究中觀察到的發生率相當。 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2017;28:924–930. doi: 10.1111/jce.13256 右心室節律器的導線位置與長期預後和併發症有關 Right ventricular pacemaker lead 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long-term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前言:節律器於右心室心尖處的電刺激對長期預後可 能有害,非心尖處位置的電刺激可能可以改善預後。 關於非心尖處導線置放的併發症目前資料很少。這項 研究的目的是評估不同位置的右心室導線與長期預後 及導線相關併發症之間的關係。 方法與結果:收案病人為所有接受雙腔節律器植入手 術的成年患者,追蹤時間從 2004 年至 2014 年間,且 病患於術後接受胸部 X 光檢查判讀導線位置。記錄病 患長期預後和導線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在 5 年之間 進行比較:(1)心尖和心室中隔的導線,(2)心尖 和非心室中隔非心尖(NSNA, non-septal non-apical), (3)心尖和心室中隔,且有 > 40%的心室刺激。此為 回溯性的評估方式,總共 3,450 例患者,其中包括 238
  • 17. No.027 THRS 17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個心室中隔導線病人,733 個心尖和非心室中隔非心 尖 (NSNA) 導線病人。心室中隔導線與心尖導線病人相 比,具有較低的死亡率(24% vs. 31%,P = 0.02)。在 超過 40%心室刺激的患者中,心室中隔導線與心尖導 線相比,具較高的心房顫動發生率(49% vs. 34%,P = 0.04)。非心室中隔非心尖 (NSNA) 的導線有明顯較高 的脫落比率(4% vs. 2%,P = 0.005),和導線需重新 調整(8% vs. 5%,P = 0.005)。 結論:節律器的心室中隔導線與心尖導線相比具有較 低的死亡率,但在心室刺激百分比較高的病人,心房 顫動的發生率較高。非心室中隔非心尖 (NSNA) 的導線 具較高的併發症,應該避免。 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 (2017) 49:263–270. doi: 10.1007/s10840-017-0260-8 植入式心律去顫器在非缺血性心肌病中的角色:前瞻 性隨機臨床試驗的系統回顧和統合分析 Role of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n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前言: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目前已知植入式心律 去顫器(ICD)的患者有較低的死亡率。然而,植入式 心律去顫器(ICD)對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 總死亡率的益處仍然不確定。此研究對非缺血性心肌 病(NICM)患者置放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作為 初級預防的作用,進行了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回顧和 統合分析。 方 法: 此 研 究 從 初 始 到 2017 年 2 月 對 PubMed, 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Web of Science 和 CINAHL 數據資料庫進行了系統回顧,找出使用隨 機臨床試驗方法 評估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在非 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中的作用。分析方式使用 Mantel-Haenszel 風險比,固定效應模型,用來總結治 療的結果。如果異質性(I2)≥ 25,則使用隨機效應模 型。 結果:此研究分析了來自五個隨機對照試驗,共 2573 例患者,針對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和藥物治療 進行比較。平均追蹤時間為 48±22 個月。發現植入 式心律去顫器(ICD)的病患在(a)全因死亡率顯著 降 低(RR 0.84, 95 % CI 0.71-0.99,p = 0.03) 和(b) 心因性猝死顯著降低(RR 0.47, 95% CI 0.30-0.73,p <0.001)。 結論:此研究分析表示,使用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 進行初級預防與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的全因 死亡率和心因性猝死的降低有相關。 Time Topic Speaker Moderator 13:25-13:30 Opening Remark 陳適安 Session 1: Arrhythmia Approach: Clinical Medicine and Basic Science Cross Talk 13:30-14:00 Registry of AF Catheter Ablation in Japan Kenzo Hirao (JHRS President) 陳適安 14:00-14:30 Ventricular Arrhythmogenesis – Past and Future 吳茲睿 賴文德 14:30-15:00 Coffee Break Section 2: Complications Reducing in AF? 15:00-15:20 Special and Difficult Scenarios in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趙子凡 郭啟泰 15:20-15:40 The Peri-procedural Managements of NOACs for Catheter Ablation of AF 鐘法博 林彥璋 15:40-16:00 NOACs: Beyond Anti-coagulant? 張建榮 陳亦仁 16:00-16:20 Do DM Agents Matter? 林永國 吳茲睿 16:20-16:50 Panel Discussion 吳茲睿 16:50-17:00 Closing Remark 陳勉成 2017 THRS 秋季學術研討會 日期:106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13:25-17:00 地點: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風光廳
  • 18. No.027THRS18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Taiwan Heart Rhythm Soclety‧ 中華民國 106 年 10 月出刊 【國內】 1. 2017 THRS 秋季學術研討會 時間 : 2017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地點 : 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 359 號 ) 交通指引 : 捷運、台鐵至「南港站 / 南港車站」下車,由台鐵南出 口(南港路)即抵達高鐵抵達南港高鐵車站下車,由南 1A 忠孝東路 /2A 南港路出口,往左邊前往至 B 棟即抵 達「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2. 「心臟電氣生理個案口頭報告」開始報名 ! 時間 : 2017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地點 : 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報告時間每人 25 分鐘 ( 含 10 分鐘討論 ) 《建議:Presentation (10~12 分鐘 ) + Review (3 分鐘 ) + 討論 (Q & A 10 分鐘 )》 此場次名額限制:3 位 ※ 新受訓者需為 TSOC 及 THRS 會員,且需向學會報備 基本資料,訓練完成後須至少一次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 或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年會或季會學術會議口頭發表電 生理相關病例報告 [ 時間 25 分鐘 ( 含 10 分鐘討論 )]。 受訓期間教育積分需累計達 60 分以上,其中中華民國 心臟學會及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積分各需至少 30 分。 請填寫: (1) 個案報告報名表 ( 可連結以下網址填寫 http://goo.gl/ exDk8N ) 報名表請線上填寫、Email 或傳真至學會秘書處 ( 填 寫完成請與秘書處做電話確認 !) 【國外】 1. ACC.18 -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67th Annual Scientific Session & Expo 2018 時間:2018 年 3 月 10 日到 12 日 地點:美國奧蘭多 2. Heart Rhythm Scientific Sessions 時間:2018 年 5 月 9 日到 12 日 地點:美國波士頓 活 動 日 誌 2017 THRS 秋季學術研討會 日期:106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15:00-17:50 地點: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雲晶廳 Time Topic Speaker Moderator 15:00-15:05 Opening Remark 黃金隆 Session 1: Nuclear Medicine in Arrhythmia 15:05-15:45 Sympathetic Neuronal Imaging in Heart Failure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Ichiro Matsunari 曹玄明 15:45-16:10 Prognostic Value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SPECT in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Heart Failure 洪光威 蔡佳醍 16:10-16:20 Panel Discussion 羅彩月 Session 2: Perfecting Management in CIED 16:20-16:40 ICD Trouble Shouting 廖若男 段大全 16:40-17:00 How to Manage the Non-responders of CRT 游治節 黃金隆 17:00-17:20 New Horizon of Device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 程建銘 溫明賢 17:20-17:40 Panel Discussion 溫明賢 17:40-17:50 Closing Remark 溫明賢 Alli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Speaker Moderator 14:00-14:05 Opening Remark 馮安寧 14:05-14:25 心臟電生理檢查護理及設備的建立 邱奕玲 馮安寧 14:25-14:45 心臟解剖及基本電生理檢查 李應湘 段大全 14:45-14:50 Closing Remark 段大全 14:50-15:00 Coffee Break 2017 TBHRE(EP) Examination 15:20-16:40 2017 TBHRE(EP) Examination 日期:106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 14:00-16:40 地點: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9F 海山林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