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une entreprise Scribd logo
1  sur  38
學習
PART II
100/11/23
 楊政達
還記得上週「學習」了什麼嗎?

   古典制約

   操作制約
回顧古典制約 Classical conditioning
Pavlov 的經典實驗
古典制約的基本原理
   習得(acquisition):

   制約刺激和非制約刺激的配對次數增加,產生制約
    反應的次數也會漸漸增加,此時則被認為已經習得
    該項制約反應。
古典制約的基本原理
   絕跡(extinction) :
   當制約刺激出現,但非制約刺激不再出現,則
    制約反應也會漸漸不再發生 。
古典制約的基本原理
   自主回復(Spontaneous recovery) :
   靜止一段時間或暫時休息之後,無須出現非制
    約刺激就能重新出現制約反應的現象 。
古典制約的基本原理
   刺激概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

   刺激識別(Stimulus discrimination)
你清楚了嗎?
腦力激盪:試著判斷看看以下情境中,
 US、CS、CR各為何?

1.   小華在一次吃了某火鍋店的火鍋後上吐下瀉,之後只要
     聞到那家火鍋店火鍋的味道就會一直有作嘔不適的感
     覺。

2.   有一次小明目睹一樁恐怖的搶案,該名男性嫌犯把手伸
     進去外衣的口袋拿手槍,結果現在小明只要看到有陌生
     男子把手伸進去外衣的口袋就會感到緊張、心跳加快。

3.   市場調查發現,一般男性在看過有美女坐在房車內的廣
     告後會比較想要買那型的房車。
☆輕鬆一下
KUSO版古典制約
 Ivan Pavlov
回顧操作制約 Operant conditioning
 Skinner Box


   最早Skinner讓動物產生
   工具制約行為的實驗箱。

   例如:讓老鼠學習去壓
   桿就可以獲得食物。
操作制約的基本原理
 強化(Reinforcement):

  操作制約的過程中,有機體的行為反應會使環境
  出現某種回饋,如果這是有機體所喜歡的,則有機
  體做出該反應的機會便會增加而形成制約。

  可以增強有機體制約反應的這個刺激或物質稱為
  增強物(reinforcer)。

  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
             v.s.
   負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NR)
操作制約的基本原理
 懲罰(Punishment):


 在某個行為之後給予不愉快的刺激,或者剝奪快
 樂的刺激,以抑制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正懲罰(positive punishment, PP)
            v.s.
  負懲罰(negative punishment, NP)
操作制約的基本原理
你清楚了嗎?
     腦力激盪:試著區辨PR, NR, PP, NP。

1.   老師說全班期中考的成績很不錯,所以把期末考
     取消了
2.   你的成績太差,所以獎學金被取消
3.   老師說你的書面報告寫得很好
4.   老師因為你考試作弊把你當了
5.   女朋友不想要親你,因為你嘴巴有菸味
思考看看…

難道學習就是這樣全然被動而受環境所控制的
         嗎?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Albert Bandura and the bobo doll study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當這群孩子隨後與Bobo doll獨處時,暴力組相對於
 Bobo doll study
控制組,有兩倍的可能對Bobo doll施展暴力行為
 兩組學齡前兒童:
  一組觀看大人對Bobo doll施予暴力行為的影片
  另一組觀看大人平和地和Bobo doll玩的影片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

 很多的學習是發生在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t)中
 不需要直接的獎懲,學習就能透過觀察、模仿產生
 又可稱為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或者是替代
  學習(vicarious learning)。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觀察學習的四個階段:


  注意階段(Attention phase)


  保留階段(Retention phase)


  產生階段(Reproduction phase)


  動機階段(Motivation phase)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從觀察別人的反應學習到害怕  Adaptive

  有過這個經驗嗎?看到幾次同學們經過校園內某一個
  角落總是快步離去,以後自己也莫名地盡量避免靠近
  那裏。

  人類甚至可以從「聽說」中習得害怕,不必真的觀察
  到別人的行為。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獼猴能從觀察學習到害怕的實驗
  一群在實驗室生長的獼猴
      v.s.
  一群野生的獼猴

  原本看到蛇的時候,在實驗室生
 長的獼猴一點也不會感到害怕,
 甚至對蛇十分好奇。

  但是在看到野生獼猴對蛇的恐懼
 以及牠們激烈拒絕接近蛇的舉動
 以後,在實驗室生長的這些獼猴
 也再也不願主動靠近蛇了。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模仿(Modeling):


個體在觀察學習時,針對社會情境中某目標
 (Model)行為學習的歷程。
模仿並不是「複本」的過程,它是經過調整的。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各種類型的模仿行為:

  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


  綜合模仿(Synthesized modeling )


  象徵模仿(Symbolic modeling )


  抽象模仿(Abstract modeling )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許多因素都會增強模仿學習的效果


  本身投注較多的注意力進去
  Model 是專家、名人,社會地位高
  比較有吸引力的行為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模仿學習可以是很快速的


 媒體所帶來的衝擊不容小覷
  不好的影響
    太多與暴力有關的內容
    節目中的施暴者大多沒有受到懲罰
    節目中的受害者沒有表現出疼痛
  好的影響
    知名藝人做公益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觀察模仿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1.   Fletcher et al. (2000) 發現如果九年級和十年級孩子
      的父母參與較多社區活動,則他們也會參與較多。

 2.   Sargent et al. (2001) 發現9~15歲的孩子如果看較多
      主角抽煙的影片,則他們自己也較可能嘗試抽煙。

 3.   針對三、四年級學童進行研究,少看電視、錄影帶
      或玩電玩的兒童,較少身體或語言的攻擊行為。

 4.   Forge & Phemister (1987) 的研究發現非暴力的、助
      人的影片,也會增加正向的、助人的行為。
發掘主動學習的潛質
 三元交互決定論(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
看MV學跳舞
 http://www.youtube.com/watch?NR=1&v=ikTxfID
 Yx6Q
其它種類的學習
  認知學習
  頓悟學習
認知學習(Cognitive learning)

 學習者獲得能夠影響行為的訊息,但不一定立即表現
 出來的歷程。

 在沒有強化的情形下所產生的學習稱作潛伏學習(latent
 learning)
認知學習(Cognitive learning)
 老鼠也能構成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
   Olton & Samulson(1976)讓老鼠跑八爪迷宮:
    迷宮是八個方射狀的通道,而在通道的盡頭都準備了
    食物,老鼠要學會避開已跑過的通道好吃到全部的食
    物。




    老鼠平均選對了7.9次,老鼠有構成認知地圖的能力。
動動腦時間
如何一筆劃以四條直線連結到所有點?
有沒有同學要嘗試?


      ●     ●   ●



      ●     ●   ●



      ●     ●   ●
可運用此房間中所有物品,
將兩條繩打結
有沒有同學有想法?
頓悟學習
 頓悟:突然間意會到一個問題的解答。


 常常,頓悟之前之所以會「卡住」而無法找到
答案,是因為我們對問題的表徵過於「執
著」。
 表徵轉換(Changing representation)後便使我
們頓悟
頓悟學習
 Köhler (1925/1956) 以黑猩
 猩進行了一系列經典的實
 驗,並以動物的頓悟行為作
 為動物智能的證據。

 黑猩猩經過多方嘗試後,終
 於墊高箱子順利拿到掛在高
 處的香蕉。
 並非機械化增強的結果,而是
  頓悟(insight)。
 牠們在解決問題時並非盲目的
  亂試,而是看到了某事物(如
  箱子)可以達到某效果(把自
  己墊高)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
  (幫助自己拿到香蕉)才做出
  行動。
作業八
記憶一連串無意義單字,畫出遺忘曲線
並寫心得。
截止繳交時間:11/29晚上12點

Contenu connexe

Plus de Visual Cognition and Modeling Lab

Plus de Visual Cognition and Modeling Lab (20)

0405記憶
0405記憶0405記憶
0405記憶
 
0329學習
0329學習0329學習
0329學習
 
0315感覺與知覺
0315感覺與知覺0315感覺與知覺
0315感覺與知覺
 
0308大腦與行為.pptx
0308大腦與行為.pptx0308大腦與行為.pptx
0308大腦與行為.pptx
 
0301心理學史簡介
0301心理學史簡介0301心理學史簡介
0301心理學史簡介
 
0222課程介紹
0222課程介紹0222課程介紹
0222課程介紹
 
1026感覺與知覺
1026感覺與知覺1026感覺與知覺
1026感覺與知覺
 
(通識)心理學 20161018 自閉天才
(通識)心理學   20161018 自閉天才(通識)心理學   20161018 自閉天才
(通識)心理學 20161018 自閉天才
 
1012大腦與行為
1012大腦與行為1012大腦與行為
1012大腦與行為
 
0928心理學史簡介
0928心理學史簡介0928心理學史簡介
0928心理學史簡介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湯顯祖與莎士比亞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
 
0914課程介紹
0914課程介紹0914課程介紹
0914課程介紹
 
20160518 自閉症小孩的超能力記憶
20160518 自閉症小孩的超能力記憶20160518 自閉症小孩的超能力記憶
20160518 自閉症小孩的超能力記憶
 
20160525通識心理學 自閉症小孩的超能力記憶
20160525通識心理學 自閉症小孩的超能力記憶20160525通識心理學 自閉症小孩的超能力記憶
20160525通識心理學 自閉症小孩的超能力記憶
 
體驗劇場_1050524_W14_易用性測試_楊政達
體驗劇場_1050524_W14_易用性測試_楊政達體驗劇場_1050524_W14_易用性測試_楊政達
體驗劇場_1050524_W14_易用性測試_楊政達
 
體驗劇場_1050503_W11_原型設計_楊政達
體驗劇場_1050503_W11_原型設計_楊政達體驗劇場_1050503_W11_原型設計_楊政達
體驗劇場_1050503_W11_原型設計_楊政達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六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六組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六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六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四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四組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四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四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二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二組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二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二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三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三組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三組
認知、科技與設計_1050108_期末成果展第三組
 

1123學習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