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 diaporama a bien été signalé.
Le téléchargement de votre SlideShare est en cours. ×

TEDxTaipei 2017: 社會企業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Publicité

Les vidéos YouTube ne sont plus prises en charge sur SlideShare

Regarder la vidéo sur YouTube

🍲
🎪
🌏
🚸
🍲
🎪
🌏
🚸 🔗
Chargement dans…3
×

Consultez-les par la suite

1 sur 16 Publicité

TEDxTaipei 2017: 社會企業

Télécharger pour lire hors ligne

在傳統的思維裡,「社會公益」和「企業獲利」不但是兩回事,而且常常彼此競爭。

這幾年來,有許多案例,都是在劇烈的衝突中不斷拔河,激化對立的情緒。
好比說,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礦業法》、《空氣污染防制法》的修訂過程裡,我們都看到雙方各執一詞,難以對話的情況。

「社會企業」為這樣的困境,提出了一種新的解答。
簡單來說,「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理念,可以把「競爭、對立」,轉化成「合作、共好」。

舉例來說,社會上有特殊需求的朋友,例如身障者,在過去的觀念裡,經常被看成被動的「弱勢族群」,等待政府來提供服務。
但是,因為公部門不一定有親身的體驗,所提供的無障礙服務,往往難以切合實際的需求。
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社會企業,試圖翻轉這樣的關係。
他們的經營模式,讓身障者化被動為主動,反過來提供自己的經驗,來滿足各界對於「如何設計無障礙環境」的資訊需求。

再舉第二個例子:
過去的經驗裡,每當天然災害發生,讓某些地方成為「災區」,當地「災民」的未來,似乎只能等待政府的救援與重建。
然而,即使硬體的需求快速得到滿足,但人與人的情感、人與土地的連結,卻可能受到忽略。
不過,我們很高興能看到,有些災區的自救會,透過社會企業的經營方式,運用社區自身的力量,不但主導了地方的再生,更成功創造出發揮地方特色的經濟生活圈。

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在傳統的食品生產體系裡,第一線生產者和個別的消費者,是相當疏離的,中間有加工、大盤、中盤、零售業的存在。
在這樣的關係裡,經常隱藏著訊息的不對稱,也讓人們在購買的過程裡,難以兼顧對環保和食安的重視。
因此,有些社會企業運用「共同購買」的模式,來集結消費者、尋找有共同理念的生產者。透過雙方的直接對話,一方面增進消費者對生產環境的親近與了解,另一方面也協助生產者,改用友善環境的耕種方法,來建立農食互惠的經濟網絡。

最後,講到社會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一般我們能想到的,就是「社會大眾應該保護環境」。
不過,最近有許多社會企業,透過新型態的群眾募資,在落實減碳、能源轉型的過程裡,也一併解決了社會問題。
這些社企響應再生能源的發展政策,將各界的捐款或投資,用來建置太陽能系統、活化閒置的屋頂。在減緩全球暖化的同時,也把發電的收益,捐贈給當地的弱勢團體。
以上這些社會創新,不但成功發揮了影響力,也獲得了各界的肯定。

今年,在星展銀行和聯合報願景工程的調查裡,就有接近八成的民眾,認同「兼顧公益和獲利」的經營理念。
不過,同一份調查也指出,對社會企業有明確認知的民眾,只有不到兩成:

也就是說,如何傳播理念、加強各界對社企的認識,是這個階段,我們最重要的工作。

今年中秋節,我們就看到許多志同道合的社會企業,運用「百寶盒」、「扶企包」等聯合行銷的方式,不但提昇了整體的能見度,也讓打開禮盒的朋友,可以一次瞭解到十幾二十家社企的創新理念。
這樣的產品與服務,政府當然全力支持。

只要機關或國營事業購買到 100 萬元,負責社企的政務委員——也就是我——就會親自頒獎。
透過共同採購,我們讓公部門的朋友在日常工作裡,也能不斷提昇對社企價值的認知。
除了採購之外....

...行政院也在建國花市、玉市隔壁,台北最精華的地段,設置了「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即將在下周開幕。
接下來,全台灣的社企朋友,都能在這裡舉辦活動、展示自己的創意,進一步提昇社企的能見度。

從十一月開始,我每周三都會在這裡上班。歡迎大家來找我聊天,共同參與社會企業政策制定的過程。
當然,台灣各地都有不同的社會樣貌、不同的社會創新,我們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台北。除了透過遠距會議的方式,結合各地的社群之外,我們也會實際走進全台灣的各個區域。

從這個月底開始,我固定每兩周,到行政院在台中、嘉義、高雄、花蓮的辦公室,和當地的社企進行座談。
在這段旅程裡,我們會持續製作影像、文字紀錄,讓全世界的朋友,看到台灣社企的動人故事。

這些故事加在一起,就像是一把大傘,往四面八方開展。
每個團隊都往不同的維度創新,同時也彼此支持、互相學習,來解決共同的社會問題。
我想,社會企業最動人的地方,就是它翻轉了「強調競爭和對立」的傳統思維。

社會創新的核心理念,就是:「當大家在賽跑的時候,你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一轉身開始跑,就贏在起跑點了。」
最後,也祝福在座的各位,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起創造出合作、共好的未來。

在傳統的思維裡,「社會公益」和「企業獲利」不但是兩回事,而且常常彼此競爭。

這幾年來,有許多案例,都是在劇烈的衝突中不斷拔河,激化對立的情緒。
好比說,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礦業法》、《空氣污染防制法》的修訂過程裡,我們都看到雙方各執一詞,難以對話的情況。

「社會企業」為這樣的困境,提出了一種新的解答。
簡單來說,「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理念,可以把「競爭、對立」,轉化成「合作、共好」。

舉例來說,社會上有特殊需求的朋友,例如身障者,在過去的觀念裡,經常被看成被動的「弱勢族群」,等待政府來提供服務。
但是,因為公部門不一定有親身的體驗,所提供的無障礙服務,往往難以切合實際的需求。
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社會企業,試圖翻轉這樣的關係。
他們的經營模式,讓身障者化被動為主動,反過來提供自己的經驗,來滿足各界對於「如何設計無障礙環境」的資訊需求。

再舉第二個例子:
過去的經驗裡,每當天然災害發生,讓某些地方成為「災區」,當地「災民」的未來,似乎只能等待政府的救援與重建。
然而,即使硬體的需求快速得到滿足,但人與人的情感、人與土地的連結,卻可能受到忽略。
不過,我們很高興能看到,有些災區的自救會,透過社會企業的經營方式,運用社區自身的力量,不但主導了地方的再生,更成功創造出發揮地方特色的經濟生活圈。

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在傳統的食品生產體系裡,第一線生產者和個別的消費者,是相當疏離的,中間有加工、大盤、中盤、零售業的存在。
在這樣的關係裡,經常隱藏著訊息的不對稱,也讓人們在購買的過程裡,難以兼顧對環保和食安的重視。
因此,有些社會企業運用「共同購買」的模式,來集結消費者、尋找有共同理念的生產者。透過雙方的直接對話,一方面增進消費者對生產環境的親近與了解,另一方面也協助生產者,改用友善環境的耕種方法,來建立農食互惠的經濟網絡。

最後,講到社會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一般我們能想到的,就是「社會大眾應該保護環境」。
不過,最近有許多社會企業,透過新型態的群眾募資,在落實減碳、能源轉型的過程裡,也一併解決了社會問題。
這些社企響應再生能源的發展政策,將各界的捐款或投資,用來建置太陽能系統、活化閒置的屋頂。在減緩全球暖化的同時,也把發電的收益,捐贈給當地的弱勢團體。
以上這些社會創新,不但成功發揮了影響力,也獲得了各界的肯定。

今年,在星展銀行和聯合報願景工程的調查裡,就有接近八成的民眾,認同「兼顧公益和獲利」的經營理念。
不過,同一份調查也指出,對社會企業有明確認知的民眾,只有不到兩成:

也就是說,如何傳播理念、加強各界對社企的認識,是這個階段,我們最重要的工作。

今年中秋節,我們就看到許多志同道合的社會企業,運用「百寶盒」、「扶企包」等聯合行銷的方式,不但提昇了整體的能見度,也讓打開禮盒的朋友,可以一次瞭解到十幾二十家社企的創新理念。
這樣的產品與服務,政府當然全力支持。

只要機關或國營事業購買到 100 萬元,負責社企的政務委員——也就是我——就會親自頒獎。
透過共同採購,我們讓公部門的朋友在日常工作裡,也能不斷提昇對社企價值的認知。
除了採購之外....

...行政院也在建國花市、玉市隔壁,台北最精華的地段,設置了「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即將在下周開幕。
接下來,全台灣的社企朋友,都能在這裡舉辦活動、展示自己的創意,進一步提昇社企的能見度。

從十一月開始,我每周三都會在這裡上班。歡迎大家來找我聊天,共同參與社會企業政策制定的過程。
當然,台灣各地都有不同的社會樣貌、不同的社會創新,我們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台北。除了透過遠距會議的方式,結合各地的社群之外,我們也會實際走進全台灣的各個區域。

從這個月底開始,我固定每兩周,到行政院在台中、嘉義、高雄、花蓮的辦公室,和當地的社企進行座談。
在這段旅程裡,我們會持續製作影像、文字紀錄,讓全世界的朋友,看到台灣社企的動人故事。

這些故事加在一起,就像是一把大傘,往四面八方開展。
每個團隊都往不同的維度創新,同時也彼此支持、互相學習,來解決共同的社會問題。
我想,社會企業最動人的地方,就是它翻轉了「強調競爭和對立」的傳統思維。

社會創新的核心理念,就是:「當大家在賽跑的時候,你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一轉身開始跑,就贏在起跑點了。」
最後,也祝福在座的各位,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起創造出合作、共好的未來。

Publicité
Publicité

Plus De Contenu Connexe

Plus par Audrey Tang (20)

Plus récents (20)

Publicité

TEDxTaipei 2017: 社會企業

  1. 1. 🍲 🎪 🌏 🚸
  2. 2. 🍲 🎪 🌏 🚸 🔗
  3. 3. 🍲 🎪 🌏 🚸 🔗
  4. 4. 🍲 🎪 🌏 🚸 🔗
  5. 5. 🍲 🎪 🌏 🚸 🔗
  6. 6. 🍲 🎪 🌏 🚸 🔗
  7. 7. 認同度 認知度 78% 19%
  8. 8. 認同度 認知度 78% 19%
  9. 9. 百寶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