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une entreprise Scribd logo
1  sur  21
士拉央佛教會‧19-09-2008

菩薩戒行通論
菩薩戒行的精神/內容

 三聚戒:
1. 攝律儀戒
2. 攝善法戒
3. 饒益有情戒
菩薩道三階
 願菩提心(發心)
 行菩提心(修行)
 勝義菩提心(證得)
行菩提心 vs 菩薩戒
 《成佛之道》 ( p266 ) :「經論中說:『菩提以
  正行而為堅實』;『若無正行,不得菩
  提』;不但以信願而能成佛,所以立菩提
  願以後,應進一步的受持菩提正行(行菩
  提心),也就是受持大乘「菩薩」的「學
  處」。」
 《學佛三要》 (p98 ) :「行菩提心,主要是指
  受持菩薩戒法。」
菩薩戒本
 (一)《菩薩瓔珞本業經》
 (二)《梵網經》菩薩戒本
 (三)《瑜伽師地論》菩薩戒本
 (四)《菩薩地持經》戒本
 (五)《菩薩善戒經》戒本
 (六)《優婆塞戒經》戒本
菩薩戒屬僧屬俗?

 《瓔珞經》與《梵網經》:是斷淫而不是
  絕無淫行,是以出家為主而又略兼在家心
  行的;
 《瑜伽論》:是在家與出家兼容的;
 《地持經》與《善戒經》是出家的;
 《優婆塞戒經》是在家的。
誰可受持菩薩戒?_頓立戒
 《瓔珞經》卷下說:「始行菩薩,若信男若信
  女中,諸根不具、黃門、婬男、婬女、奴婢、
 變化人,受得戒。」(《大正藏》二四.一○二○頁中)可見,
 不限於人類,均可受菩薩戒的。


 《梵網經》卷下說:「若受佛戒者,國王、王
 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
 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
 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
 法師語,盡受得戒。」只要聽懂菩薩法師所講菩薩戒法的
 語言及內容者,即使從未接觸過佛法,也可以受戒得戒。
誰可受持菩薩戒?_漸次戒

 《瑜伽論》、《地持經》、《善戒經》,
同屬於《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品》的同本異
譯,只要舉其一種,便可概約三種了 。

 《善戒經》卷四中說:「菩薩摩訶薩,若
欲受持菩薩戒者,先當淨心受七種戒。」
(《大正藏》三○.九八二頁下)這是明白地說明了,菩薩戒是不得單
受或頓受的,應該先受了七眾的七種戒全部、少部分或一部分的一眾戒
之後,才可求受菩薩戒。
關於《優婆塞戒經》(三之一)

 根本就是在家的大乘戒而非即是菩薩戒,
 所有大乘戒中最難受得的一種漸次戒。


 受戒以前,先要次第供養:父母、師長、
 妻子、善知識、奴婢、出家道人。
關於《優婆塞戒經》(三之二)

 問九種遮難:家屬不聽、欠他人債、身心
 有病、污淨梵行、作五逆罪、盜法賊住、
 性別難辨、殺道心人、眾前妄語等,若犯
 其一,便不能受戒。

 在受其六重二十八輕的菩薩戒之先,必須
 先行三皈五戒;雖受五戒,亦須經過六個
 月的察看,再於二十比丘僧中以羯磨法秉
 受;可見這不是不分品類便可受得的菩薩
 戒了。
關於《優婆塞戒經》(三之三)

 為什麼要如此的嚴格呢?
 該經卷三〈受戒品〉中有這樣的說明:
 「是戒能為沙彌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薩
 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
 至心受持優婆塞戒,則能獲得如是等戒無
 量利益。」(《大正藏》二四.一○四七頁下─一○四八頁上)
受戒法

 《瓔珞經》:「受戒有三種受:一者諸佛
菩薩現在前受,得真實上品戒;二者諸佛
菩薩滅度後,千里內有先受戒菩薩者,請
為法師教授我戒,我先禮足,應如是語:
『請大尊者為師,授與我戒。』其弟子得
正法戒,是中品戒;三,佛滅度後,千里
內無法師之時,應在諸佛菩薩形像前,胡
跪合掌,自誓受戒……是下品戒。」(《大正
藏》二四.一○二○頁下)
自誓受的條件

 《梵網經》輕戒二十三條說:「佛滅度後,欲
  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
 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
 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
 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
 雖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
 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師,
 師師相授故,……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
 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而要見
 好相。」(《大正藏》二四.一○○六頁下)
常見疑慮(二之一)

1. 行菩萨道的佛弟子一定要受持菩萨戒吗?
2. 除了戒疤,持素和八斋日,在日常生活中有
   何不同处 ?
3. 受了不可自已捨, 又是生生世世的,只希望
   做菩萨而已吗?
4. 我很鼓励佛友受菩萨戒, 因为受过后他会
   很发心,但是自已总觉得会受到约束. 其实
   是内心有鬼, 有不愿承担的吧.您有何看法?
常見疑慮(二之二)

1. 总觉得菩萨戒里'有好多应该要做到的, 有
 很多不可犯的'如果做不到,不如不受, 不用
 给自已压力. 您有何看法?
 (有位男老佛友因受了菩萨戒又不能持素,嫁女儿时又
   请荤食,后来也没再来佛教会, 好可惜.)
2. 还有菩萨戒的版本多,有时会误解,跟各自
   师父的又有些乱, 怎么办?
3. 受五戒后,犯了不重戒可求忏悔.菩萨戒也
   如此吗?
重戒

1. 《瓔珞經》稱十條重戒為「十不可悔」
 (犯了十重戒沒有懺悔除罪的方法);
2. 《梵網經》稱為「波羅夷」(犯了重戒等於
 人斷了頭,不能再以任何的佛法之藥來救治);
3. 《瑜伽論》戒本稱為「他勝處」(被他來的
 外在的敵對的魔法戰勝);
4. 《優婆塞戒經》稱六條重戒為「六重法」。
輕戒

 《梵網經》稱為「輕垢」(較重戒為輕的罪業
 之垢);
 《地持經》名之為「突吉羅」(亦稱惡作);
 《瑜伽論》翻為「惡作」,稱為「違越」
 (違背並且越出了修持者的心行範圍);
 《優婆塞戒經》稱為「失意罪」(輕戒者,乃
 是妄念所作,違背了修持者受戒時的意願,所以稱為
 失意)。
《瑜伽論》之懺悔法(三之一)

 若諸菩薩。從他正受戒律儀已。由善清淨
  求學意樂。菩提意樂。饒益一切有情意樂。
  生起最極尊重恭敬。從初專精不應違犯。
  設有違犯。即應如法疾疾悔除令得還淨。
 如是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
  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
  乘補特伽羅。發露悔滅。
《瑜伽論》之懺悔法(三之二)
 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
 失戒律儀。應當更受。
  (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
 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
 纏犯。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
 薩淨戒律儀。)
 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應對於三補
  特伽羅。或過是數。應如發露除惡作法。
  先當稱述所犯事名。應作是說:「長老專
  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毘奈
 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餘如苾芻發
 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
《瑜伽論》之懺悔法(三之三)

 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
  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
 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
  爾時菩薩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
  護當來終不重犯。如是於犯還出還淨。
 復次如是所犯諸事。菩薩學處。佛於彼彼
  素呾纜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攝善法
  戒。饒益有情戒。今於此菩薩藏摩呾理迦。
  綜集而說。菩薩於中應起尊重。住極恭敬
  專精修學。
勸、持之功德

 《瓔珞經》卷下:「法師能於一切國土中,
  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
  造八萬四千塔。」
 又說:「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
  超過三劫生死之苦。」
 菩薩戒的每一戒都是「無盡戒」;持一戒,
  即在一切眾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眾生之
  數無量,持戒的功德也就無盡了,所以受
  持菩薩戒的功德之大,大得無法比喻。

Contenu connexe

Similaire à 菩薩戒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文化大學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文化大學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wutitoudi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hohohoho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hohohoho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hohohoho
 

Similaire à 菩薩戒 (7)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寶教育基金會詹翔霖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圓覺經
圓覺經圓覺經
圓覺經
 

Plus de 一彈凡塵 一彈

《中阿含》第30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30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30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30經(圖表篇) 一彈凡塵 一彈
 
《中阿含》第28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28經(圖表篇)《中阿含》第28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28經(圖表篇)一彈凡塵 一彈
 
趣味塗鴉創作(創造善緣堅固道心)
趣味塗鴉創作(創造善緣堅固道心)趣味塗鴉創作(創造善緣堅固道心)
趣味塗鴉創作(創造善緣堅固道心)一彈凡塵 一彈
 
第三節:大乘《般若》與《阿含經》
第三節:大乘《般若》與《阿含經》第三節:大乘《般若》與《阿含經》
第三節:大乘《般若》與《阿含經》一彈凡塵 一彈
 
第四節:空之發展與類集
第四節:空之發展與類集第四節:空之發展與類集
第四節:空之發展與類集一彈凡塵 一彈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一彈凡塵 一彈
 
《中阿含經》選讀(二)複習
《中阿含經》選讀(二)複習《中阿含經》選讀(二)複習
《中阿含經》選讀(二)複習一彈凡塵 一彈
 
本經敍說尊者舍梨子因一比丘誣以輕慢他而後欲出外遊行, 乃以截角牛、截兩手之旃陀羅子、地、水、火、風、掃帚、晡旃尼、處處裂破之膏瓶、自喜年少頸繫死屍等十喻,...
本經敍說尊者舍梨子因一比丘誣以輕慢他而後欲出外遊行, 乃以截角牛、截兩手之旃陀羅子、地、水、火、風、掃帚、晡旃尼、處處裂破之膏瓶、自喜年少頸繫死屍等十喻,...本經敍說尊者舍梨子因一比丘誣以輕慢他而後欲出外遊行, 乃以截角牛、截兩手之旃陀羅子、地、水、火、風、掃帚、晡旃尼、處處裂破之膏瓶、自喜年少頸繫死屍等十喻,...
本經敍說尊者舍梨子因一比丘誣以輕慢他而後欲出外遊行, 乃以截角牛、截兩手之旃陀羅子、地、水、火、風、掃帚、晡旃尼、處處裂破之膏瓶、自喜年少頸繫死屍等十喻,...一彈凡塵 一彈
 
《中阿含》125經:貧窮經
《中阿含》125經:貧窮經《中阿含》125經:貧窮經
《中阿含》125經:貧窮經一彈凡塵 一彈
 
《中阿含》124經:八難經
《中阿含》124經:八難經《中阿含》124經:八難經
《中阿含》124經:八難經一彈凡塵 一彈
 

Plus de 一彈凡塵 一彈 (20)

《中阿含》第30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30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30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30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28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28經(圖表篇)《中阿含》第28經(圖表篇)
《中阿含》第28經(圖表篇)
 
《中阿含》27經
《中阿含》27經《中阿含》27經
《中阿含》27經
 
《中阿含》24經
《中阿含》24經《中阿含》24經
《中阿含》24經
 
人在丘井
人在丘井人在丘井
人在丘井
 
放心盒
放心盒放心盒
放心盒
 
趣味塗鴉創作(創造善緣堅固道心)
趣味塗鴉創作(創造善緣堅固道心)趣味塗鴉創作(創造善緣堅固道心)
趣味塗鴉創作(創造善緣堅固道心)
 
不盡漏(不斷煩惱)
不盡漏(不斷煩惱)不盡漏(不斷煩惱)
不盡漏(不斷煩惱)
 
《中阿含》第9經
《中阿含》第9經《中阿含》第9經
《中阿含》第9經
 
第三節:大乘《般若》與《阿含經》
第三節:大乘《般若》與《阿含經》第三節:大乘《般若》與《阿含經》
第三節:大乘《般若》與《阿含經》
 
第四節:空之發展與類集
第四節:空之發展與類集第四節:空之發展與類集
第四節:空之發展與類集
 
中10經
中10經中10經
中10經
 
中阿含196經
中阿含196經中阿含196經
中阿含196經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中阿含經》選讀(二)複習
《中阿含經》選讀(二)複習《中阿含經》選讀(二)複習
《中阿含經》選讀(二)複習
 
中阿含216經:愛生經
中阿含216經:愛生經中阿含216經:愛生經
中阿含216經:愛生經
 
本經敍說尊者舍梨子因一比丘誣以輕慢他而後欲出外遊行, 乃以截角牛、截兩手之旃陀羅子、地、水、火、風、掃帚、晡旃尼、處處裂破之膏瓶、自喜年少頸繫死屍等十喻,...
本經敍說尊者舍梨子因一比丘誣以輕慢他而後欲出外遊行, 乃以截角牛、截兩手之旃陀羅子、地、水、火、風、掃帚、晡旃尼、處處裂破之膏瓶、自喜年少頸繫死屍等十喻,...本經敍說尊者舍梨子因一比丘誣以輕慢他而後欲出外遊行, 乃以截角牛、截兩手之旃陀羅子、地、水、火、風、掃帚、晡旃尼、處處裂破之膏瓶、自喜年少頸繫死屍等十喻,...
本經敍說尊者舍梨子因一比丘誣以輕慢他而後欲出外遊行, 乃以截角牛、截兩手之旃陀羅子、地、水、火、風、掃帚、晡旃尼、處處裂破之膏瓶、自喜年少頸繫死屍等十喻,...
 
《中阿含》125經:貧窮經
《中阿含》125經:貧窮經《中阿含》125經:貧窮經
《中阿含》125經:貧窮經
 
《中阿含》124經:八難經
《中阿含》124經:八難經《中阿含》124經:八難經
《中阿含》124經:八難經
 
〈佛陀篇〉複習
〈佛陀篇〉複習〈佛陀篇〉複習
〈佛陀篇〉複習
 

菩薩戒